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69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52
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臂体及设于其头尾两端的中臂铰接座及旋转臂铰接座,主臂体通过中臂铰接座与中臂铰接,主臂体通过旋转臂铰接座与旋转臂铰接,所述的主臂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臂板,臂板上下两端凸出主臂体上下端面设置,臂板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中臂油缸座及转臂油缸座,中臂油缸座上铰接有中臂油缸,转臂油缸座上铰接有转臂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中臂油缸座及转臂油缸座分别设置在臂板的上下两端,使得中臂受到的冲击力可直接通过臂板传递到转臂油缸上,间接转嫁到旋转臂上,从而降低对主臂体的冲击,使得主臂体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An articulated structure between the main boom and the driving cylinder of an engineering drilling r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钻机配件,具体是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矿业、水电、交通等土石方开挖爆破工程中大量使用潜孔钻机、凿岩机等工程钻机。随着工程规模及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钻机机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钻机机安装钻头的大梁需要俯仰及摆动更大角度,以满足各种工况的需求。现有的如专利号:201510061784.3公开的一种大角度俯仰、摆动工程钻机机,该工程钻机机的补偿架既本案中的中臂采用金属方管制作而成,因此其质量较重,同时其在工作时承载能力较弱,长时间使用后,大臂容易出现弯曲变形,严重时还会发生断裂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坚固耐用,抗冲击性能好的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臂体及设于其头尾两端的中臂铰接座及旋转臂铰接座,主臂体通过中臂铰接座与中臂铰接,主臂体通过旋转臂铰接座与旋转臂铰接,所述的主臂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臂板,臂板上下两端凸出主臂体上下端面设置,臂板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中臂油缸座及转臂油缸座,中臂油缸座上铰接有中臂油缸,转臂油缸座上铰接有转臂油缸。所述的臂板呈菱形状,臂板设置有两块,左右对称安装在主臂体两侧。所述的臂板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补强孔。所述的补强孔在同一块臂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补强孔由臂板本体材料切割形成。<br>所述的补强孔与主臂体间设置有焊缝。所述的臂板间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与左右臂板焊接,中部与主臂体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中臂油缸座及转臂油缸座分别设置在臂板的上下两端,使得中臂受到的冲击力可直接通过臂板传递到转臂油缸上,间接转嫁到旋转臂上,从而降低对主臂体的冲击,使得主臂体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2为技术结构总装使用效果图。图3为本技术中主臂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臂体1及设于其头尾两端的中臂铰接座2及旋转臂铰接座3,主臂体1通过中臂铰接座2与中臂4铰接,主臂体1通过旋转臂铰接座3与旋转臂5铰接,所述的主臂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臂板11,臂板11上下两端凸出主臂体1上下端面设置,臂板11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中臂油缸座6及转臂油缸座7,中臂油缸座6上铰接有中臂油缸8,转臂油缸座7上铰接有转臂油缸9。所述的臂板11呈菱形状,臂板11设置有两块,左右对称安装在主臂体1两侧。所述的臂板11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补强孔12。所述的补强孔12在同一块臂板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补强孔由臂板11本体材料切割形成。所述的补强孔12与主臂体1间设置有焊缝。所述的臂板11间还设置有连接板13,连接板两端与左右臂板11焊接,中部与主臂体1焊接。工作原理:本案中,中臂油缸座及转臂油缸座分别设置在臂板的上下两端,而臂板则设置在中臂左右两侧,使得中臂受到的冲击力可直接通过臂板传递到转臂油缸上,利用转臂油缸间接转嫁到旋转臂上,从而降低对主臂体的冲击,使得主臂体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臂板中部设置有三角形的补强孔12,且补强孔12在同一块臂板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补强孔由臂板11本体材料切割形成。当臂板与主臂体焊接时,不单两者间连接的外轮廓上可设置焊缝,还可在补强孔的轮廓上设置焊缝,从而增加臂板与主臂体间的连接强度,故可广泛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臂体(1)及设于其头尾两端的中臂铰接座(2)及旋转臂铰接座(3),主臂体(1)通过中臂铰接座(2)与中臂(4)铰接,主臂体(1)通过旋转臂铰接座(3)与旋转臂(5)铰接,所述的主臂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臂板(11),臂板(11)上下两端凸出主臂体(1)上下端面设置,臂板(11)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中臂油缸座(6)及转臂油缸座(7), 中臂油缸座(6)上铰接有中臂油缸(8),转臂油缸座(7)上铰接有转臂油缸(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臂体(1)及设于其头尾两端的中臂铰接座(2)及旋转臂铰接座(3),主臂体(1)通过中臂铰接座(2)与中臂(4)铰接,主臂体(1)通过旋转臂铰接座(3)与旋转臂(5)铰接,所述的主臂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臂板(11),臂板(11)上下两端凸出主臂体(1)上下端面设置,臂板(11)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中臂油缸座(6)及转臂油缸座(7),中臂油缸座(6)上铰接有中臂油缸(8),转臂油缸座(7)上铰接有转臂油缸(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钻机主臂的与驱动缸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板(11)呈菱形状,臂板(11)设置有两块,左右对称安装在主臂体(1)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劲恩刘宝林杨能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慧山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