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79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包括呈弧形向下延伸的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的上表面自上至下间隔排布的多个夹持辊;所述夹持辊具有辊架、上辊以及下辊,所述辊架垂直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所述下辊安装在辊架的靠近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所述上辊安装在辊架的远离支撑框架的另一端;上辊和下辊之间形成用于控制方坯坯形的弧形坯形控制区域,各夹持辊的下辊均位于该弧形坯形控制区域的外弧面上,各夹持辊的上辊均位于该弧形坯形控制区域的内弧面上。当铸坯经过该区域时,通过上辊和下辊的配合实现对铸坯宽面坯形的有效控制,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铸坯宽面的鼓肚问题,避免因鼓肚造成的铸坯报废。

A kind of three sector clamping roller for billet c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
技术介绍
连铸是钢铁企业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效、低耗生产无缺陷的高品质铸坯是连铸机的生产目标。目前,大方坯连铸机连续浇铸过程中,由于生产的钢种较多,用途比较广,合金元素较复杂,铸坯出现鼓肚现象,降低了轻压下效果,出现了铸坯中心疏松、中心缩孔、中心偏析、中间裂纹等缺陷。具体而言,铸坯在凝固过程中,铸坯传热的不稳定性导致柱状晶生长速度快慢不一,优先生长的柱状晶在铸坯中心相遇形成“搭桥”,液相穴内钢液被“凝固晶桥”分开,晶桥下部的钢液在凝固收缩时得不到上部的钢液补充而形成疏松或缩孔,并伴随中心偏析;铸还凝固末期,尚未凝固富集偏析元素(C,S,P)的钢液流动,移动到尚未凝固的金属液中,这些易偏析元素被富集到铸坯中心或凝固末端区域,由此产生中心偏析和疏松。另外,铸坯发生鼓肚变形时,鼓肚量越大,中心偏析越严重。现用连铸机的扇形三段一般仅有外弧托辊和侧弧导向,生产部分高碳高品质特殊钢时,二冷水冷却需要采取弱冷模式,造成铸坯进入扇形三段时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弧形向下延伸的支撑框架(1)、在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自上至下间隔排布的多个夹持辊(2);所述夹持辊(2)具有辊架(20)、上辊(3)以及下辊(4),所述辊架(20)垂直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所述下辊(4)安装在辊架(20)的靠近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端,所述上辊(3)安装在辊架(20)的远离支撑框架(1)的另一端;上辊(3)和下辊(4)之间形成用于控制方坯坯形的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各夹持辊(2)的下辊(4)均位于该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的外弧面上,各夹持辊(2)的上辊(3)均位于该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的内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弧形向下延伸的支撑框架(1)、在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自上至下间隔排布的多个夹持辊(2);所述夹持辊(2)具有辊架(20)、上辊(3)以及下辊(4),所述辊架(20)垂直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表面,所述下辊(4)安装在辊架(20)的靠近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端,所述上辊(3)安装在辊架(20)的远离支撑框架(1)的另一端;上辊(3)和下辊(4)之间形成用于控制方坯坯形的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各夹持辊(2)的下辊(4)均位于该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的外弧面上,各夹持辊(2)的上辊(3)均位于该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的内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上还设置有外弧导向架(5),所述外弧导向架(5)位于铸坯前进路径上最后一个夹持辊(2)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弧导向架(5)的上表面与所述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的外弧面处于铸坯前进路径的同一个圆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坯连铸机夹持辊式扇形三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上还设置有内弧导向架(6),所述内弧导向架(6)位于外弧导向架(5)的上方,内弧导向架(6)的下表面为其导向面,内弧导向架(6)的导向面与所述弧形坯形控制区域(10)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杨奕兵夏红杰陈又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