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培养基质承载件及其固定组件,包括安装部、承载部和上限位板,承载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部上,承载部一侧设置有上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培养基质固定组件,包括培养基质模块和水管,水管嵌套安装在承载部下端,培养基质模块安装在相邻两个承载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结构强度高,同时易于进行维护,在垂直绿化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ulture medium carrier and its fix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基质承载件及其固定组件
本技术涉及垂直绿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培养基质承载件及其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可用于绿化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因此墙面绿化技术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现阶段的绿化框架结构通常是采用固定框架式结构,面对不同的墙面需要定制不同的框架,因此生产成本较高,同时框架为固定模块,不可拆卸,对于前期安装和后期维护来说,均存在较大的难度,不利于长期使用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及其固定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基质承载件,包括安装部、承载部和上限位板,承载部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部上,承载部一侧设置有上限位板。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下限位部,下限位部设置于承载部远离上限位板的一侧。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上限位板端部到承载部的距离小于下限位部端部到承载部的距离。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一承重板和若干附着件,承重板一侧与承载部固定,另一侧连接附着件。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附着件为滑块,设置有两个,上下各一个。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夹持部,夹持部设置于承载部底部且夹持部和承重板之间形成容纳输水管的通槽。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夹持凸起,所述夹持凸起设置于承重板上,夹持部端部设置有弹性凸起,夹持凸起正对弹性凸起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培养基质固定组件,包括培养基质承载件、培养基质模块和水管,培养基质模块由面板、背板和培养基质组成,培养基质嵌套安装在面板和背板之间,面板和背板紧固连接,培养基质模块的下端嵌入在上限位板和承重板之间,培养基质模块的上端嵌入在下限位部和承重板之间,水管嵌入安装在通槽内。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面板、背板和培养基质承载件均为铝合金材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培养基质承载件在垂直绿化墙中的应用,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安装部通过附着件滑动安装在固定框上。本技术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及其固定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培养基质承载件结构简单,能够起到良好的承载培养基质的作用,且通过上限位板和下限位部能够对培养基质进行抵持,防止其平移掉落,下端设置的夹持部能够夹持安装输水管,方便进行水分输送;(2)本技术的培养基质承载件配合培养基质模块、水管和固定框能够形成应用于垂直绿化墙领域的培养基质固定组件,便于进行安装拆卸和维护,且面积可以进行随意调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培养基质承载件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培养基质固定组件的轴测图。图中:1-安装部、2-承载部、3-下限位部、4-上限位板、5-夹持部、6-夹持凸起、7-基质模块、8-固定框、9-水管、11-承重板、12-附着件、51-通槽、52-弹性凸起、71-面板、72-背板、73-培养基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本技术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其包括安装部1、承载部2和上限位板4,承载部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部1上,承载部2一侧设置有上限位板4。以上实施方式中,承载部2用于承托培养基质,承载部2一侧设置的上限位板4可以对培养基质进行抵持,防止培养基质发生平移,导致安装不稳。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下限位部3,下限位部3设置于承载部2远离上限位板4的一侧。以上实施方式中,在承载部2远离上限位板4的一侧设置下限位部3,上下相邻两个承载部2之间用于承托安装培养基质,下限位部3可以对培养基质的上端进行抵持,对培养基质的上下两端同时进行抵持可以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固性。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上限位板4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小于下限位部3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以上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培养基质的安装,上限位板4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小于下限位部3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安装时,首先将培养基质的上端插入到下限位部3与承重板11之间的凹槽内,使培养基质的下端能够进入上限位板4与承重板11之间,当培养基质完全进入到上下两个培养基质承载件之间时由于上限位板4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小于下限位部3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因此培养基质可以同时被上限位板4和下限位部3抵持。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1包括一承重板11和若干附着件12,承重板11一侧与承载部2固定,另一侧连接附着件12。以上实施方式中,附着件12用于连接承重板11与附着载体,附着件12可以是固定件、卡接件或紧固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附着件12为滑块,设置有两个,上下各一个。以上实施方式中,滑块可以让安装部1滑动安装在附着载体上,安装更加方便,上下两个附着件12可以分散固定的作用力,提高附着件12的强度。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夹持部5,夹持部5设置于承载部2底部且夹持部5和承重板11之间形成容纳输水管的通槽51。以上实施方式中,夹持部5用于夹持输水管,输水管可以对栽培基质进行灌溉,将输水管安装于通槽51内既方便,又能对输水管起到保护作用。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夹持凸起6,所述夹持凸起6设置于承重板11上,夹持部5端部设置有弹性凸起52,夹持凸起6正对弹性凸起52设置。以上实施方式中,夹持凸起6和弹性凸起52可以加强夹持部5对输水管的夹持效果,提高输水管安装后的稳固程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培养基质固定组件,包括培养基质承载件、培养基质模块7和水管9,培养基质模块7由面板71、背板72和培养基质73组成,培养基质73嵌套安装在面板71和背板72之间,面板71和背板72紧固连接,培养基质模块7的下端嵌入在上限位板4和承重板11之间,培养基质模块7的上端嵌入在下限位部3和承重板11之间,水管嵌入安装在通槽51内。以上实施方式中,培养基质模块7和水管9均可以安装在培养基质承载件上,上下相邻两个培养基质承载件之间形成安装的空腔,培养基质模块安装在其中,水管则安装在通槽51内,形成一个整体的培养基质固定组件,多个该组件可以相互拼接安装,从而组成面积和规模更大的培养基质。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71、背板72和培养基质承载件均为铝合金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基质承载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承载部(2)和上限位板(4),承载部(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部(1)上,承载部(2)一侧设置有上限位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质承载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承载部(2)和上限位板(4),承载部(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部(1)上,承载部(2)一侧设置有上限位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限位部(3),下限位部(3)设置于承载部(2)远离上限位板(4)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其特征在于,上限位板(4)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小于下限位部(3)端部到承载部(2)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包括一承重板(11)和若干附着件(12),承重板(11)一侧与承载部(2)固定,另一侧连接附着件(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件(12)为滑块,设置有两个,上下各一个。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基质承载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部(5),夹持部(5)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李东力,邱熙晨,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安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