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621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换热器,包括进水结构,设置在进水结构上方且与进水结构相连接的换热结构,以及设置在换热结构上方且与换热结构相连接的出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换热器,提高了蒸汽换热的效率,能够对换热后的蒸汽以及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或处理,同时很好的降低了产品的占地面积,更好的对空间的进行了利用。

A vertical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工业窑炉余热发电的供暖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立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工业窑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资源,这种余热资源的利用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同时还能减少余热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我国余热利用技术得提高,利用工业窑炉余热用于发电的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为了使得余热利用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好,在我国寒冷地区,会抽出一部分进入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用于供暖,但是直接用汽轮机抽出的蒸汽去加热供暖设备存在蒸汽热损失过大、蒸汽使用效率低以及蒸汽换热后的蒸汽和冷凝水无法回收利用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故需要一款高效的换热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立式换热器,提高了蒸汽换热的效率,能够对换热后的蒸汽以及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或处理,同时很好的降低了产品的占地面积,更好的对空间的进行了利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式换热器,包括进水结构,设置在进水结构上方且与进水结构相连接的换热结构,以及设置在换热结构上方且与换热结构相连接的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结构,设置在进水结构上方且与进水结构相连接的换热结构,以及设置在换热结构上方且与换热结构相连接的出水结构;所述换热结构由呈空心圆柱体的筒体(14),设置在筒体(14)上端的上管板(10),设置在筒体(14)下端的下管板(5),成阵列竖直设置上管板(10)和下管板(5)之间的若干根换热管(23),设置在筒体(14)侧壁上端的进蒸汽管接头(16),设置在筒体(14)侧壁靠下位置处的蒸汽出口管接头(18),以及设置在筒体(14)侧壁靠下位置处的出冷凝水管接头(20)组成;所述进蒸汽管接头(16)上还设置有进蒸汽法兰(17),蒸汽出口管接头(18)上还设置有蒸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结构,设置在进水结构上方且与进水结构相连接的换热结构,以及设置在换热结构上方且与换热结构相连接的出水结构;所述换热结构由呈空心圆柱体的筒体(14),设置在筒体(14)上端的上管板(10),设置在筒体(14)下端的下管板(5),成阵列竖直设置上管板(10)和下管板(5)之间的若干根换热管(23),设置在筒体(14)侧壁上端的进蒸汽管接头(16),设置在筒体(14)侧壁靠下位置处的蒸汽出口管接头(18),以及设置在筒体(14)侧壁靠下位置处的出冷凝水管接头(20)组成;所述进蒸汽管接头(16)上还设置有进蒸汽法兰(17),蒸汽出口管接头(18)上还设置有蒸汽进口法兰(19),出冷凝水管接头(20)上还设置有出冷凝水口法兰(21),且蒸汽出口管接头(18)位于出冷凝水管接头(20)上方;所述下管板(5)与下封头(3)相连接;所述筒体(14)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24),该折流板(24)为开口的圆形板,且相邻两块折流板(24)的开口方向相背离;所述折流板(24)被若干根拉杆(26)贯穿,在拉杆(26)的外侧还套有定距离管(25),定距离管(25)位于两个折流板(24)之间,且定距离管(25)的直径大于折流板(24)上被拉杆(26)贯穿的孔的直径,拉杆(26)的顶端固定在筒体(14)的顶部内侧,位于拉杆(26)最低端的折流板(24)通过拉杆固定螺母(27)以及与该折流板(24)相邻的定距离管(25)固定在拉杆(2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换热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