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喷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55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包括有控制器、用于工件传送的传送带系统、用于工件图像采集与分析的视觉相机系统以及用于机械喷胶的机械臂喷胶系统;所述传送带系统具有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所述视觉相机系统针对工件输入端设置;所述机械臂喷胶系统包括有机械臂和设置于机械臂上的胶枪部,所述机械臂位于传送带系统的一侧,所述胶枪部朝向传送带系统设置;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视觉相机系统、传送带系统、机械臂、胶枪部;其智能化程度较高,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后续加工的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Intelligent glue spray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喷胶设备
本技术涉及喷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其主要并不限于是对鞋垫喷胶。
技术介绍
现有的鞋垫喷胶过程一般是通过人工参与,其喷胶效率低,容易造成胶水浪费,而且,喷在鞋垫表面的胶水分布容易不均匀,影响鞋垫后续加工的质量。后来,也出现自动喷胶,但是其智能化程度低,不能根据鞋垫位置进行相应的喷胶。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其智能化程度较高,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后续加工的质量,降低人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包括有控制器、用于工件传送的传送带系统、用于工件图像采集与分析的视觉相机系统以及用于机械喷胶的机械臂喷胶系统;所述传送带系统具有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所述视觉相机系统针对工件输入端设置;所述机械臂喷胶系统包括有机械臂和设置于机械臂上的胶枪部,所述机械臂位于传送带系统的一侧,所述胶枪部朝向传送带系统设置;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视觉相机系统、传送带系统、机械臂、胶枪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胶枪部设置有胶枪部清洗装置,所述胶枪部清洗装置包括有箱式壳体、转轴、第一滚筒刷子和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箱式壳体具有储水腔和马达腔,所述第一滚筒刷子套装于转轴上且两者共同装设于储水腔内,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装设于马达腔内,所述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贯穿储水腔的前、后侧壁,所述转轴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穿过马达腔的前端壁连接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套接于第一同步轮上;所述储水腔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排水口,所述上端开口处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上端设有用于胶枪部插入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有抽风罩、第一抽风管和风箱;所述抽风罩包括有抽风罩本体和过滤网,所述抽风罩本体朝向传送带系统开设有抽风口,所述过滤网对应抽风口可拆装式遮覆设置;所述抽风罩本体具有抽风腔,所述抽风口连通抽风腔,所述抽风腔通过第二抽风管连通风箱,所述抽风腔内具有抽风扇,所述风箱连通第一抽风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抽风管的另一端为出风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抽风罩本体对应抽风口的外围连接有底端固定板以及分别连接于底端固定板左、右端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所述左侧固定板、底端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三者均凹设有U形槽,所述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两者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两者的U形槽均具有上端插接口,所述底端固定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底端固定板的左、右端具有侧端开口,底端固定板的左、右端的侧端开口分别连通相应侧固定板的U形槽;所述过滤网的左、右端分别自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两者相应的上端插接口插入,直至过滤网的底部适配于底端固定板的U形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带系统包括有第二驱动马达、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和第五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和第五转动辊五者之间套设有使五者同步转动的传动带本体;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均设置于传动带本体的内侧,所述第四转动辊和第五转动辊均设置于传动带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三转动辊位于第四转动辊和第五转动辊之间,所述第三转动辊的前端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传送带系统设置有传送带清洗装置,所述传送带清洗装置包括有第二滚筒刷子、第三滚筒刷子和清理胶箱;所述第二滚筒刷子和第三滚筒刷子均贴合设置于传动带本体的外侧且第二滚筒刷子和第三滚筒刷子分别位于相应的第四转动辊和第五转动辊的下方,所述第三转动辊位于第二滚筒刷子和第三滚筒刷子之间;所述第三转动辊的后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滚筒刷子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滚筒刷子的后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啮合;所述清理胶箱具有用于容纳已清理胶水的容纳腔,所述第二滚筒刷子、第三滚筒刷子、第三转动辊以及三者之间所缠绕的部分传送带本体均位于容纳腔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理胶箱的前端安装有抽屉。