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71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机床,包括固定板、底板、挂板、电动推杆、推板和模具;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左螺纹管、右螺纹管、多组左插杆、多组右插杆、左螺纹杆、右螺纹杆、左夹板、右夹板、左限位杆、右限位杆、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固定轴、右固定轴、两组前弹簧和两组后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可减少待冲压的板料在模具上滑动,提高使用稳定性。

A stam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机床
本技术涉及冲压加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机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冲压机床是一种使得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以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的装置,其在冲压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冲压机床包括固定板、底板、挂板、电动推杆、推板和模具,固定板底端与底板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挂板右侧壁与固定板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顶端与挂板底面左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底端与推板顶面中央区域连接,模具底面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连接,模具位于推板正下方;现有的冲压机床使用时,将待冲压的板料放置于模具上,打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推板向下移动并将板料推进模具内,板料在模具内受到推板和模具的挤压而变形即可;现有的冲压机床使用中发现,当向下移动的推板带动待冲压的板料向下移动时,可能会导致板料在模具上滑动,使用稳定性较差,同时影响冲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待冲压的板料在模具上滑动,提高使用稳定性的冲压机床。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包括固定板、底板、挂板、电动推杆、推板和模具,固定板底端与底板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挂板右侧壁与固定板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顶端与挂板底面左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底端与推板顶面中央区域连接,模具底面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连接,模具位于推板正下方;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左螺纹管、右螺纹管、多组左插杆、多组右插杆、左螺纹杆、右螺纹杆、左夹板、右夹板、左限位杆、右限位杆、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固定轴、右固定轴、两组前弹簧和两组后弹簧,所述左支板底端和右支板底端分别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上半区域和右支板上半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左螺纹管右端和右螺纹管左端分别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内侧壁和第二圆孔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多组左插杆一端和多组右插杆一端分别插入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多组左插杆另一端和多组右插杆另一端分别与左螺纹管外侧壁右半区域和右螺纹管外侧壁左半区域连接,左螺纹杆右端和右螺纹杆左端分别螺装并穿过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左螺纹杆右端和右螺纹杆左端分别与左夹板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右夹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所述左限位杆顶端和右限位杆顶端分别与左螺纹杆底面左半区域和右螺纹杆底面右半区域连接,左限位杆底端和右限位杆底端分别插入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左夹板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矩形凹槽和第四矩形凹槽,第三矩形凹槽和第四矩形凹槽内底壁均设置有豁口,左支撑板左半区域和右支撑板右半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左固定轴后端和右固定轴后端分别穿过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左固定轴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三矩形凹槽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右固定轴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四矩形凹槽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所述两组前弹簧一端分别与左支撑板前面和右支撑板前面连接,两组前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左夹板前面下半区域和右夹板前面下半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后弹簧一端分别与左支撑板后面和右支撑板后面连接,两组后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左夹板后面下半区域和右夹板后面下半区域连接,两组前弹簧和两组后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所述多组左插杆和多组右插杆的数量均为六个,多组左插杆和多组右插杆分别等间距分布在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上。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所述与第一环形凹槽接触的多组左插杆一端和与第二环形凹槽接触的多组右插杆一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对应的弧度。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还包括左滑板和右滑板,所述左限位杆底端和右限位杆底端分别与左滑板顶面中央区域和右滑板顶面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还包括多组左滚轴、多组右滚轴、多组左滚筒和多组右滚筒,所述多组左滚轴后端和多组右滚轴后端分别穿过多组左滚筒中央区域和多组右滚筒中央区域,多组左滚轴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一矩形凹槽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多组右滚轴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二矩形凹槽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所述多组左滚轴和多组右滚轴分别在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内呈等间距分布。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还包括左转杆和右转杆,所述左转杆底端和右转杆底端分别与左螺纹管顶面左半区域和右螺纹管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冲压机床,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顶面与底板底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旋转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分别带动多组左插板和多组右插板旋转,旋转的多组左插板和多组右插板分别在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内旋转,左支板和右支板分别将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位置固定,减少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发生位置移动,在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旋转的同时,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分别沿着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向右和向左移动,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分别带动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在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内滑动,左限位杆和右限位杆分别对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起到限位作用,减少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分别随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发生转动,只允许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