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648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设于机房内的发电机组、余热利用机组、调峰设备、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机组通过管道连接空气能热泵,所述余热利用机组设有至少一组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阀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发电机组、调峰设备、蓄能系统、余热利用机组,所述管道设有惰性气体中空层,所述管道与阀口连接处设有滤网,节能高效,具体为可充分利用机房和运输管道中的能量,避免运输杂质损失能量,保证机组、管道不受杂质影响。

A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for energy-saving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
技术介绍
分布式能源站也称为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的解决方案,总的能源利用率可以达到75%-90%,它以燃气(天然气、生物质沼气等)为一次能源,将发电系统和供热、供冷系统相结合的小规模、点状分布在用户附近的一种综合供能方式,建筑物内的分布式能源站则针对酒店、机场、写字楼、商厦、医院等建筑群,系统规模较小,发电机组多采用内燃机,一般布置在地下室或邻近建筑内。现有技术中,对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各种系统配置和选择相对完善,但对于各配置在机房内损失的能量及在管道运输过程中损失的能量并未加以利用,且在通道运输烟气、蒸汽或循环水的过程中,由于余热能量大,因此通道内的气流或水流流通速度快,而各机组的制作材料都为钢铁材料等易腐蚀类型,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铁锈、老化部件残渣、同时环境中也会有各种杂质、灰尘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气流带入机组或管道,这些杂质都会在通道运输烟气、蒸汽或循环水的过程中混入通道内一起流通,一方面会由于运输杂质损失部分能量,另一方面,杂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对管道和机组产生堵塞、降低能效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节能高效,具体为可充分利用机房和运输管道中的能量,避免运输杂质损失能量,保证机组、管道不受杂质影响。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设于机房内的发电机组、余热利用机组、调峰设备、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机组通过管道连接空气能热泵,所述余热利用机组设有至少一组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阀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发电机组、调峰设备、蓄能系统、余热利用机组,所述管道设有惰性气体中空层,所述管道与阀口连接处设有滤网。优选地,所述管道与阀口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滤网在靠近阀口端设有探照装置,所述滤网在靠近管道端设有透光率测试仪。优选地,所述透光率测试仪连接有单机片,所述单机片连接蜂鸣装置。优选地,所述空气能热泵设定位置靠近所述发电机组或调峰机组。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组及调峰机组底部设有用于减震的缓冲装置。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液压缓冲器。优选地,所述发电机组、调峰设备、蓄能系统、余热利用机组均设有与外部建筑供水供电系统连接的管道。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四通换向阀为中心,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发电机组、调峰设备、蓄能系统、余热利用机组,再通过四通换向阀本身设有的阀门开关按照实际需求选择能量流向方向,按需取能,高效利用能量,本方案中的管道设有惰性气体中空层增强管道本身的保温性能,提高节能效果,滤网止挡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在管道内流通,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及影响机组正常使用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在机房内部,由于各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通过散热孔或机组表面散热,与余热利用机组连接的空气能热泵可利用机房内的空气余热产能,并传输至余热利用机组加以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管道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四通换向阀阀口与管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电机组;2、余热利用机组;3、调峰设备;4、蓄能系统;21、空气能热泵;5、四通换向阀;6、阀口;7、管道;8、惰性气体中空层;9、滤网;10、法兰;11、探照装置;12、透光率测试仪;13、单机片;14、蜂鸣装置;25、缓冲装置;30、底板;23、液压缓冲器;40、外部建筑供水供电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所述的发电机组1、气能热泵21、余热利用机组2、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均为市售产品,具体型号依据各建筑的功能需求选择。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设于机房内的发电机组1、余热利用机组2、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所述余热利用机组2连接有气能热泵21,所述余热利用机组2设有至少一组四通换向阀5,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阀口6分别通过管道7连接发电机组1、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余热利用机组2,所述气能热泵21与所述余热利用机组2通过管道7直接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管道7设有惰性气体中空层8,所述管道7与阀口6连接处设有滤网9,本方案中,发点机组是分布式能源站的核心设备,对外提供余热及电能;余热利用机组2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热泵机组、电制冷机组,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利用发电机产生的烟气、热水或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对外提供空调冷冻水或热水,所述热泵机组利用发电机产生的低品质烟气和热水,对外提供高品质的空调冷冻水或热水,所述电制冷机组利用电能对外提供冷冻水;调峰设备3包括直燃型溴化锂机组及燃气锅炉,所述直燃型溴化锂机组利用天然气燃烧对外提供空调冷冻水或热水,所述燃气锅炉利用天然气燃烧对外提供空调热水或蒸汽,所述蓄能系统4包括蓄冷或蓄热系统,是利用溴化锂机组产生的冷热水蓄能,相互之间的能量传输均通过管道7运输其产生的烟气、水、蒸汽至对应设备加以利用,本方案中以四通换向阀5为中心,通过管道7分别连接发电机组1、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余热利用机组2,再通过四通换向阀5本身设有的阀门开关按照实际需求选择能量流向方向,按需取能,高效利用能量,本方案中所述的四通换向阀5为市售产品,其开关可通过手动或电动控制,具体型号可为新立行公司的VH202-02产品,本方案中的管道7设有惰性气体中空层8,惰性气体相对于空气而言,密度大,导热系数小,故可减慢中间层的热对流,减少气体的导热性,从而管道7本身的传热系数,增强管道7本身的保温性能,提高节能效果,机组设备一般为钢铁设备或PVC材料等,这些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本身的静电吸附或者元件老化,材料受空气中的酸碱服侍,导致表面有残渣脱落,吸附灰尘等现象,从而在运转中带入杂质,并混入管道7中,本方案设置的滤网9止挡了机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在管道7内流通,杂质运输需要一部分的机械能,从而导致的能源浪费,若任由杂质在机组设备和管道7中循环会导致机组不能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在机房内部,由于各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通过散热孔或机组表面散热,与余热利用机组2连接的空气能热泵21可利用机房内的空气余热产能,空气能热泵21就是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并传输至余热利用机组2加以利用,避免机房内的热量直接闪失,且不需增加降温设备对各机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降温保护。所述管道7与阀口6通过法兰10可拆卸连接,法兰10可拆卸连接便于管道7维修及滤网9更换等。如图3所示,所述滤网9在靠近阀口6端设有探照装置11,所述滤网9在靠近管道7端设有透光率测试仪12,本方案中所述的探照装置11为充电式LED灯管,透光率测试仪12为LS116透光率仪,通过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设于机房内的发电机组(1)、余热利用机组(2)、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机组(2)通过管道(7)连接空气能热泵(21),所述余热利用机组(2)设有至少一组四通换向阀(5),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阀口(6)分别通过管道(7)连接发电机组(1)、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余热利用机组(2),所述管道(7)设有惰性气体中空层(8),所述管道(7)与阀口(6)连接处设有滤网(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设于机房内的发电机组(1)、余热利用机组(2)、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机组(2)通过管道(7)连接空气能热泵(21),所述余热利用机组(2)设有至少一组四通换向阀(5),所述四通换向阀(5)的阀口(6)分别通过管道(7)连接发电机组(1)、调峰设备(3)、蓄能系统(4)、余热利用机组(2),所述管道(7)设有惰性气体中空层(8),所述管道(7)与阀口(6)连接处设有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7)与阀口(6)通过法兰(1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建筑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9)在靠近阀口(6)端设有探照装置(11),所述滤网(9)在靠近管道(7)端设有透光率测试仪(12)。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松马驰应璞钟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