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06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CT检查专用担架包括气垫组件、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气垫组件主要由2块可充、放气气垫构成,通过连接组件组合与拆卸气垫,并结合支撑组件将病患放置或抬离CT检查床。既可代替医务工作者直接手持患者肢体搬抬患者,亦可减少患者痛苦,节约检查时间。此外,气垫还可在抬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Portable safe medical stretcher for CT ex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地,涉及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影像医学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如CT现已普及全国各级医院,并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中。急诊外伤、肢体瘫痪、意识丧失等需行CT检查的患者,常需三名及以上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将其搬上目前所普及的担架床送至CT检查室,再从担架床上搬运至CT检查床上。而此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从患者的角度讲,有严重外伤、骨折等患者,在直接搬运过程中会产生二次伤害,并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给患者增添更多痛苦,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讲,直接搬运患者不仅耗费力气、增大工作量,还可能因为搬运不当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包括:气垫组件、连接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气垫组件包括气垫,气垫包括充气及放气阀门;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握持装置;气垫内部设置有纵行管型通道,管型通道的内管径与支撑杆的杆径相匹配,支撑杆插在管型通道中;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位于气垫外部的握持装置;气垫在纵行方向上被限制在支撑杆两端的两个握持装置之间;充气状态的气垫经多个支撑杆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构成担架床体。优选地,气垫组件包括两个气垫,分别形成半弧形的左侧气垫体、右侧气垫体;左侧气垫体、右侧气垫体分别设置有充气及放气阀门。优选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套管、插闩;左侧气垫体、右侧气垫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紧固连接有套管;在左侧气垫体、右侧气垫体的同一端的两个固定板上的套管之间通过插闩连接。优选地,插闩包括手柄、闩杆、按扣、弹簧片;所述手柄与闩杆于一端成直角紧密结合,所述弹簧片呈弧形置于闩杆内靠近另一端的位置,所述按扣与所述弹簧片紧密结合,并通过所述闩杆对应缺失部分突出于闩杆。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长管、第一短管、第二短管;第一短管、第二短管分别套在长管的两端,形成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易于使用。可通过放气、拆卸等实现便携;气垫作为担架床体,可支撑和缓冲患者身躯,以减轻患者痛苦;通过两个气垫重组和拆卸,可减少搬运患者至担架床及搬离患者所需的人力,以及可降低患者受二次伤害的机会。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担架处于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垫组件及连接组件处于未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垫组件及连接组件处于连接状态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垫组件及连接组件处于未连接状态的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插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插闩按扣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担架处于拆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包括气垫组件、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气垫组件主要由两块可充、放气气垫构成,通过连接组件组合与拆卸气垫,并结合支撑组件将病患放置或抬离CT检查床。既可代替医务工作者直接手持患者肢体搬抬患者,亦可减少患者痛苦,节约检查时间。此外,气垫还可在抬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具体地,参照图1图到图8,一种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包括气垫组件1、连接组件2和支撑组件3。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充气状态的气垫组件1通过连接组件2进行固定,构成担架床体。气垫组件1的气垫4内设置有与支撑组件3的支撑杆10形状匹配的纵行管型通道6。将伸长状态的支撑杆10插入管型通道6中,构成担架整体,并在支撑杆10上套入握持装置11,防止抬运患者过程中支撑杆10滑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垫组件1,如图1-图4、图8所示,包括两个由低摩擦、髙韧度材质制成的半弧形左侧气垫体401、右侧气垫体402,以确保两个气垫能从卧位患者身旁两侧顺利推入身后并组合,以及增强在转运患者途中担架的稳固系数。左侧气垫体401和右侧气垫体402外侧均设置有一充气及放气阀门5,使用担架前可向气垫4内充气,以保证担架床体的硬度,实现气垫从患者身旁推入身后的可行性,同时提高担架的安全系数,结束使用后可将气垫4放气,随后可将担架拆卸、折叠,以节省空间资源。气垫4内部均设置有一纵行管型通道6,直径与支撑组件3的支撑杆10匹配,将支撑杆10插入管型通道6中,用以抬运患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组件2,如图1-图6、图8,主要由两个气垫4前后两端的共四片固定板7、四个套管8及两根插闩9构成。每片固定板7分别置于每个气垫4的两端,并与气垫4紧密相接,每个固定板7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套管8。搬运者通过一手握住插闩9的手柄901,另一手按下按扣903,将插闩9横向插入同侧两个套管8并松开按扣903固定住闩杆902,以连接固定左右两侧气垫体401、402组成担架床体。需使用担架时,将充气的气垫4从两侧向内推入患者身下,较好对合后,即可使用连接组件2将左右两侧气垫体401、402组合成担架床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组件3,如图1、图7、图8所示,主要由两根支撑杆10及四个握持装置11构成。所述支撑杆10是由三段轻质高强度的空心管状材料组成的伸缩杆,包括一根长管1001及第一短管1002、第二短管1003,第一短管1002、第二短管1003分别套入长管1001两端,以实现支撑杆的伸缩功能。此外,支撑杆10的管径大小与气垫4内的管型通道6吻合。组装担架时,可将伸直状态的支撑杆10插入管型通道6内,以方便担架的抬运;使用结束后,可抽出支撑杆10并将其收缩存放,以节省空间资源。本实施例中,为避免担架抬运过程中收缩杆滑出管道而引起意外伤害,在支撑杆10两端均套有握持装置11,该装置由较高摩擦系数的塑料材质制成,其两端均设置有一帽檐状结构,以固定伸缩杆及进一步防止伸缩杆从搬运者手中滑脱,确保了担架搬运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将患者抬至CT扫描床后,按住插闩9的按扣903并握住手柄902,将插闩9从一个套管8中拉出,将左侧气垫体401、右侧气垫体402分离,并从患者身下缓慢抽出。待扫描结束后,将两个气垫4重新推至患者身下,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组件(1)、连接组件(2)以及支撑组件(3);/n气垫组件(1)包括气垫(4),气垫(4)包括充气及放气阀门(5);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杆(10)、握持装置(11);/n气垫(4)内部设置有纵行管型通道(6),管型通道(6)的内管径与支撑杆(10)的杆径相匹配,支撑杆(10)插在管型通道(6)中;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安装位于气垫外部的握持装置(11);气垫(4)在纵行方向上被限制在支撑杆(10)两端的两个握持装置(11)之间;/n充气状态的气垫经多个支撑杆(10)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构成担架床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组件(1)、连接组件(2)以及支撑组件(3);
气垫组件(1)包括气垫(4),气垫(4)包括充气及放气阀门(5);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杆(10)、握持装置(11);
气垫(4)内部设置有纵行管型通道(6),管型通道(6)的内管径与支撑杆(10)的杆径相匹配,支撑杆(10)插在管型通道(6)中;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安装位于气垫外部的握持装置(11);气垫(4)在纵行方向上被限制在支撑杆(10)两端的两个握持装置(11)之间;
充气状态的气垫经多个支撑杆(10)通过连接组件(2)连接,构成担架床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气垫组件(1)包括两个气垫(4),分别形成半弧形的左侧气垫体(401)、右侧气垫体(402);
左侧气垫体(401)、右侧气垫体(402)分别设置有充气及放气阀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CT检查的便携式安全医用担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曾延玮王剑虹李承熹周淑伟周家豪耿道颖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