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93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包括进液装置和底座,进液装置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连接有扁管装置,扁管装置内部均匀设有毛细管,扁管装置设有出液管,相邻毛细管呈均匀排布,毛细管与进液管相连接,相邻扁管装置相互连接,扁管装置均设置在底座上,相邻扁管装置之间设有翅片,翅片均匀设置,相邻扁管装置之间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微通道换热器在换热制冷剂在管路过程中受扁管的长度限制,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换热,且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来控制扁管的长度的问题。

A kind of microchannel without thermal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
技术介绍
微通道产品,因其换热能力高,能耗小,重量轻等优势而被市场快速接受。但因产品由两根集液管以及数根扁管组成,制冷剂在管路中流动时,因流动的阻力问题,导致一些客户在安装机组后,使用时瞬间压力有几十秒钟的偏高,并且在单回路芯体中,单根进管易导致分液不均匀的问题。且现有的微通道产品只是通过扁管与翅片来进行换热,而单纯的扁管与翅片的换热方式当遇到换热要求较高时,不能有效进行换热,因为扁管通过的距离较短,在通过过程中不能进行较好的换热,想要较高的换热时,需要增加扁管的长度,而增加扁管的长度会影响到装置整个的长度要求,且不能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解决了现有微通道换热器在换热制冷剂在管路过程中受扁管的长度限制,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换热,且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来控制扁管的长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热阻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装置和底座,所述进液装置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有扁管装置,所述扁管装置内部均匀设有毛细管,所述扁管装置设有出液管,相邻所述毛细管呈均匀排布,所述毛细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相邻所述扁管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扁管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扁管装置之间设有翅片,所述翅片均匀设置,相邻所述扁管装置之间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装置和底座,所述进液装置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有扁管装置,所述扁管装置内部均匀设有毛细管,所述扁管装置设有出液管,相邻所述毛细管呈均匀排布,所述毛细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接,相邻所述扁管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扁管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相邻所述扁管装置之间设有翅片,所述翅片均匀设置,相邻所述扁管装置之间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端部的均设有弧形护管,所述扁管装置的侧边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连接有所述毛细管,所述弧形护管与所述安装块焊接,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毛细管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护管的外侧套接有热缩管,所述热缩管与所述安装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装置包括连接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邻所述第一连接块相互连接,相邻所述第二连接块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内部均设有所述毛细管且相互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限位块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