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属于舱体舱门制造技术领域,其中通过设置由多层板材复合成型的隐身抗毁复合板,和对应其依次设置的衬板和内饰板,以及对应上述板体设置的围框和密封框,利用围框、密封框对相应板体的固定和两框体之间的组合连接,可有效实现各板体复合紧贴后的可靠固定,进而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功能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结构设置简单,重量轻、强度高,舱门成型后具有较好的隐身、抗毁、保温性能,环境的适应性好,适用范围广,能有效适用于各种应用环境下的航天器、飞行器舱体,舱门设置后的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door for large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
本技术属于舱体舱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飞行器、航天器的研究与应用已日趋成熟,投入应用的飞行器、航天器的数量与类型也越来越多。在航天器的实际过程中,舱体的结构设计是最基础的内容,而在舱体结构中,舱门的设置又是必不可少的。伴随着舱体结构性能的不断优化,以及对飞行器、航天器性能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技术中对舱门的结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除了要有较好的耐冲击抗毁性能之外,还需要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隐身性能。目前,现有的舱体舱门主要为骨架焊接、蒙皮粘铆结构,通常只能作为口盖存在,用于隔开舱体内外;虽然部分舱门在成型时通过设置内、外蒙皮的结构,利用内、外蒙皮之间的聚氨酯泡沫发泡,使得舱体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但也无法充分满足舱门的多功能需求,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再加上现有的舱门重量往往较大,不利于舱门的快速、准确开启,也不利于减轻飞行器、航天器的自重,进而导致舱门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中通过设置由多层板材复合成型的隐身抗毁复合板,并对应其依次设置衬板和内饰板,以及对应上述板体设置围框和密封框,利用围框和密封框的组合连接,能有效实现各板体复合紧贴后的可靠固定,进而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功能舱门,并使得舱门具有较好的隐身、抗毁、保温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隐身抗毁复合板、衬板和内饰板,以及对应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设置的围框,对应所述衬板与所述内饰板设置的密封框;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紧贴设置的隐身板、反射板和抗毁板,并在所述抗毁板背离所述反射板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定厚度的玻纤板;所述围框呈环形框架结构,其横截面呈“L形”,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嵌入在所述围框中,并与该围框固定连接,且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分别以环向侧壁面和所述玻纤板的端面抵接所述围框的内周壁面;所述衬板对应粘结在所述玻纤板的端面上,且所述内饰板粘结在所述衬板背离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密封框为环形框架结构,其对应设置在匹配粘结后的所述衬板、所述内饰板外周,且所述密封框与所述围框通过沿环向间隔设置的若干连接件对应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沿舱门的厚度方向,其对应穿过所述内饰板、所述密封框、所述衬板和所述围框,并以端部连接在所述抗毁板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门锁、连杆和锁舌;对应所述门锁在所述舱门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两端面的安装孔,所述门锁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连杆为分设于所述门锁两侧的两根,两所述连杆同轴设置,并在相互背离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锁舌,以使得所述门锁可在开启或者关闭时驱动所述锁舌沿轴向运动;相应地,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内饰板的一侧对应所述门锁组件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并对应所述凹槽设置有锁罩板,以用于将所述门锁组件封装在所述舱门内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舱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气弹簧组件,其设置在该舱门靠近所述内饰板的一侧,并包括气弹簧安装座和设置在该气弹簧安装座上的气弹簧,以用于所述舱门开启时的缓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围框和所述密封框之间的衬板外周沿环向设置有固化胶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衬板、所述内饰板和所述抗毁板上分别对应各所述连接件预埋设置有玻纤预埋件,使得所述连接件可对应匹配在同轴对正的三个所述玻纤预埋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内饰板的一侧设置有舱门拉索,用于所述舱门开启后位置较高时可对应将该舱门拉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密封框内侧对应所述气弹簧组件设置有气弹簧预埋件,用于所述气弹簧组件的对应安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密封框的内侧对应所述舱门拉索设置有拉索预埋件,用于所述舱门拉索的安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框的外周沿环向开设有密封槽,并对应所述密封槽设置有密封条,使得所述密封条可沿环向嵌入所述密封槽中。