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械臂设置有两个且两者均位于传送带系统的后侧,相应的,每一胶枪部也设置有两个,每一胶枪部连接有一胶水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机架,所述传送带系统和机械臂均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传送带系统的工件输入端和输出端伸出机架外,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机架的前端面,所述控制器为工业主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伸缩脚杯和脚轮,所述伸缩脚杯和控制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视觉相机对放置于传送带系统的鞋垫进行图像采集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机械臂对鞋垫进行喷胶,智能化程度较高,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后续加工的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其次是,通过传送带系统清洗装置,在传送带本体工作的同时能够对传送带本体上的胶水进行清洗,延长传送带本体的使用寿命,而且,被清洗的胶水掉落至清理胶箱的容纳腔内存储,不会污染环境,以及,通过抽屉实现对清理胶箱的胶水进行清理;再者是,通过胶枪部清洗装置,使得用第一驱动马达带动第一滚筒刷子对机械臂的胶枪部进行清洗,清洗效果较好,避免胶枪部的胶水堵塞,延长胶枪部的使用寿命;还有,通过抽风罩、第一抽风管和风箱的配合,使得在喷胶时雾状的胶能够随风排除在设备外,而不残留在设备内,保证设备的清洁性,尤其是,抽风罩上的过滤网可拆装式设计,能够在过滤网上附着胶水太多时,能够拆卸清洗,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好;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部件之间组装方便和牢固,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传送带清洗装置局部正视图(包括传送带系统);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传送带清洗装置局部后视图(包括传送带系统);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传送带清洗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胶枪部清洗装置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胶枪部清洗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抽风罩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抽风罩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控制器21、抽风罩211、抽风罩本体212、过滤网213、抽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器、用于工件传送的传送带系统、用于工件图像采集与分析的视觉相机系统以及用于机械喷胶的机械臂喷胶系统;/n所述传送带系统具有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所述视觉相机系统针对工件输入端设置;所述机械臂喷胶系统包括有机械臂和设置于机械臂上的胶枪部,所述机械臂位于传送带系统的一侧,所述胶枪部朝向传送带系统设置;/n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视觉相机系统、传送带系统、机械臂、胶枪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器、用于工件传送的传送带系统、用于工件图像采集与分析的视觉相机系统以及用于机械喷胶的机械臂喷胶系统;
所述传送带系统具有工件输入端和工件输出端,所述视觉相机系统针对工件输入端设置;所述机械臂喷胶系统包括有机械臂和设置于机械臂上的胶枪部,所述机械臂位于传送带系统的一侧,所述胶枪部朝向传送带系统设置;
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视觉相机系统、传送带系统、机械臂、胶枪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胶枪部设置有胶枪部清洗装置,所述胶枪部清洗装置包括有箱式壳体、转轴、第一滚筒刷子和第一驱动马达;
所述箱式壳体具有储水腔和马达腔,所述第一滚筒刷子套装于转轴上且两者共同装设于储水腔内,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装设于马达腔内,所述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贯穿储水腔的前、后侧壁,所述转轴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穿过马达腔的前端壁连接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套接于第一同步轮上;
所述储水腔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排水口,所述上端开口处连接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上端设有用于胶枪部插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有抽风罩、第一抽风管和风箱;所述抽风罩包括有抽风罩本体和过滤网,所述抽风罩本体朝向传送带系统开设有抽风口,所述过滤网对应抽风口可拆装式遮覆设置;所述抽风罩本体具有抽风腔,所述抽风口连通抽风腔,所述抽风腔通过第二抽风管连通风箱,所述抽风腔内具有抽风扇,所述风箱连通第一抽风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抽风管的另一端为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罩本体对应抽风口的外围连接有底端固定板以及分别连接于底端固定板左、右端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所述左侧固定板、底端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三者均凹设有U形槽,所述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两者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两者的U形槽均具有上端插接口,所述底端固定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底端固定板的左、右端具有侧端开口,底端固定板的左、右端的侧端开口分别连通相应侧固定板的U形槽;
所述过滤网的左、右端分别自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两者相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白娥蔡贤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川利制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