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756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包括载物台、清洁组件以及吸臂组件,所述载物台为开口朝上的壳状结构,所述载物台开口边沿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将晶圆吸附在载物台开口处,所述清洁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内,所述吸臂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上方;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部以及第一动力元件,所述清洁部的上端面为用于清洁晶背的材质,清洁部的下端面与第一动力元件的输出端旋转连接;所述吸臂组件包括吸臂以及第二动力元件,所述吸臂的一端与第二动力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用于带动吸臂上下运动,吸臂的另一端为吸盘头,用于取放载物台上的晶圆。该装置对晶背的各部位达到相同的清洁效果,且清洁效率高。

A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cleaning crystal 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晶圆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晶圆的制程中,机台腔体对于晶圆的晶背洁净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晶背的洁净度不高,直接影响制程的进行,还会把粉尘颗粒等杂质带入到制程的腔体里面,造成机台腔体污染。现有清洁晶背的技术为:首先用吸笔将晶圆放置在晶圆载台上,晶圆的背部朝上,然后用沾有异丙醇的无尘布对晶圆背部(蓝宝石一面)进行擦拭。这种清洁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人为操作效率低,对晶背各处施力不均,无法保证每个位置都被清洁,且不同的操作人员所达到的清洁效果也不同,每片晶圆的清洁度都不尽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来解决人为清洁晶背清洁度不一致且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清洁组件以及吸臂组件,所述载物台为开口朝上的壳状结构,所述载物台开口边沿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将晶圆吸附在载物台开口处,所述清洁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内,所述吸臂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上方;所述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清洁组件以及吸臂组件,所述载物台为开口朝上的壳状结构,所述载物台开口边沿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将晶圆吸附在载物台开口处,所述清洁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内,所述吸臂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上方;/n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部以及第一动力元件,所述清洁部的上端面为用于清洁晶背的材质,清洁部的下端面与第一动力元件的输出端旋转连接;/n所述吸臂组件包括吸臂以及第二动力元件,所述吸臂的一端与第二动力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用于带动吸臂上下运动,吸臂的另一端为吸盘头,用于取放载物台上的晶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清洁组件以及吸臂组件,所述载物台为开口朝上的壳状结构,所述载物台开口边沿设置有吸附部,所述吸附部用于将晶圆吸附在载物台开口处,所述清洁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内,所述吸臂组件设置于载物台的开口上方;
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部以及第一动力元件,所述清洁部的上端面为用于清洁晶背的材质,清洁部的下端面与第一动力元件的输出端旋转连接;
所述吸臂组件包括吸臂以及第二动力元件,所述吸臂的一端与第二动力元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元件用于带动吸臂上下运动,吸臂的另一端为吸盘头,用于取放载物台上的晶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为真空吸孔,所述吸附部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的形状为叶片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晶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为边缘设置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春兰吴海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