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40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在光模块的内部设置由光接收芯片、跨阻放大器以及限幅放大器等器件组成的光接收通路,同时,设置限幅放大器的高频信号输入引脚与跨阻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与微处理的输出引脚电连接。微处理器根据光模块的温度输出相应电压值的第二电压信号至限幅放大器,以使限幅放大器可以根据第二电压信号和跨阻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比较结果输出指示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微处理器可以根据光模块内部的温度变化,输出与当前光接收通路输出特性相匹配的第二电压信号,保证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在全温下保持较精准的范围内,进而有助于提高光模块的灵敏度。

An optical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及工程应用带来额外损耗等因素,对光网络系统中,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的光模块发射光功率以及灵敏度指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满足高灵敏度指标要求,OLT的光模块通常采用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TIA)技术。在常用的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TIA)技术中,OLT的光模块内设置有突发接收电路(又称突发接收机),由突发接收电路最终输出信号,突发接收电路最终输出的信号为其内的限幅放大芯片输出的,其中,突发接收电路中判决电路向限幅放大芯片输出电压值固定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用于决定限幅放大芯片的输出。但是,现有突发接收电路的温度会在光模块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所输出信号的电压值的大小,所以,上述电压值固定的电压信号会存在突发接收电路的所输出信号不匹配的问题,进而影响光模块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主要包括:电路板;光接收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跨阻放大器,输入引脚与所述光接收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光接收芯片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电压信号;限幅放大器,设有高频信号输入引脚和控制信号输入引脚,所述高频信号输入引脚与所述跨阻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与微处理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光模块的温度,向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发送第二电压信号;所述限幅放大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比较结果,输出指示信号。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其内部设置由光接收芯片、跨阻放大器以及限幅放大器等器件组成的光接收通路,同时,设置限幅放大器的高频信号输入引脚与跨阻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与微处理的输出引脚电连接。微处理器根据光模块的温度输出相应电压值的第二电压信号至限幅放大器,以使限幅放大器可以根据第二电压信号和跨阻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比较结果输出指示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微处理器可以根据光模块内部的温度变化,输出与当前光接收通路输出特性相匹配的第二电压信号,保证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在全温下保持较精准的范围内,进而有助于提高光模块的灵敏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中光接收电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与温度映射关系表的生成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光纤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光纤通信使用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中传输,利用光在光纤/光波导中的无源传输特性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使用的是电信号,为了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就需要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光模块在光纤通信
中实现上述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是光模块的核心功能。光模块通过其内部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实现与外部上位机之间的电连接,主要的电连接包括供电、I2C信号、数据信号以及接地等;采用金手指实现的电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光模块行业的主流连接方式,以此为基础,金手指上引脚的定义形成了多种行业协议/规范。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包括光网络终端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之间的相互连接;光纤101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网线103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与远端服务器的连接由光纤101与网线103的连接完成;而光纤101与网线103之间的连接由具有光模块200的光网络终端100完成。光模块200的光口对外接入光纤101,与光纤101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光模块200的电口对外接入光网络终端100中,与光网络终端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在光模块内部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在光纤与光网络终端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具体地,来自光纤的光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终端100中,来自光网络终端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中。光网络终端具有光模块接口102,用于接入光模块200,与光模块2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网络终端具有网线接口104,用于接入网线103,与网线103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与网线103之间通过光网络终端100建立连接,具体地,光网络终端将来自光模块的信号传递给网线,将来自网线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光网络终端作为光模块的上位机监控光模块的工作。至此,远端服务器通过光纤、光模块、光网络终端及网线,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电子计算机等;光网络终端是光模块的上位机,向光模块提供数据信号,并接收来自光模块的数据信号,常见的光模块上位机还有光线路终端等。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网络终端100中具有电路板105,在电路板105的表面设置笼子106;在笼子106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用于接入金手指等光模块电口;在笼子106上设置有散热器107,散热器107具有增大散热面积的翅片等凸起部。光模块200插入光网络终端中,具体为光模块的电口插入笼子106内部的电连接器,光模块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笼子106位于电路板上,将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裹在笼子中,从而使笼子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光模块插入笼子中,由笼子固定光模块,光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笼子106,然后通过笼子上的散热器107进行扩散。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200包括上壳体201、下壳体202、解锁部件203、电路板300、光发射组件400以及光接收组件500;上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路板;/n光接收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n跨阻放大器,输入引脚与所述光接收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光接收芯片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电压信号;/n限幅放大器,设有高频信号输入引脚和控制信号输入引脚,所述高频信号输入引脚与所述跨阻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与微处理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n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光模块的温度,向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发送第二电压信号;/n所述限幅放大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比较结果,输出指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
光接收芯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用于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跨阻放大器,输入引脚与所述光接收芯片的输出引脚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光接收芯片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第一电压信号;
限幅放大器,设有高频信号输入引脚和控制信号输入引脚,所述高频信号输入引脚与所述跨阻放大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与微处理器的输出引脚电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光模块的温度,向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发送第二电压信号;
所述限幅放大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比较结果,输出指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幅放大器内设有:
放大器,输入端与所述高频信号输入引脚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放大;
电平检测器,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比较结果,输出所述指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作为所述光模块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光模块的温度,向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引脚发送第二电压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海杨柳张强赵其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