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从若干泵浦源下方弯折穿过,凹槽内部嵌设有冷却管,基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凹槽的进口,进口处安装有进水接头,进水接头与冷却管连通,基板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口,出口处设置有出水接头,出水接头与冷却管连通。使用水泵等设备将冷却水从进水接头处注入,冷却水经由进水接头进入到冷却管内部,冷却水在冷却管内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将吸收热量,之后冷却水从出水接头排出。通过冷却水将激光器光学板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激光器光学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堆积,使得激光器电路板的使用寿命不易受到影响,使得装有该激光器电路板的正常使用不易受到影响。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laser optica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激光器,特别地,涉及一种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激光器光学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基板1、泵浦源12、合束器13、有缘光纤14、剥离器15以及隔离器16;泵浦源12螺钉固定在基板1上,泵浦源12有偶数个,偶数个泵浦源12均匀分为两组泵浦组件,两组泵浦组件呈对称分布,两组泵浦组件中的泵浦源12左右错位。合束器13固定在基板1上,合束器13用于将泵浦源12产生的泵浦光合成一束,有缘光纤14设置于基板1远离泵浦源12的侧壁上,且有缘光纤14用于振荡泵浦光,剥离器15固定在基板1上,隔离器16固定在基板1上,隔离器16用于对光纤进行阻隔。在使用该激光器光学板的过程中,泵浦源12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使得激光器光学板的使用温度持续升高,持续生产的使用温度会影响激光器光学板的使用寿命,并且会影响装有激光器光学板的激光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其能够对激光器光学板进行散热,使得激光器光学板产生的热量不易积聚,使得激光器电路板的使用寿命不易受到影响,使得装有该激光器电路板的正常使用不易受到影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从若干泵浦源下方弯折穿过,所述凹槽内部嵌设有冷却管,所述基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凹槽的进口,所述进口处安装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冷却管连通,所述基板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冷却管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水泵等设备将冷却水从进水接头处注入,冷却水经由进水接头进入到冷却管内部,冷却水在冷却管内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将吸收热量,之后吸收有热量的冷却水从出水接头排出。通过冷却水将激光器光学板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激光器光学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堆积,使得激光器电路板的使用寿命不易受到影响,使得装有该激光器电路板的正常使用不易受到影响。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冷却段以及出水段,所述进水段连接在所述进水接头上,所述冷却段弯折呈蛇形,且冷却段依次从若干泵浦源的下方穿过,所述出水段连接在所述出水接头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段弯折呈蛇形,使得冷却水流经的长度较长,且冷却管能够对激光器光学板进行较为充分的冷却,冷却水能够将较多的热量带离电路板。优选的,所述冷却段包括光纤冷却部以及附件冷却部,所述光纤冷却部位于有缘光纤下方,所述附件冷却部位于剥离器下方,且所述光纤冷却部中两弯折点的间距大于附件冷却部中两弯折点的间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缘光纤的体积较大,仅需要排布较为稀疏的冷却管即能够对有缘光纤进行较为充分的冷却附件冷却部中附件体积相对较小,为保证能够对附件进行较为充分的冷却,需要使用排布较为致密的冷却管。优选的,基板中与进口相邻的侧壁为基准面,所述附件冷却部与所述基准面的间距大于所述光纤冷却部与所述基准面的间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与光纤冷却部相对的有缘光纤的宽度较大,为了能够对有缘光纤进行较为充分的冷却,所以需要控制光纤冷却部与基准面的间距较小,而与附件冷却区相对的剥离器的宽度较小,为了节省冷却管,所以控制附件冷却部与基准面的间距较大。优选的,每个泵浦源下方均设置有两排相互平行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穿设在所述基板上,泵浦源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基板螺钉固定,所述冷却段从两排所述螺纹孔之间穿过,且所述冷却段与两排螺纹孔的间距相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泵浦源通过螺纹孔螺钉固定在基板上,冷却段从两排螺纹孔之间穿过,也就是说,冷却段与泵浦源两侧壁之间的间距相等。如此设置的冷却段能够对泵浦源进行较为充分、较为均匀的冷却。优选的,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壁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进口与出口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使得该激光器的组装以及安装过程变得较为方便。优选的,所述基板上穿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散热槽,两条所述散热槽对称分布于所述冷却管两侧,两条所述散热槽均贯穿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进口的侧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基板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散热槽能够增加基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基板所蕴含的热量能够较为快速传递至外界空气中。