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7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包括:开设于待植筋的结构上的植筋孔,所述植筋孔位于所述待植筋的结构内的端部形成有扩大孔;端部形成有扩大头的钢筋,所述扩大头与所述扩大孔相适配,所述钢筋上对应设有扩大头的端部开设有沿所述植筋长度方向设置的变形槽,所述钢筋部分插入所述植筋孔内且通过所述变形槽的变形而使得所述扩大头插入至所述扩大孔内;以及填充于所述钢筋与所述植筋孔之间的间隙内的结构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钢筋端部的扩大头与植筋孔端部的扩大孔相卡合,增加钢筋的抗拉拔强度,增大锚固钢筋的锚固力,进而在确保达到所需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植筋锚固深度,从而使得结构胶内不易产生气泡。

Split anchor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领域中,在既有混凝土构件上连接其他结构时,通常采用后植筋工艺,具体是在既有混凝土构件上打洞,插入钢筋并注胶。采用上述直锚方式,为满足锚固要求,钢筋需要植筋的长度较长,故而在混凝土构件上打洞的深度也较深,这样在注胶时,孔洞内的空气不易排除,使得结构胶内容易形成气泡,进而降低了施工质量,影响钢筋锚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解决现有的直锚钢筋由于孔洞较深而使得空气不易排除进而降低施工质量及影响钢筋锚固效果等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包括:开设于待植筋的结构上的植筋孔,所述植筋孔位于所述待植筋的结构内的端部形成有扩大孔;端部形成有扩大头的钢筋,所述扩大头与所述扩大孔相适配,所述钢筋上对应设有扩大头的端部开设有沿所述钢筋长度方向设置的变形槽,所述钢筋部分插入所述植筋孔内且通过所述变形槽的变形而使得所述扩大头插入至所述扩大孔内;以及填充于所述钢筋与所述植筋孔之间的间隙内的结构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利用钢筋端部的扩大头与植筋孔端部的扩大孔相卡合,增加钢筋的抗拉拔强度,增大锚固钢筋的锚固力,进而在确保达到所需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减小钢筋锚固深度,从而使得结构胶内不易产生气泡。本技术的结构胶对钢筋的锚固结合扩大头与扩大孔的卡合配合,提高了植筋锚固结构的强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利用钢筋端部设置的变形槽而使得扩大头容易经植筋孔而插入到扩大孔内,使得施工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扩大头由所述钢筋的端部镦粗形成。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筋的端部套设固定一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形成所述扩大头。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扩大头形成有与所述钢筋表面相垂直的卡接面;所述扩大孔的孔壁对应所述卡接面设有抵靠面;在所述扩大头插入至所述扩大孔内时,所述卡接面与所述抵靠面相抵靠。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面与所述抵靠面均为环形状。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扩大头形成有与所述钢筋表面相接的卡接面,所述卡接面呈倾斜状设置,且所述卡接面与所述植筋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扩大孔的孔壁对应所述卡接面设有抵靠面;在所述扩大头插入至所述扩大孔内时,所述卡接面与所述抵靠面相抵靠。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形槽沿所述钢筋的径向方向开设并贯通所述钢筋的相对两侧。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形槽设有多个。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结构胶有部分填充于所述扩大孔内。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筋有部分伸出所述植筋孔并形成连接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中植筋孔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植筋的侧视图。图3为图2所示植筋的第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植筋的第二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植筋工艺中,孔洞较深而使得结构胶内易产生气泡,降低结构强度及施工质量的问题。