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中通过设置由多层板材复合成型的隐身抗毁复合板,和对应其依次设置的衬板和内饰板,以及对应上述板体设置的围框和密封框,利用围框、密封框对相应板体的固定和两框体之间的组合连接,可有效实现各板体复合紧贴后的可靠固定,进而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功能舱门,并使得舱门具有较好的隐身、抗毁、保温性能,有效提升了舱门的功能性,扩大了舱门的适用范围;(2)本技术的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通过在舱门的一侧设置气弹簧组件和舱门拉索,使得舱门在开启时能得到有效缓冲,并在舱门开启较高时便捷拉下,大大提升了舱门应用的稳定性和便捷性;(3)本技术的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通过在围框、密封框内侧设置相应的预设件/预埋件,使得舱门结构对应组装完成后,可快速在舱门结构上实现气弹簧组件、舱门拉索等部件的可靠安装,提升上述部件安装的效率和稳定性;(4)本技术的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结构设置简单,重量轻、强度高,舱门成型后具有较好的隐身、抗毁、保温性能,环境的适应性好,适用范围广,能有效适用于各种应用环境下的航天器、飞行器舱体,舱门设置后的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的结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的B-B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的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的结构后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隐身抗毁复合板的C-C向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隐身抗毁复合板的局部Ⅰ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隐身抗毁复合板的局部Ⅱ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围框结构立面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围框在D-D向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密封框结构立面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密封框在E-E向剖视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功能舱门的隐身抗毁复合板的局部Ⅲ放大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隐身抗毁复合板、衬板和内饰板,以及对应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设置的围框,对应所述衬板与所述内饰板设置的密封框;/n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紧贴设置的隐身板、反射板和抗毁板,并在所述抗毁板背离所述反射板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定厚度的玻纤板;/n所述围框呈环形框架结构,其横截面呈“L形”,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嵌入在所述围框中,并与该围框固定连接,且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分别以环向侧壁面和所述玻纤板的端面抵接所述围框的内周壁面;/n所述衬板对应粘结在所述玻纤板的端面上,且所述内饰板粘结在所述衬板背离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的一侧端面上;/n所述密封框为环形框架结构,其对应设置在匹配粘结后的所述衬板、所述内饰板外周,且所述密封框与所述围框通过沿环向间隔设置的若干连接件对应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沿舱门的厚度方向,其对应穿过所述内饰板、所述密封框、所述衬板和所述围框,并以端部连接在所述抗毁板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隐身抗毁复合板、衬板和内饰板,以及对应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设置的围框,对应所述衬板与所述内饰板设置的密封框;
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紧贴设置的隐身板、反射板和抗毁板,并在所述抗毁板背离所述反射板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定厚度的玻纤板;
所述围框呈环形框架结构,其横截面呈“L形”,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嵌入在所述围框中,并与该围框固定连接,且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分别以环向侧壁面和所述玻纤板的端面抵接所述围框的内周壁面;
所述衬板对应粘结在所述玻纤板的端面上,且所述内饰板粘结在所述衬板背离所述隐身抗毁复合板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密封框为环形框架结构,其对应设置在匹配粘结后的所述衬板、所述内饰板外周,且所述密封框与所述围框通过沿环向间隔设置的若干连接件对应连接,所述连接件的轴线沿舱门的厚度方向,其对应穿过所述内饰板、所述密封框、所述衬板和所述围框,并以端部连接在所述抗毁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型舱体的多功能舱门,其中,还包括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门锁、连杆和锁舌;
对应所述门锁在所述舱门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两端面的安装孔,所述门锁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连杆为分设于所述门锁两侧的两根,两所述连杆同轴设置,并在相互背离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锁舌,以使得所述门锁可在开启或者关闭时驱动所述锁舌沿轴向运动;相应地,所述舱门靠近所述内饰板的一侧对应所述门锁组件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并对应所述凹槽设置有锁罩板,以用于将所述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国,王林,李德胜,赵长洋,覃卓杰,张和平,彭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