优选的,所述基板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的流通孔,若干所述流通孔均与所述凹槽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气能够在流通孔与凹槽之间流动,流动的空气能够将激光器光学板产生的热量带至外界,使得激光器光学板的使用温度不易上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激光器光学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泵浦源的分布;图2为现有激光器光学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有缘光纤的分布;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图4为实施例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基板;2、凹槽;3、冷却管;31、进水段;32、冷却段;321、光纤冷却部;322、附件冷却部;33、出水段;4、进口;5、进水接头;6、出口;7、出水接头;8、基准面;9、螺纹孔;10、散热槽;11、流通孔;12、泵浦源;13、合束器;14、有缘光纤;15、剥离器;16、隔离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如图3、图4所示,包括铝制的基板1,基板1上开设有凹槽2,且凹槽2从若干泵浦源12下方穿过,凹槽2内部嵌设有冷却管3,冷却管3用于对激光器光学板上的元器件进行冷却,使得激光器光学板使用时温度不易升高。基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凹槽2的进口4,进口4横向设置,进口4处安装有进水接头5,进水接头5与冷却管3连通,使用时,通过水泵将冷却水从进水接头5注入到冷却管3内部。基板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口6,出口6与进口4位于同一侧壁上,出口6处设置有出水接头7,出水接头7与冷却管3连通,使用时,冷却管3内部的水由出水接头7排出。基板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泵浦源12的孔组,孔组包括两排平行分布的螺纹孔9,泵浦源12通过螺纹孔9与基板1螺钉固定。冷却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31、冷却段32以及出水段33。进水段31呈横向设置,且进水段31远离冷却段32的端部与进水接头5同轴连接。冷却段32弯折呈蛇形,冷却段32从若干的孔组之间穿过,冷却段32与孔组中的两排螺纹孔9的间距相等。出水段33呈横向设置,出水段33与进水段31相平行,出水段33远离冷却段32的端部与出水接头7连接。冷却段32包括位于有缘光纤14下方的光纤冷却部321以及位于剥离器15下方的附件冷却部322,光纤冷却部321中两弯折点的间距a大于附件冷却部322中两弯折点的间距b。基板1中与进口4相邻的侧壁为基准面8,附件冷却部322与基准面8的间距c大于光纤冷却部321与基准面8的间距d。基板1上穿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散热槽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包括基板(1),其特征是: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凹槽(2),且所述凹槽(2)从若干泵浦源(12)下方弯折穿过,所述凹槽(2)内部嵌设有冷却管(3),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凹槽(2)的进口(4),所述进口(4)处安装有进水接头(5),所述进水接头(5)与所述冷却管(3)连通,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口(6),所述出口(6)处设置有出水接头(7),所述出水接头(7)与所述冷却管(3)连通;所述冷却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31)、冷却段(32)以及出水段(33),所述进水段(31)连接在所述进水接头(5)上,所述冷却段(32)弯折呈蛇形,且冷却段(32)依次从若干泵浦源(12)的下方穿过,所述出水段(33)连接在所述出水接头(7)上;所述冷却段(32)包括光纤冷却部(321)以及附件冷却部(322),所述光纤冷却部(321)位于有缘光纤(14)下方,所述附件冷却部(322)位于剥离器(15)下方,且所述光纤冷却部(321)中两弯折点的间距大于附件冷却部(322)中两弯折点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包括基板(1),其特征是:所述基板(1)上开设有凹槽(2),且所述凹槽(2)从若干泵浦源(12)下方弯折穿过,所述凹槽(2)内部嵌设有冷却管(3),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凹槽(2)的进口(4),所述进口(4)处安装有进水接头(5),所述进水接头(5)与所述冷却管(3)连通,所述基板(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口(6),所述出口(6)处设置有出水接头(7),所述出水接头(7)与所述冷却管(3)连通;所述冷却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31)、冷却段(32)以及出水段(33),所述进水段(31)连接在所述进水接头(5)上,所述冷却段(32)弯折呈蛇形,且冷却段(32)依次从若干泵浦源(12)的下方穿过,所述出水段(33)连接在所述出水接头(7)上;所述冷却段(32)包括光纤冷却部(321)以及附件冷却部(322),所述光纤冷却部(321)位于有缘光纤(14)下方,所述附件冷却部(322)位于剥离器(15)下方,且所述光纤冷却部(321)中两弯折点的间距大于附件冷却部(322)中两弯折点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光学板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基板(1)中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伟,田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华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