发生横向位置移动,当支撑板向右移动、右支撑板向左移动至可以恰好支撑住待冲压的板料时,停止旋转左螺纹管和右螺纹管,此时左夹板右侧壁和右夹板左侧壁分别与待冲压的板料左侧壁和右侧壁接触,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位于推板左右两侧并以推板为轴对称,将待冲压的板料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由于两组前弹簧和两组后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两组前弹簧和两组后弹簧向上拉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使得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从左右两侧对待冲压的板料进行支撑,打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推板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推板向下推动待冲压的板料,板料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使得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沿着左固定轴和右固定轴旋转,左支撑板顺时针旋转,右支撑板逆时针旋转,两组前弹簧和两组后弹簧处于更大拉伸状态,待冲压的板料自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滑落并被挤压进模具内部,板料在模具内受到推板和模具的挤压而变形即可,减少待冲压的板料在模具上滑动,提高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左支板、右支板、左螺纹管、右螺纹管、左螺纹杆、右螺纹杆、左夹板、右夹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固定轴、右固定轴、前弹簧、后弹簧、左转杆和右转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左支板、左螺纹管和左插杆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右支板、右螺纹管和右插杆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固定板;2、底板;3、挂板;4、电动推杆;5、推板;6、模具;7、左支板;8、右支板;9、左螺纹管;10、右螺纹管;11、左插杆;12、右插杆;13、左螺纹杆;14、右螺纹杆;15、左夹板;16、右夹板;17、左限位杆;18、右限位杆;19、左支撑板;20、右支撑板;21、左固定轴;22、右固定轴;23、前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机床,包括固定板(1)、底板(2)、挂板(3)、电动推杆(4)、推板(5)和模具(6),固定板(1)底端与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挂板(3)右侧壁与固定板(1)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4)顶端与挂板(3)底面左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4)底端与推板(5)顶面中央区域连接,模具(6)底面与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连接,模具(6)位于推板(5)正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板(7)、右支板(8)、左螺纹管(9)、右螺纹管(10)、多组左插杆(11)、多组右插杆(12)、左螺纹杆(13)、右螺纹杆(14)、左夹板(15)、右夹板(16)、左限位杆(17)、右限位杆(18)、左支撑板(19)、右支撑板(20)、左固定轴(21)、右固定轴(22)、两组前弹簧(23)和两组后弹簧(24),所述左支板(7)底端和右支板(8)底端分别与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7)上半区域和右支板(8)上半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左螺纹管(9)右端和右螺纹管(10)左端分别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内侧壁和第二圆孔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多组左插杆(11)一端和多组右插杆(12)一端分别插入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多组左插杆(11)另一端和多组右插杆(12)另一端分别与左螺纹管(9)外侧壁右半区域和右螺纹管(10)外侧壁左半区域连接,左螺纹杆(13)右端和右螺纹杆(14)左端分别螺装并穿过左螺纹管(9)和右螺纹管(10),左螺纹杆(13)右端和右螺纹杆(14)左端分别与左夹板(15)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右夹板(16)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所述左限位杆(17)顶端和右限位杆(18)顶端分别与左螺纹杆(13)底面左半区域和右螺纹杆(14)底面右半区域连接,左限位杆(17)底端和右限位杆(18)底端分别插入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左夹板(15)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矩形凹槽和第四矩形凹槽,第三矩形凹槽和第四矩形凹槽内底壁均设置有豁口,左支撑板(19)左半区域和右支撑板(20)右半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左固定轴(21)后端和右固定轴(22)后端分别穿过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左固定轴(21)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三矩形凹槽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右固定轴(22)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四矩形凹槽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所述两组前弹簧(23)一端分别与左支撑板(19)前面和右支撑板(20)前面连接,两组前弹簧(23)另一端分别与左夹板(15)前面下半区域和右夹板(16)前面下半区域连接,所述两组后弹簧(24)一端分别与左支撑板(19)后面和右支撑板(20)后面连接,两组后弹簧(24)另一端分别与左夹板(15)后面下半区域和右夹板(16)后面下半区域连接,两组前弹簧(23)和两组后弹簧(24)均处于拉伸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机床,包括固定板(1)、底板(2)、挂板(3)、电动推杆(4)、推板(5)和模具(6),固定板(1)底端与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连接,挂板(3)右侧壁与固定板(1)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4)顶端与挂板(3)底面左半区域连接,电动推杆(4)底端与推板(5)顶面中央区域连接,模具(6)底面与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连接,模具(6)位于推板(5)正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板(7)、右支板(8)、左螺纹管(9)、右螺纹管(10)、多组左插杆(11)、多组右插杆(12)、左螺纹杆(13)、右螺纹杆(14)、左夹板(15)、右夹板(16)、左限位杆(17)、右限位杆(18)、左支撑板(19)、右支撑板(20)、左固定轴(21)、右固定轴(22)、两组前弹簧(23)和两组后弹簧(24),所述左支板(7)底端和右支板(8)底端分别与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7)上半区域和右支板(8)上半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左螺纹管(9)右端和右螺纹管(10)左端分别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第一圆孔内侧壁和第二圆孔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多组左插杆(11)一端和多组右插杆(12)一端分别插入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多组左插杆(11)另一端和多组右插杆(12)另一端分别与左螺纹管(9)外侧壁右半区域和右螺纹管(10)外侧壁左半区域连接,左螺纹杆(13)右端和右螺纹杆(14)左端分别螺装并穿过左螺纹管(9)和右螺纹管(10),左螺纹杆(13)右端和右螺纹杆(14)左端分别与左夹板(15)左侧壁中央区域和右夹板(16)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底板(2)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所述左限位杆(17)顶端和右限位杆(18)顶端分别与左螺纹杆(13)底面左半区域和右螺纹杆(14)底面右半区域连接,左限位杆(17)底端和右限位杆(18)底端分别插入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左夹板(15)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矩形凹槽和第四矩形凹槽,第三矩形凹槽和第四矩形凹槽内底壁均设置有豁口,左支撑板(19)左半区域和右支撑板(20)右半区域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左固定轴(21)后端和右固定轴(22)后端分别穿过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左固定轴(21)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三矩形凹槽内前壁和内后壁连接,右固定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建华牛金涛苗茂杰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诸城市福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