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箱体通过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箱体分为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中箱体上固定有紫外激光器,所述上箱体内设有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通过冷却管相连通,所述冷却管呈5‑10度水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和导水管,所述冷却室内设有多组喷水头,所述喷水头与所述导水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散热孔和长方形散热槽,起到初步散热,设有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区装置,将紫外激光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吸走,从而延长了紫外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Internal self cooling structure of UV la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紫外激光器
,具体涉及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紫外激光器是一种产生紫外光束的激光器;紫外激光器从结构分为固体紫外激光器(光纤紫外激光器),气体紫外激光器,半导体紫外激光器。固体紫外激光器按泵浦方式分为氙灯泵浦紫外激光器、氪灯泵浦紫外激光器以及新型的激光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激光器。固体紫外激光器光电转换效率一般较低,而LD全固态紫外激光器则具有效率高、重频高、性能可靠、体积小、光束质量较好及功率稳定等特点。固体紫外激光器在产生紫外线光束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然而现有的固体紫外激光器,对热量方面的处理效果不甚理想,从而降低了紫外激光器的使用寿命,缺少一种紫外激光器,在其运行产生热量时,其内部结构可自行冷却从而完成紫外激光器的内部降温,因此,研发一种紫外激光器的自冷却结构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箱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箱体分为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中箱体上固定有紫外激光器,所述上箱体内;所述紫外激光器的上方设有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通过冷却管相连通,在所述进液口到所述出液口的方向上,所述冷却管呈5-10度水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箱体内,所述紫外激光器的底端设有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和导水管,所述冷却室内设有多组喷水头,所述喷水头与所述导水管相连通,所述导水管连接在水源的进水口上,所述冷却室的底端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连接在出水口上;所述中箱体上、宽度较短的两侧侧壁的底部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中箱体上、宽度较长的两侧侧壁的底部对称设有长方形散热槽。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顶端设有多组导热板。优选的,多个所述散热孔呈圆形排列,且每个所述散热孔的尺寸从箱体外向箱体内,直径渐大,且所述散热孔呈水平倾斜向上设置。优选的,两组所述长方形散热槽外部均设有一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四周设有防潮垫。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四周角落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座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紫外激光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紫外激光器的连接处均为空心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分为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将紫外激光器放在中箱体内,通过在上箱体和下箱体分别设有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将紫外激光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去,延长了紫外激光器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在紫外激光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向四周散去,其中,第一冷却装置通过将冷却液从进液口注入,进入到冷却管中,并随着冷却管缓缓流出出液口,在此过程中,吸收了冷却管周围的热量,从而对紫外激光器起到降温冷却作用,同理,第二冷却装置中,多组导热板可将热量吸收到冷却室的周围,此时,打开喷水头,对冷却室进行喷淋,从而降低冷却室周围环境的温度,即对紫外激光器起到降温冷却作用。2.本技术通过在设有紫外激光器的中箱体上、宽度较短的两侧侧壁的底部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孔,可对紫外激光器起到初步散热作用,且通过设置散热孔呈水平向上设置,可防止水珠随散热孔进入到设备内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且散热孔的直径从箱体外向箱体内,直径渐大,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且在中箱体上、宽度较长的两侧侧壁的底部对称设有长方形散热槽,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3.本技术通过在箱体的四周设有四周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便于对箱体进行安装固定,还可以将外界的部分冲击力缓冲到安装座上。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长方形散热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上箱体;102-中箱体;103-下箱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紫外激光器;501-进液口;502-出液口;503-冷却管;601-冷却室;601a-喷水头;602-导水管;603-进水口;604-引水管;605-出水口;606-导热板;7-散热孔;8-长方形散热槽;9-过滤网;10-防潮垫;11-安装座;11a-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5,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设置在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所述第二隔板3将箱体1分为上箱体101、中箱体102和下箱体103,所述中箱体102上固定有紫外激光器4,所述上箱体101内,所述紫外激光器4的上方设有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进液口501和出液口502,所述进液口501与出液口502之间通过冷却管503相连通,在所述进液口501到所述出液口502的方向上,所述冷却管503呈5-10度水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箱体103内,所述紫外激光器4的底端设有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601和导水管602,所述冷却室601内设有多组喷水头601a,所述喷水头601a与所述导水管602相连通,所述导水管602连接在水源的进水口603上,所述冷却室601的底端设有引水管604,所述引水管604连接在出水口60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装置通过将冷却液从进液口注501入,进入到冷却管503中,并随着冷却管503缓缓流出出液口502,在此过程中,吸收了冷却管503周围的热量,从而对紫外激光器4起到降温冷却作用,第二冷却装置通过多组导热板606可将热量吸收到冷却室601的周围,此时,打开喷水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设置在箱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所述第二隔板(3)将箱体(1)分为上箱体(101)、中箱体(102)和下箱体(103),所述中箱体(102)上固定有紫外激光器(4);/n所述上箱体(101)内,所述紫外激光器(4)的上方设有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进液口(501)和出液口(502),所述进液口(501)与出液口(502)之间通过冷却管(503)相连通,在所述进液口(501)到所述出液口(502)的方向上,所述冷却管(503)呈5-10度水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箱体(103)内,所述紫外激光器(4)的底端设有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601)和导水管(602),所述冷却室(601)内设有多组喷水头(601a),所述喷水头(601a)与所述导水管(602)相连通,所述导水管(602)连接在进水口(603)上,所述冷却室(601)的底端设有引水管(604),所述引水管(604)连接在出水口(605)上;/n所述中箱体(102)上、宽度较短的两侧侧壁的底部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孔(7),且所述中箱体(102)上、宽度较长的两侧侧壁的底部对称设有长方形散热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激光器的内部自冷却结构,设置在箱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所述第二隔板(3)将箱体(1)分为上箱体(101)、中箱体(102)和下箱体(103),所述中箱体(102)上固定有紫外激光器(4);
所述上箱体(101)内,所述紫外激光器(4)的上方设有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进液口(501)和出液口(502),所述进液口(501)与出液口(502)之间通过冷却管(503)相连通,在所述进液口(501)到所述出液口(502)的方向上,所述冷却管(503)呈5-10度水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箱体(103)内,所述紫外激光器(4)的底端设有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601)和导水管(602),所述冷却室(601)内设有多组喷水头(601a),所述喷水头(601a)与所述导水管(602)相连通,所述导水管(602)连接在进水口(603)上,所述冷却室(601)的底端设有引水管(604),所述引水管(604)连接在出水口(605)上;
所述中箱体(102)上、宽度较短的两侧侧壁的底部对应设有多个散热孔(7),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清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