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坯输送装置及焊管内焊筋废丝回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86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坯输送装置及焊管内焊筋废丝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和接料机构;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均包括第三管坯输送机构;第三管坯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左送料组件、第一右送料组件;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之间设置落料通道;接料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被动组件;驱动组件和被动组件均设于落料通道下方并通过传送带连接。优点是通过半送料辊之间设置落料通道,解决废丝较长难以快速回收的问题;落料通道使内焊筋废丝直接掉落在下方的网带上避免对半送料辊的擦伤;通过控制电磁铁,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

A pipe blank conveying device and a waste wire recovery system for welding bars in welded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坯输送装置及焊管内焊筋废丝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管生产时用于输送管坯的输送装置及具有该管坯输送装置的焊管内焊筋废丝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焊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带钢进行卷取、焊接以形成管坯,这种管坯上有贯穿其纵向的缺口,该缺口通过高频焊接设备来填补消除。焊接后管坯内外都有焊筋产生。外焊筋可以使用外焊筋刮刀处理,外焊筋刮刀安装在高频焊接设备出口处,刮刀位于焊接设备出口的上端。工作时,将焊接后的管坯焊缝朝上、在水平平面内沿其纵向外焊筋刮刀前进,在经过外焊筋处理装置刮刀的过程中,刮刀与焊缝接触,从而将外焊筋刮下,刮下的外焊筋通常呈丝状,且位于刮刀刃口的一侧与管坯间,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刮除下来的外焊筋废丝使用外焊筋废丝收集,其方案较易实现。对于内焊筋,可以使用内焊筋刮刀处理,处理后的内焊筋废丝也呈丝状,但是内焊筋废丝处于管坯内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管坯输送方向的管坯末端设置人工收集岗位,其工作效率低;收集内焊筋废丝时管坯处于输送状态,操作工人抓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和接料机构,所述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沿管坯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均包括第三管坯输送机构;所述第三管坯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左送料组件、第一右送料组件;所述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之间设置落料通道;所述接料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管坯输送机构上的驱动组件和设于第二管坯输送机构上的被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被动组件均设于落料通道下方并通过传送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和接料机构,所述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沿管坯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均包括第三管坯输送机构;所述第三管坯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左送料组件、第一右送料组件;所述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之间设置落料通道;所述接料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管坯输送机构上的驱动组件和设于第二管坯输送机构上的被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被动组件均设于落料通道下方并通过传送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均包括半送料辊、第一链轮和第一带立式座外球面轴承;所述半送料辊呈圆台形,所述半送料辊与第一链轮同轴安装在第一带立式座外球面轴承上,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键与轴连接;第一左送料组件和第一右送料组件的两个半送料辊相对呈“V”型,支撑管坯;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第二管坯输送机构上的第一链轮通过滚子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一种管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辊、第一轴承座、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所述主动辊的中部设置两个第二链轮,主动辊的两端通过第一轴承座与第一管坯输送机构的第一支架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传送带连接;所述主动辊还连接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通过滚子链与驱动电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光唐皓蒋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悦冶金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