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容器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75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12
一种保温容器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下模设有数条固定柱,固定块覆盖在固定柱的顶部,固定块经固定螺丝穿过固定柱固定在下模座之上,下模座经固定螺丝与下模连接成一体,下型框与下模之间设有凸凹定位,下型框与下模之间设有数个卸料弹簧,定位轴倒装在下模座轴芯线上。垫块、密水垫、芯轴依次套装在定位轴之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模座1上装三根强脱固定柱。当芯轴14和密水垫10使筒身12做完第一次强脱时,下型框3在卸料弹簧6的作用下,将下型框3向上顶至固定块5,做第二次强脱,从而使筒身12完全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筒身涨形压力可调高至8~14mpa,保证了筒身涨形质量和尺寸,成本低、性能稳定。

Discharge structure of the water swelling die for the barrel of the heat preservation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容器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容器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容器金属板料类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保温容器金属板料类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均为一次卸料装置,此种结构在保温容器的制造过程中卸料不够稳定,筒身和下型框经密水垫涨形后抱死在一起,造成无法完全分离。必须通过敲击下型框才能使涨形筒身与下模分离,这样造成生产效率降低;为了改善此现像只能把水涨型机筒身涨形压力调低(3-5mpa),但此存在弊端是筒身形状无法涨至饱满。导致板料筒身表面质量(箍印)和筒身尺寸无法控制,增加了生产的难度。为此寻求新的卸料结构的制造设备与加工工艺成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温容器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本技术包括:下模座1、下模2、下型框3、固定柱4、固定块5、卸料弹簧6、固定螺丝7、定位轴8、垫块9、密水垫10、上型框11、筒身12、排气孔13、芯轴14、密水垫B15、固定螺丝B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设有数条固定柱4,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容器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包括:下模座(1)、下模(2)、下型框(3)、固定柱(4)、固定块(5)、卸料弹簧(6)、固定螺丝(7)、定位轴(8)、垫块(9)、密水垫(10)、上型框(11)、筒身(12)、排气孔(13)、芯轴(14)、密水垫B(15)、固定螺丝B(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设有数条固定柱(4),固定块(5)覆盖在固定柱(4)的顶部,固定块(5)经固定螺丝(7)穿过固定柱(4)固定在下模座(1)之上,下模座(1)底部设有数个固定孔,下模座(1)经固定螺丝B(16)与下模(2)连接成一体,下型框(3)与下模(2)之间设有凸凹定位,下型框(3)嵌装在下模(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容器筒身水涨形模的卸料结构,包括:下模座(1)、下模(2)、下型框(3)、固定柱(4)、固定块(5)、卸料弹簧(6)、固定螺丝(7)、定位轴(8)、垫块(9)、密水垫(10)、上型框(11)、筒身(12)、排气孔(13)、芯轴(14)、密水垫B(15)、固定螺丝B(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设有数条固定柱(4),固定块(5)覆盖在固定柱(4)的顶部,固定块(5)经固定螺丝(7)穿过固定柱(4)固定在下模座(1)之上,下模座(1)底部设有数个固定孔,下模座(1)经固定螺丝B(16)与下模(2)连接成一体,下型框(3)与下模(2)之间设有凸凹定位,下型框(3)嵌装在下模(2)上,上型框(11)与下型框(3)相抵,下型框(3)与下模(2)之间设有数个卸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盛保温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