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756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和多个插板;每一个侧板包括多个沿侧板的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沿侧板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第二槽沿侧板的水平方向的另一端向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并且相对设置的侧板中的第一槽彼此相对设置,第二槽彼此相对设置;多个插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中以及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中;储罐存储在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的插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插板与侧板可拆卸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邻的侧板防止储罐在滑动的过程中跑偏;实现储罐先进先出。

A storage and take-off device for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存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锡膏罐的存储与取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电子技术行业,随着元器件尺寸小型化,贴片元器件为主要发展方向。其中锡膏作为主要的物料,锡膏的储存与管理尤为重要,锡膏需要在2℃-10℃冷藏保存,且密封保存期为6个月。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锡膏先进先出暂存架,往往包括架体,架体的上端部设有锡膏罐进料口,架体的下端部设有锡膏罐出料口,锡膏罐进料口与锡膏罐出料口之间设有呈多层设置的轨道槽,轨道槽由底板和两侧板围成。其轨道槽通常是一体的,不可拆卸的,结构复杂,且轨道槽的宽度不可调节,不能适应锡膏罐多种规格尺寸的要求。此外,现有技术的锡膏罐暂存架采用密封式结构,但是,其通常没有设置冷气流通孔,不便于锡膏的快速冷却以及均匀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使得储罐存储时能够先放先出,避免过期。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和多个插板;沿所述侧板的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沿所述侧板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槽沿所述侧板的水平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并且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中的所述第一槽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槽彼此相对设置;多个所述插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以及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中;所述储罐存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之间的所述插板上。本技术通过采用侧板与插板可拆卸地连接,一方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更换或替换;另一方面,相邻的侧板可以充当储罐滑动所需的两侧挡板,不用为插板再设置两侧挡板,节省了材料,并且防止储罐在滑动的过程中跑偏,并且能够实现先放先取,避免使用过期。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沿第一方向的间距可调。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设置有若干冷气流通孔,所述冷气流通孔分布于所述多个第一槽以及第二槽的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范围为13°-20°;所述第二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范围为13°-20°。进一步的,所述插板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插板的下表面相支撑接触,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插板通过卡扣或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卡扣件;当所述多个插板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中以及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中时,所述第一卡扣件和所述第二卡扣件相互扣合。进一步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和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的水平方向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前板与所述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的水平方向的所述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板和所述侧板沿水平方向的所述一端通过多个铰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可视观察部分。进一步的,在所述侧板垂直方向的底部设置有防止所述储罐自由滑出的止挡部。本技术的有益之处至少包括:(1)本技术通过采用侧板与插板可拆卸地连接,一方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更换或替换;另一方面,相邻的侧板可以充当储罐滑动所需的两侧挡板,不用为插板设置两侧挡板,节省了材料,并且防止储罐在滑动的过程中跑偏,并能够实现先放先取,避免使用过期。(2)本技术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储罐,增强装置的适用性以及实用性。(3)本技术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冷气流通孔,增大冷气与储罐的接触面积,可以使阶梯存储的储罐快速冷却以及均匀冷却。(4)本技术对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进行限定,从而保证储罐的下滑速度,避免储罐之间的碰撞。(5)本技术通过在插板的下方设置支撑板,从而满足储罐质量大的特点,提高插板的支撑强度,抗弯曲。(6)本技术通过连接有插板的支撑板与侧板的卡扣连接,从而实现插板与侧板的稳固连接,为储罐滑落提供保障。(7)本技术通过设置背板和前板,防止中间插板存储的储罐滑落。(8)本技术通过将前板与侧板铰链连接,便于前板的开启和拆卸。(9)本技术通过在前板设置透明可视部,可以方便使用者清晰的了解装置中储罐存储情况。(10)本技术通过在储罐依序取出的位置处设置止挡部,从而阻挡储罐从出口自然滑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的等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变侧板间距的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的等轴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插板与支撑板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侧板;11-第一槽;12-第二槽;13-冷气流通孔;14-第一卡扣件;2-插板;3-背板;4-支撑板;5-止挡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1和2,本技术提供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和多个插板2;沿所述侧板的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槽11和第二槽12,所述第一槽11沿所述侧板1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槽12沿所述侧板1的水平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并且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1中的所述第一槽11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槽12彼此相对设置;多个所述插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11以及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12中;所述储罐存储在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的插板上。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侧板和插板,可采用电木材质,该材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性,耐热、耐腐蚀性。优选地,电木的厚度为15mm。因此,本技术通过采用侧板与插板可拆卸地连接,一方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更换或替换;另一方面,相邻的侧板可以充当储罐滑动所需的两侧挡板,节省了材料,不用为插板单独设置两侧挡板,并且防止储罐在滑动的过程中跑偏;此外,通过插板与侧板可拆卸连接形成的装置,可以直接至于水平面上,为储罐提供存储滑道,实现先放先取,避免使用过期。参见附图1和2,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的沿第一方向的间距可调,其中,第一方向为与侧板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确定的平面相垂直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白,这里的侧板的沿第一方向的间距可调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中间侧板的数量;或者在不改变侧板数量的情况下,自由移动侧板在插板上的位置,例如,一块插板可以贯穿多个侧板彼此相对设置的多个第一槽;以及通过改变插板贯穿的长度等。参见附图1-3,侧板1设置有若干冷气流通孔13,冷气流通孔13分布于多个第一槽11以及第二槽12的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背板3和/或前板(图中未示出)上也可设置有若干冷气流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和多个插板(2);/n沿所述侧板的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槽(11)和第二槽(12),所述第一槽(11)沿所述侧板(1)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槽(12)沿所述侧板(1)的水平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并且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1)中的所述第一槽(11)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槽(12)彼此相对设置;/n多个所述插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11)以及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12)中;/n所述储罐存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之间的所述插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和多个插板(2);
沿所述侧板的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槽(11)和第二槽(12),所述第一槽(11)沿所述侧板(1)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槽(12)沿所述侧板(1)的水平方向的所述另一端向所述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并且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1)中的所述第一槽(11)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槽(12)彼此相对设置;
多个所述插板(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11)以及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12)中;
所述储罐存储在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之间的所述插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沿第一方向的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设置有若干冷气流通孔(13),所述冷气流通孔(13)分布于所述第一槽(11)以及第二槽(12)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罐存储与取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范围为13°-20°;所述第二槽(1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范围为13°-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贻刘国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