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60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包括避难外框,避难外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支撑板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加强杆,避难外框的内壁顶部拐角位置和底部拐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强筋,避难外框内壁顶部和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避难外框的内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螺纹杆,支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避难场所技术领域。该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达到了增大避难空间,结构牢固的效果,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能承载更多遇害群众,提高了使用性能,降低了损失,稳定性好,提高了安全性能。

An underground shelter for civil air defe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
本技术涉及避难场所
,具体为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
技术介绍
由于星系交汇,导致地球在一年四季,遭遇各种风、雨、雷、电、雪、冰、霜、冻、旱、涝、龙卷风、台风、风暴、海啸、阴霾、沙尘暴、火山喷发、泥石流、雪崩等极度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由于星系交汇和地壳板块运动属于常见自然天文现象,导致地震、垮塌、地面裂缝、矿井坑道地洞渗水和瓦斯渗出聚集,大型工农业设施装备管道和管网索道绳索被拉伸扭曲导致微裂纹扩展等,地震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只有震级达到了具有破坏人类社会设施的等级,才具有灾害性,长期以来,人类经常受到各种灾害的严重危害,灾害迫使灾民迁移,给社会管理带来困难,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保地下人防避难场所结构过于简单,使用不方便,不耐高温,结构不牢固,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变形或倒塌的情况,安全系数低,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避难空间有限,不能承载更多的遇害群众,降低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解决了结构过于简单,使用不方便,不耐高温,结构不牢固,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变形或倒塌的情况,安全系数低,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避难空间有限,不能承载更多的遇害群众,降低了使用性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包括避难外框,所述避难外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避难外框内壁顶部和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避难外框的内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螺纹杆,所述支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通过支撑块与避难外框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螺纹杆的表面且靠近避难外框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避难外框的内壁底部一侧且靠近支撑螺纹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避难外框的内壁顶部拐角位置和底部拐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强筋。优选的,所述避难外框的内壁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挡盖,所述挡盖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所述避难外框的内壁顶部一侧且靠近挡盖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所述避难外框内壁顶部一侧和挡盖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第一锁紧螺钉相适配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避难外框的内壁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有楼梯,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一侧且位于楼梯的位置开设有矩形缺口。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所述滑动块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第二锁紧螺钉相适配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避难外框包括避难外框本体,所述避难外框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远离避难外框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锈层,所述防锈层远离金属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远离防锈层的一侧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远离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优选的,所述避难外框内壁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支撑板相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支撑板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地下人防避难场所,通过避难外框内壁顶部和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避难外框的内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螺纹杆,支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支撑螺纹杆的表面且靠近避难外框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避难外框的内壁底部一侧且靠近支撑螺纹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达到了可增大避难空间的效果,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可增大避难空间,能承载更多遇害群众,提高了使用性能,降低了损失。(2)、该地下人防避难场所,通过避难外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支撑板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加强杆,避难外框的内壁顶部拐角位置和底部拐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强筋,达到了结构牢固的效果,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耐高温,结构牢固,稳定性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板俯视图;图3为避难外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避难外框、101避难外框本体、102金属层、103防锈层、104防水层、105防火层、106保护层、2耐高温层、3支撑螺纹杆、4支撑板、5滑动块、6加强杆、7支撑块、8第一锥形齿轮、9伺服电机、10第二锥形齿轮、11三角加强筋、12挡盖、13密封垫片、14第一锁紧螺钉、15楼梯、16矩形缺口、17第二锁紧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包括避难外框1,避难外框1包括避难外框本体101,避难外框本体101的表面设置有金属层102,金属层102增加自身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金属层102远离避难外框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防锈层103,防锈层103远离金属层102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104,防水层104远离防锈层103的一侧设置有防火层105,防火层105远离防水层104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106,避难外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2,避难外框1内壁顶部和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避难外框1的内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螺纹杆3,支撑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4,避难外框1内壁相对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支撑板4相适配的滑动槽,支撑板4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支撑板4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滑动块5相适配的滑动槽,滑动块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加强杆6,加强杆6远离滑动块5的一端通过支撑块7与避难外框1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支撑螺纹杆3的表面且靠近避难外框1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8,避难外框1的内壁底部一侧且靠近支撑螺纹杆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第二锥形齿轮10与第一锥形齿轮8啮合连接,避难外框1的内壁顶部拐角位置和底部拐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强筋11,三角加强筋11增加结构强度,避难外框1的内壁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挡盖12,挡盖1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13,避难外框1的内壁顶部一侧且靠近挡盖12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14,避难外框1内壁顶部一侧和挡盖12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第一锁紧螺钉14相适配的螺纹孔,避难外框1的内壁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有楼梯15,支撑板4的顶部一侧且位于楼梯15的位置开设有矩形缺口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包括避难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2),所述避难外框(1)内壁顶部和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避难外框(1)的内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螺纹杆(3),所述支撑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所述滑动块(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远离滑动块(5)的一端通过支撑块(7)与避难外框(1)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螺纹杆(3)的表面且靠近避难外框(1)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8),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底部一侧且靠近支撑螺纹杆(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与第一锥形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顶部拐角位置和底部拐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强筋(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包括避难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2),所述避难外框(1)内壁顶部和底部相对应的两侧之间且位于避难外框(1)的内部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螺纹杆(3),所述支撑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5),所述滑动块(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远离滑动块(5)的一端通过支撑块(7)与避难外框(1)的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螺纹杆(3)的表面且靠近避难外框(1)的内壁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8),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底部一侧且靠近支撑螺纹杆(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0),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与第一锥形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顶部拐角位置和底部拐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强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人防避难场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顶部一侧滑动连接有挡盖(12),所述挡盖(1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13),所述避难外框(1)的内壁顶部一侧且靠近挡盖(12)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14),所述避难外框(1)内壁顶部一侧和挡盖(12)底部相对应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勇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