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01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32
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引流瓶体侧壁带有瓶体刻度,伸缩筒上部与瓶盖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连接,伸缩筒插在引流瓶体侧壁内的纵向筒状槽内,能纵向密封滑动;滑道外套布置在上部框架外侧,上部框架的下部与引流瓶体固连,瓶盖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与定位锁紧装置连接,能跟随定位锁紧装置在纵向滑道内纵向滑动,瓶盖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的下部固连有伸缩筒;上部框架的侧面设置有背带扣,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布置在下部引流管的上端,下部引流管的下端通过引流管锁紧装置与瓶盖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原理结构简单,设置引流高度精确,便于因病情变化而进行调解,降低护理难度,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

A small tube thoracic interventional puncture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胸腔引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把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吸出体外而减轻胸腔压力,减轻液体和气体对心肺组织的压迫而康复。引流积液的量需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同时需要结构尽量满足随身携带的方便性和引流瓶的高度调整,目前的胸腔引流装置使用中,存在很不方便的问题,没有医务人员辅助下,家属护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术后护理,提高引流控制的精确性,降低对护理家属的专业难度要求,特提供了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体1,瓶体刻度2,伸缩筒3,定位锁紧装置4,瓶盖底部硬质环5,纵向滑道6,滑道外套7,瓶盖8,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下部引流管11,引流管定位卡扣12,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上部框架14;其中:引流瓶体1侧壁带有瓶体刻度2,伸缩筒3上部与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连接,伸缩筒3插在引流瓶体1侧壁内的纵向筒状槽内,能纵向密封滑动;滑道外套7布置在上部框架14外侧,上部框架14的下部与引流瓶体1固连,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与定位锁紧装置4连接,能跟随定位锁紧装置4在纵向滑道6内纵向滑动,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的下部固连有伸缩筒3;上部框架14的侧面设置有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布置在下部引流管11的上端,下部引流管11通过引流管定位卡扣12与上部框架14连接,下部引流管11的下端通过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与瓶盖8连通。所述的定位锁紧装置4和纵向滑道6,均为2个,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背带扣9为2个,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纵向滑道6上带有刻度。所述的下部引流管11带有螺旋布置结构,能用于伸长或缩短。所述的引流瓶体1,为透明材质件。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所述的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原理结构简单,设置引流高度精确,便于因病情变化而进行调解,降低护理难度,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病情恢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体1,瓶体刻度2,伸缩筒3,定位锁紧装置4,瓶盖底部硬质环5,纵向滑道6,滑道外套7,瓶盖8,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下部引流管11,引流管定位卡扣12,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上部框架14;其中:引流瓶体1侧壁带有瓶体刻度2,伸缩筒3上部与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连接,伸缩筒3插在引流瓶体1侧壁内的纵向筒状槽内,能纵向密封滑动;滑道外套7布置在上部框架14外侧,上部框架14的下部与引流瓶体1固连,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与定位锁紧装置4连接,能跟随定位锁紧装置4在纵向滑道6内纵向滑动,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的下部固连有伸缩筒3;上部框架14的侧面设置有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布置在下部引流管11的上端,下部引流管11通过引流管定位卡扣12与上部框架14连接,下部引流管11的下端通过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与瓶盖8连通。所述的定位锁紧装置4和纵向滑道6,均为2个,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背带扣9为2个,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纵向滑道6上带有刻度。所述的下部引流管11带有螺旋布置结构,能用于伸长或缩短。所述的引流瓶体1,为透明材质件。实施例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体1,瓶体刻度2,伸缩筒3,定位锁紧装置4,瓶盖底部硬质环5,纵向滑道6,滑道外套7,瓶盖8,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下部引流管11,引流管定位卡扣12,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上部框架14;其中:引流瓶体1侧壁带有瓶体刻度2,伸缩筒3上部与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连接,伸缩筒3插在引流瓶体1侧壁内的纵向筒状槽内,能纵向密封滑动;滑道外套7布置在上部框架14外侧,上部框架14的下部与引流瓶体1固连,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与定位锁紧装置4连接,能跟随定位锁紧装置4在纵向滑道6内纵向滑动,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的下部固连有伸缩筒3;上部框架14的侧面设置有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布置在下部引流管11的上端,下部引流管11通过引流管定位卡扣12与上部框架14连接,下部引流管11的下端通过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与瓶盖8连通。所述的定位锁紧装置4和纵向滑道6,均为2个,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背带扣9为2个,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纵向滑道6上带有刻度。实施例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体1,瓶体刻度2,伸缩筒3,定位锁紧装置4,瓶盖底部硬质环5,纵向滑道6,滑道外套7,瓶盖8,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下部引流管11,引流管定位卡扣12,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上部框架14;其中:引流瓶体1侧壁带有瓶体刻度2,伸缩筒3上部与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连接,伸缩筒3插在引流瓶体1侧壁内的纵向筒状槽内,能纵向密封滑动;滑道外套7布置在上部框架14外侧,上部框架14的下部与引流瓶体1固连,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与定位锁紧装置4连接,能跟随定位锁紧装置4在纵向滑道6内纵向滑动,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的下部固连有伸缩筒3;上部框架14的侧面设置有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布置在下部引流管11的上端,下部引流管11通过引流管定位卡扣12与上部框架14连接,下部引流管11的下端通过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与瓶盖8连通。所述的定位锁紧装置4和纵向滑道6,均为2个,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的下部引流管11带有螺旋布置结构,能用于伸长或缩短。所述的引流瓶体1,为透明材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体(1),瓶体刻度(2),伸缩筒(3),定位锁紧装置(4),瓶盖底部硬质环(5),纵向滑道(6),滑道外套(7),瓶盖(8),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下部引流管(11),引流管定位卡扣(12),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上部框架(14);/n其中:引流瓶体(1)侧壁带有瓶体刻度(2),伸缩筒(3)上部与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连接,伸缩筒(3)插在引流瓶体(1)侧壁内的纵向筒状槽内,能纵向密封滑动;/n滑道外套(7)布置在上部框架(14)外侧,上部框架(14)的下部与引流瓶体(1)固连,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与定位锁紧装置(4)连接,能跟随定位锁紧装置(4)在纵向滑道(6)内纵向滑动,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的下部固连有伸缩筒(3);/n上部框架(14)的侧面设置有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布置在下部引流管(11)的上端,下部引流管(11)通过引流管定位卡扣(12)与上部框架(14)连接,下部引流管(11)的下端通过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与瓶盖(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管胸腔介入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体(1),瓶体刻度(2),伸缩筒(3),定位锁紧装置(4),瓶盖底部硬质环(5),纵向滑道(6),滑道外套(7),瓶盖(8),背带扣(9),可拆卸式引流管接头(10),下部引流管(11),引流管定位卡扣(12),引流管锁紧装置(13),上部框架(14);
其中:引流瓶体(1)侧壁带有瓶体刻度(2),伸缩筒(3)上部与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连接,伸缩筒(3)插在引流瓶体(1)侧壁内的纵向筒状槽内,能纵向密封滑动;
滑道外套(7)布置在上部框架(14)外侧,上部框架(14)的下部与引流瓶体(1)固连,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与定位锁紧装置(4)连接,能跟随定位锁紧装置(4)在纵向滑道(6)内纵向滑动,瓶盖(8)底部的瓶盖底部硬质环(5)的下部固连有伸缩筒(3);
上部框架(14)的侧面设置有背带扣(9),可拆卸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媛周新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