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脱模的通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40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模的通用模具。具体涉及高水材料、混凝土和水泥等材料的试件脱模,主要包括试模主体、试模基座、自动脱模系统、支座。试模主体为台阶状空心圆柱体,较小的内径与试件尺寸相等,试模基座为柱状圆盘,上半部分为实体,下半部分镂空,直径与试模主体台阶处较大的内径一致。试件成型后,启动自动脱模系统的开关,马达通过转盘和连接杆带动试模主体一起来回转动,关闭自动脱模系统的开关,摘下试模主体,可轻松取下试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保证试件在脱模过程中不破坏、不变形,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A general mould for automatic demou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脱模的通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脱模的通用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制备高水材料、混凝土和水泥等材料的试件时,通常采用的模具在试件脱模时,不易进行试件的脱模,容易使试件产生裂纹,以至于发生破坏,这样不仅会降低实验效率,还会造成材料浪费以及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方便、操作简单的高水材料、混凝土和水泥等材料的试验脱模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试模主体(1)为台阶状空心圆柱体,试模主体(1)的台阶卡在试模基座(2)上,连接杆(3)、转盘(4)、马达(5)、转角控制器(6)、开关(7)、蓄电池(8)共同组成自动脱模系统,实现自动脱模,支座(9)与试模基座(2)连接支撑整个模具。其中,所述的试模主体(1)采用质量较轻的有机玻璃制成,台阶状设计有利于试模主体(1)与试模基座(2)无缝接合,保证试件浇筑过程中不发生漏浆现象,有机玻璃也有利于观察浇筑过程。其中,所述的试模基座(2)由两部分组成,且直径与试模主体(1)较大内径相等,上部分为实体圆柱,下部分镂空,便于安装马达(5),其重量要足够,保证试模主体(1)转动时整个模具稳定。其中,所述的连接杆(3)与试模主体(1)和转盘(4)连接,沿着试模主体(1)对称分布四根连接杆(3),保证转动时试模主体(1)受力均匀。其中,所述的转盘(4)为厚度较薄的圆盘,且其直径小于试模基座(2)的直径。其中,所述的马达(5)提供转动力,带动转盘(4)、连接杆(3)和试模主体(1)一起转动。其中,所述的转角控制器(6)保证连接杆(3)只在两个支座(9)之间来回转动。其中,所述的开关(7)控制电路的通断。其中,所述的蓄电池(8)给整个电路提供电源。其中,所述的支座(9)支撑整个模具,强度足够,并提供马和达(5)转盘(4)由足够的转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试模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试模沿对称支座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试模沿对称连接杆剖面图;图中标记为:1、试模主体;2、试模基座;3、连接杆;4、转盘;5、马达6、转角控制器;7、开关;8、蓄电池;9、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非仅仅局限于这一种实施方式,相反,本技术还覆盖了所涉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本技术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换方式、改型、等效方式和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1安装试模主体前,将试模基座上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将试模主体安装到试模基座上,并保证四个连接杆刚好进入试模主体对应孔中,安装好模具后向里倒入制备好的试件浆液。进一步的,试件在模具中成型后需要脱模时,启动开关,让试模主体来回转动几次,停止转动后向上摘除试模主体,这时可轻松地从试模基座上取下试件。取下试件后清理干净试模主体和试模基座。以上实施方式仅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条件下,可做出若干的改进和优化,这些改进和优化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脱模的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试模主体(1)为台阶状空心圆柱体,试模主体(1)的台阶卡在试模基座(2)上,连接杆(3)、转盘(4)、马达(5)、转角控制器(6)、开关(7)、蓄电池(8)共同组成自动脱模系统,实现自动脱模,支座(9)与试模基座(2)连接支撑整个模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脱模的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试模主体(1)为台阶状空心圆柱体,试模主体(1)的台阶卡在试模基座(2)上,连接杆(3)、转盘(4)、马达(5)、转角控制器(6)、开关(7)、蓄电池(8)共同组成自动脱模系统,实现自动脱模,支座(9)与试模基座(2)连接支撑整个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模的通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试模主体(1)为台阶状空心圆柱体,且为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刘长武卢永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