本技术的植筋锚固结构在钢筋的端部设置扩大头,在植筋孔的端部设置扩大孔,通过扩大头卡入扩大孔内,而增加钢筋锚固后的抗拉拔强度,提高了钢筋的锚固力,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在满足钢筋所需强度的前提下,可减小植筋的深度,从而可避免结构胶内产生气泡,进一步提高钢筋的锚固力及施工质量。本技术为便于扩大头插入植筋孔内,而在钢筋端部设置变形槽,从而方便了钢筋的施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进行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中植筋孔的剖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植筋的侧视图。参阅图5,显示了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5,对本技术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包括植筋孔21、植筋22以及结构胶23,植筋锚固结构设于待植筋的结构10上,植筋孔21开设于待植筋的结构10上,该待植筋的结构10为混凝土构件,植筋孔21位于待植筋的结构10内的端部形成有扩大孔211;植筋22的端部形成有扩大头221,扩大头221与扩大孔211相适配,钢筋22上对应扩大头221的端部开设有沿钢筋22长度方向设置的变形槽222,钢筋22部分插入植筋孔21内且通过变形槽222的变形而使得扩大头221插入至扩大孔211内;结构胶23填充于钢筋22与植筋孔21之间的间隙内,该结构胶23由向钢筋22与植筋孔21之间的间隙内注入结构胶水形成。本技术的植筋孔21在待植筋的结构10上开设,该植筋孔21可通过钻孔设备形成,在植筋孔21的端部进行扩孔以形成扩大孔211,该扩大孔211的直径大于植筋孔21的直径。钢筋22端部的扩大头221的直径大于钢筋22的直径,这样在钢筋22插入到植筋孔21的过程中,扩大头221与植筋孔21的孔壁相接触,对钢筋22施加压入植筋孔21内的推力,在该推力的作用下,植筋孔21的孔壁挤压扩大头221,进而钢筋22的扩大头221向着变形槽222的方向而压缩变形,使得扩大头221发生弹性变形,进而扩大头221的直径变小,通过植筋孔21进入到扩大孔211内,在失去挤压力后,扩大头221恢复原状,而与扩大孔211的孔壁相卡合,使得钢筋22难以向外拔出,提高了钢筋22的锚固力,从而在所需抗拉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植筋埋入的深度,进而减小了填充形成结构胶23的长度,使得结构胶水在注入时,空气易排除而不易在结构胶23内产生气泡,提高了施工质量。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扩大头221由钢筋22的端部镦粗形成。进一步地,镦粗形成的扩大头221上形成有与钢筋22表面相垂直的卡接面2211。相应地,结合图1所示,扩大孔211的孔壁对应卡接面2211设有相适配的抵靠面2111,在扩大头221插入到扩大孔211内时,该卡接面2211与抵靠面2111相抵靠。再进一步地,扩大头221外周形成有与卡接面2211相连接的倾斜面,利用该倾斜面可便于扩大头221插入到植筋孔21内。较佳地,卡接面2211与抵靠面2111均为环形状。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扩大头221上形成有与钢筋22表面相连接的呈倾斜状的卡接面,该卡接面与钢筋22的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开设于待植筋的结构上的植筋孔,所述植筋孔位于所述待植筋的结构内的端部形成有扩大孔;/n端部形成有扩大头的钢筋,所述扩大头与所述扩大孔相适配,所述钢筋上对应设有扩大头的端部开设有沿所述钢筋长度方向设置的变形槽,所述钢筋部分插入所述植筋孔内且通过所述变形槽的变形而使得所述扩大头插入至所述扩大孔内;以及/n填充于所述钢筋与所述植筋孔之间的间隙内的结构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设于待植筋的结构上的植筋孔,所述植筋孔位于所述待植筋的结构内的端部形成有扩大孔;
端部形成有扩大头的钢筋,所述扩大头与所述扩大孔相适配,所述钢筋上对应设有扩大头的端部开设有沿所述钢筋长度方向设置的变形槽,所述钢筋部分插入所述植筋孔内且通过所述变形槽的变形而使得所述扩大头插入至所述扩大孔内;以及
填充于所述钢筋与所述植筋孔之间的间隙内的结构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头由所述钢筋的端部镦粗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的端部套设固定一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形成所述扩大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式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头形成有与所述钢筋表面相垂直的卡接面;
所述扩大孔的孔壁对应所述卡接面设有抵靠面;
在所述扩大头插入至所述扩大孔内时,所述卡接面与所述抵靠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浩白洁余绍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