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及低压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720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及低压真空断路器,包括基座、上母线、下母线和触桥,上母线和下母线相对地设置在基座的两侧上,且上母线竖直地固定于基座上,触桥一端转动连接在下母线上,另一端与上母线对应设置并能形成合闸配合,触桥与上母线相配合形成的主回路呈直线形,以免通电时在上母线与触桥间产生电动斥力导致触桥被向分闸方向斥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触桥与上母线相配合形成的主回路呈直线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主回路呈Z字形的隔离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直线形主回路通电时不会在上母线和触桥间产生能导致触桥被向分闸方向斥开的电动斥力,提高了隔离触头的使用稳定性及安装性,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A kind of isolated contact with linear main circuit and low voltage vacuum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及低压真空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隔离触头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及低压真空断路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隔离触头的上母线大多是使接线用的连接部和用于与触桥合闸配合的接触部通过焊接垂直连接在一起使整体结构呈折弯状,进而使上母线与触桥合闸配合时所形成的主回路呈Z字形(如附图11中虚线圈里结构所示),Z字形主回路中流过大电流时,由于上母线中部分电流的水平分量Ix与触桥上的电流形成反向平行电流,从而将在上母线与触桥间产生一个较大的电动斥力,该电动斥力会导致触桥被向分闸方向斥开,导致触桥与上母线之间拉弧使隔离触头在使用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具有Z字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在主回路流过大电流时容易在上母线与触桥间形成产生一个较大的电动斥力导致触桥被向分闸方向斥开等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包括基座、上母线、下母线和触桥,上母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上母线(2)、下母线(3)和触桥(4),上母线(2)和下母线(3)相对地设置在基座(1)的两侧上,且上母线(2)竖直地固定于基座(1)上,触桥(4)一端转动连接在下母线(3)上,另一端与上母线(2)对应设置并能形成合闸配合,触桥(4)与上母线(2)相配合形成的主回路呈直线形,以免通电时在上母线(2)与触桥(4)间产生电动斥力导致触桥(4)被向分闸方向斥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上母线(2)、下母线(3)和触桥(4),上母线(2)和下母线(3)相对地设置在基座(1)的两侧上,且上母线(2)竖直地固定于基座(1)上,触桥(4)一端转动连接在下母线(3)上,另一端与上母线(2)对应设置并能形成合闸配合,触桥(4)与上母线(2)相配合形成的主回路呈直线形,以免通电时在上母线(2)与触桥(4)间产生电动斥力导致触桥(4)被向分闸方向斥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桥(4)一端形成连接端(41),另一端形成配合端(42),触桥(4)的连接端(41)铰接在下母线(3)上,触桥(4)的配合端(42)与上母线(2)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直线形主回路的隔离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母线(3)相对的两端上分别开设有接线孔(31)和铰接孔,触桥(4)的连接端(41)能通过铰轴与下母线(3)的铰接孔形成铰接,上母线(2)包括能与触桥(4)的配合端(42)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董惠东郭友德林新德钟建艺张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