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303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包括支座,安装壳,机筒,加热器,螺杆,连接柱,旋转电机,定位座,右连接杆,活动矩形板,第一液压缸,料斗,定位板,第一模具,左连接杆,组装板,第二液压缸,移动板,第二模具,PLC,开关,辅助输送架结构,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和散热脱模架结构,所述的安装壳焊接在支座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机筒镶嵌在安装壳的内部;所述的加热器镶嵌在安装壳的内部,并套接在机筒的外侧;所述的螺杆插接在机筒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辅助输送架结构的设置,材料模具下落到该输送带上之后,能够随之使旋转的输送带带动材料输送到指定的位置处,增加了功能性。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of improved model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模型材料加工
,尤其涉及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机是一种将塑料颗粒材料经由熔融、射出、保压、冷却等循环,转变成最终塑件的机械设备,热塑性塑料成型机通常采用锁模吨数或射出量作为简易的机器规格辨识,可以使用的其它参数还包括射出速率、射出压力、螺杆设计、模具厚度和导杆间距等等,其组件主要包括射出系统、模具系统、油压系统、控制系统和锁模系统等五个单元,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520933792.8的一种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料筒和第一定模板和第一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模板和所述第一动模板上部分别设有第二定模板和第二动模板,所述第一定模板和所述第一动模板与所述第二定模板和所述第二动模板之间均设有拉杆,所述第一定模板和所述第二定模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定模具,所述第一动模板和所述第二动模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动模具,所述第一定模板和所述第一动模板与所述第二定模板和所述第二动模板之间均设有阻挡带,所述第一定模板与所述第一动模板下端的底座上设有接料口,所述底座内设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上方设有电风扇,具有生产效率及工作效率增大,操作便捷且环保卫生,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使用的优点。但是,现有的注塑成型装置还存在着不具备起到辅助输送材料的功能、不方便输送成型材料的功能和不方便进行脱模并进行散热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注塑成型装置不具备起到辅助输送材料的功能、不方便输送成型材料的功能和不方便进行脱模并进行散热的问题。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包括支座,安装壳,机筒,加热器,螺杆,连接柱,旋转电机,定位座,右连接杆,活动矩形板,第一液压缸,料斗,定位板,第一模具,左连接杆,组装板,第二液压缸,移动板,第二模具,PLC,开关,辅助输送架结构,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和散热脱模架结构,所述的安装壳焊接在支座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机筒镶嵌在安装壳的内部;所述的加热器镶嵌在安装壳的内部,并套接在机筒的外侧;所述的螺杆插接在机筒的内部;所述的连接柱焊接在螺杆的右端,右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螺栓安装在活动矩形板的右表面;所述的定位座焊接在支座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右连接杆分别焊接在安装壳和定位座之间的下部和中间部位的前后两侧;所述的活动矩形板套接在右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液压缸螺栓安装在定位座的上表面,且输出轴与活动矩形板的右上部螺栓连接;所述的料斗穿过安装壳,并焊接在机筒外壁的上部;所述的定位板焊接在支座上表面的中左侧;所述的第一模具螺栓安装在定位板的左边面;所述的左连接杆焊接在定位板和组装板之间的四角处;所述的组装板焊接在支座的左上部;所述的第二液压缸螺栓安装在组装板的左边面中间部位;所述的移动板套接在左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的第二模具螺栓安装在移动板的右表面;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支座前表面的上部;所述的开关电性连接在PLC的前表面;所述的辅助输送架结构安装在支座的前部;所述的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安装在料斗的上部;所述的散热脱模架结构安装在组装板、移动板和第二模具上;所述的辅助输送架结构包括支撑架,固定边,第一轴承,插接轴,从动轮,皮带,主动轮,输送电机和输送带,所述的第一轴承分别镶嵌在固定边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轴插接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的从动轮键连接在插接轴的前部;所述的皮带套接在从动轮和主动轮上;所述的输送电机镶嵌在主动轮的输出轴上。优选的,所述的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包括连接筒,支撑杆,支撑壳,输料电机,防滑座,绞龙,第二轴承,支撑柱,出料筒和密封盖,所述的支撑杆焊接在连接筒左下部的四周和支撑壳右上部的四周;所述的输料电机螺栓安装在支撑壳的内壁上;所述的绞龙一端插接在第二轴承内,另一端与输料电机输出轴联轴器连接;所述的第二轴承镶嵌在连接筒内壁的右上部;所述的支撑柱焊接在连接筒下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出料筒焊接在连接筒下部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散热脱模架结构包括固定杆,套接头,插接头,组装片,第一脱模杆,第二脱模杆和散热片,所述的固定杆焊接在组装板右表面的四周,并设置在左连接杆的内侧;所述的套接头一端焊接在固定杆的右端,另一端插接有插接头;所述的插接头分别焊接在组装片左表面的四周;所述的第一脱模杆和第二脱模杆分别焊接在组装片右表面的外侧;所述的第一脱模杆和第二脱模杆分别插接在移动板和第二模具内;所述的散热片焊接在组装片左表面的中间部位。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边设置有两个,并分别焊接在支撑架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固定边螺栓安装在支座的前表面。优选的,所述的输送带套接在插接轴上,并设置在支座的前部。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筒设置为倾斜状,且下端通过支撑柱支撑住,所述的连接筒左下部开设有开口。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壳下端的防滑座采用橡胶垫座,所述的防滑座螺栓安装在支撑壳的左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下部与料斗螺纹连接,上部与出料筒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片右端的组装片、第一脱模杆和第二脱模杆分别采用铜片和铜杆。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脱模杆和第二脱模杆分别设置有多个,并插入在第二模具内。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杆右端的套接头和插接头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边设置有两个,并分别焊接在支撑架上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的固定边螺栓安装在支座的前表面,便于使该辅助输送架结构进行支撑组装,同时也便于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处进行使用。2.本技术中,所述的输送带套接在插接轴上,并设置在支座的前部,在材料模具下落到该输送带上之后,能够随之使旋转的输送带带动材料输送到指定的位置处,增加了功能性。3.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筒设置为倾斜状,且下端通过支撑柱支撑住,所述的连接筒左下部开设有开口,启动该输料电机带动绞龙旋转之后,即可使材料注入到该连接筒内,且随之进行输送并注入材料的工作,进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4.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壳下端的防滑座采用橡胶垫座,所述的防滑座螺栓安装在支撑壳的左下部,在支撑时,能够随之辅助进行支撑的工作,同时也起到了防滑的功能。5.本技术中,所述的密封盖下部与料斗螺纹连接,上部与出料筒螺纹连接,方便的使密封盖安装或者拆卸,同时也便于进行密封或者裸露的工作,再同时还可以进行旋转角度并进行使用。6.本技术中,所述的散热片右端的组装片、第一脱模杆和第二脱模杆分别采用铜片和铜杆,脱模且使用时,便于进行散热的功能,并增加了功能性。7.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脱模杆和第二脱模杆分别设置有多个,并插入在第二模具内,活动过程中,能够使多个的第一脱模杆和第二脱模杆进行脱模。8.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杆右端的套接头和插接头相适配,在移动板和第二模具活动时,随之带动插接头在套接头内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包括支座(1),安装壳(2),机筒(3),加热器(4),螺杆(5),连接柱(6),旋转电机(7),定位座(8),右连接杆(9),活动矩形板(10),第一液压缸(11),料斗(12),定位板(13),第一模具(14),左连接杆(15),组装板(16),第二液压缸(17),移动板(18),第二模具(19),PLC(20),开关(21),辅助输送架结构(22),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23)和散热脱模架结构(24),所述的安装壳(2)焊接在支座(1)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机筒(3)镶嵌在安装壳(2)的内部;所述的加热器(4)镶嵌在安装壳(2)的内部,并套接在机筒(3)的外侧;所述的螺杆(5)插接在机筒(3)的内部;所述的连接柱(6)焊接在螺杆(5)的右端,右端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7)螺栓安装在活动矩形板(10)的右表面;所述的定位座(8)焊接在支座(1)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右连接杆(9)分别焊接在安装壳(2)和定位座(8)之间的下部和中间部位的前后两侧;所述的活动矩形板(10)套接在右连接杆(9)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液压缸(11)螺栓安装在定位座(8)的上表面,且输出轴与活动矩形板(10)的右上部螺栓连接;所述的料斗(12)穿过安装壳(2),并焊接在机筒(3)外壁的上部;所述的定位板(13)焊接在支座(1)上表面的中左侧;所述的第一模具(14)螺栓安装在定位板(13)的左边面;所述的左连接杆(15)焊接在定位板(13)和组装板(16)之间的四角处;所述的组装板(16)焊接在支座(1)的左上部;所述的第二液压缸(17)螺栓安装在组装板(16)的左边面中间部位;所述的移动板(18)套接在左连接杆(15)的外侧;所述的第二模具(19)螺栓安装在移动板(18)的右表面;所述的PLC(20)螺栓安装在支座(1)前表面的上部;所述的开关(21)电性连接在PLC(20)的前表面;所述的辅助输送架结构(22)安装在支座(1)的前部;所述的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23)安装在料斗(12)的上部;所述的散热脱模架结构(24)安装在组装板(16)、移动板(18)和第二模具(19)上;所述的辅助输送架结构(22)包括支撑架(221),固定边(222),第一轴承(223),插接轴(224),从动轮(225),皮带(226),主动轮(227),输送电机(228)和输送带(229),所述的第一轴承(223)分别镶嵌在固定边(222)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轴(224)插接在第一轴承(223)内;所述的从动轮(225)键连接在插接轴(224)的前部;所述的皮带(226)套接在从动轮(225)和主动轮(227)上;所述的输送电机(228)镶嵌在主动轮(227)的输出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包括支座(1),安装壳(2),机筒(3),加热器(4),螺杆(5),连接柱(6),旋转电机(7),定位座(8),右连接杆(9),活动矩形板(10),第一液压缸(11),料斗(12),定位板(13),第一模具(14),左连接杆(15),组装板(16),第二液压缸(17),移动板(18),第二模具(19),PLC(20),开关(21),辅助输送架结构(22),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23)和散热脱模架结构(24),所述的安装壳(2)焊接在支座(1)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机筒(3)镶嵌在安装壳(2)的内部;所述的加热器(4)镶嵌在安装壳(2)的内部,并套接在机筒(3)的外侧;所述的螺杆(5)插接在机筒(3)的内部;所述的连接柱(6)焊接在螺杆(5)的右端,右端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7)螺栓安装在活动矩形板(10)的右表面;所述的定位座(8)焊接在支座(1)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右连接杆(9)分别焊接在安装壳(2)和定位座(8)之间的下部和中间部位的前后两侧;所述的活动矩形板(10)套接在右连接杆(9)的外侧;所述的第一液压缸(11)螺栓安装在定位座(8)的上表面,且输出轴与活动矩形板(10)的右上部螺栓连接;所述的料斗(12)穿过安装壳(2),并焊接在机筒(3)外壁的上部;所述的定位板(13)焊接在支座(1)上表面的中左侧;所述的第一模具(14)螺栓安装在定位板(13)的左边面;所述的左连接杆(15)焊接在定位板(13)和组装板(16)之间的四角处;所述的组装板(16)焊接在支座(1)的左上部;所述的第二液压缸(17)螺栓安装在组装板(16)的左边面中间部位;所述的移动板(18)套接在左连接杆(15)的外侧;所述的第二模具(19)螺栓安装在移动板(18)的右表面;所述的PLC(20)螺栓安装在支座(1)前表面的上部;所述的开关(21)电性连接在PLC(20)的前表面;所述的辅助输送架结构(22)安装在支座(1)的前部;所述的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23)安装在料斗(12)的上部;所述的散热脱模架结构(24)安装在组装板(16)、移动板(18)和第二模具(19)上;所述的辅助输送架结构(22)包括支撑架(221),固定边(222),第一轴承(223),插接轴(224),从动轮(225),皮带(226),主动轮(227),输送电机(228)和输送带(229),所述的第一轴承(223)分别镶嵌在固定边(222)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轴(224)插接在第一轴承(223)内;所述的从动轮(225)键连接在插接轴(224)的前部;所述的皮带(226)套接在从动轮(225)和主动轮(227)上;所述的输送电机(228)镶嵌在主动轮(227)的输出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模型材料的注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材料输送筒结构(23)包括连接筒(231),支撑杆(232),支撑壳(233),输料电机(234),防滑座(235),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螃蟹王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