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和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9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51
提供转子和马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子的一个方式具备:轴,其沿中心轴线延伸;传感器磁铁,其位于轴的轴向一侧;磁铁保持架,其固定于轴,具有周壁部和支承壁部,该周壁部向轴向另一侧开口并在内部收纳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传感器磁铁,该支承壁部位于传感器磁铁的轴向一侧;以及填充部件,其填充于周壁部的内部。在轴向上,传感器磁铁夹在支承壁部与填充部件之间。

Rotor and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和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和马达。
技术介绍
已知具备如下转子的马达:通过磁传感器检测磁的磁铁经由保持架固定于轴。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磁铁收纳于保持架的收纳筒部的结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16235号公报但是,在上述那样的马达中,磁铁可能从收纳筒部拔出而从轴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能够抑制传感器磁铁脱落的结构的转子和马达。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的一个方式具备:轴,其沿中心轴线延伸;传感器磁铁,其位于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磁铁保持架,其固定于所述轴,具有周壁部和支承壁部,该周壁部向轴向另一侧开口并在内部收纳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传感器磁铁,该支承壁部位于所述传感器磁铁的轴向一侧;以及填充部件,其填充于所述周壁部的内部。在轴向上,所述传感器磁铁夹在所述支承壁部与所述填充部件之间。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具备上述转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在转子中抑制传感器磁铁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组装顺序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0:马达;20、120:转子;21、121:轴;24:磁铁保持架;24a:周壁部;24b:支承壁部;24d:第一贯通孔;24f:第二贯通孔;25:传感器磁铁;25c:第一边界部;25d:第二边界部;25f、25g、25h、25i:异形部分;26:填充部件;26b:支承部;26e:凹曲面;30:定子;33:线圈;63:磁传感器;64:控制部;J:中心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各个图中适当示出的Z轴方向是将正侧作为“上侧”,将负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各个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是与Z轴方向平行,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下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对各个部分的配置关系等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之外的配置关系等。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例如是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1具备马达10和控制装置60。马达10安装于设置于驱动装置1的控制装置60。马达10具备外壳11、转子20、定子30、轴承保持架40以及轴承51、52。外壳11收纳转子20、定子30、轴承保持架40以及轴承51、52。外壳11例如是向上侧开口的圆筒状。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定子30例如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以及多个线圈33。多个线圈33隔着绝缘件32安装于定子铁芯31。轴承保持架40保持轴承52。转子20能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旋转。转子20具备轴21、转子主体22以及被检测部23。轴21沿中心轴线J延伸。轴21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轴21被轴承51、52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虽然省略了图示,转子主体22具有固定于轴21的转子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转子磁铁。被检测部23安装于轴21。如图2所示,被检测部23具有磁铁保持架24、传感器磁铁25以及填充部件26。即,转子20具备磁铁保持架24、传感器磁铁25以及填充部件26。磁铁保持架24固定于轴21的上侧的端部。磁铁保持架24例如是非磁性部件。磁铁保持架24例如是金属制的。磁铁保持架24具有周壁部24a和支承壁部24b。周壁部24a向下侧开口,在内部收纳轴21的上侧的端部和传感器磁铁25。周壁部24a例如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轴21的上侧的端部被从下侧压入于周壁部24a的内部。由此,能够牢固并容易地将磁铁保持架24固定于轴21。周壁部24a具有从周壁部24a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的第一凹部24c和第二凹部24e。第一凹部24c和第二凹部24e例如为沿周向延伸的圆环状。第一凹部24c位于比周壁部24a的轴向的中心靠上侧的位置。第一凹部24c配置为在周壁部24a的内周面中比上端部向下侧离开。第一凹部24c位于比轴21的上侧的端部靠上侧的位置。第二凹部24e位于比第一凹部24c靠上侧的位置。第二凹部24e位于周壁部24a的内周面中的上端部。第二凹部24e的内径小于第一凹部24c的内径。周壁部24a具有连接周壁部24a的内部与磁铁保持架24的外部的第一贯通孔24d。即,磁铁保持架24具有第一贯通孔24d。周壁部24a的内部例如包括第一凹部24c的内部和第二凹部24e的内部。第一贯通孔24d例如沿径向延伸,并从周壁部24a的外周面贯通至第一凹部24c的内表面中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面。由此,第一贯通孔24d连接第一凹部24c的内部与磁铁保持架24的外部。第一贯通孔24d例如以在径向上隔着中心轴线J的方式设置有一对。第一贯通孔24d例如被填充部件26封闭。周壁部24a具有从周壁部24a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槽部24g。槽部24g沿轴向延伸。槽部24g的上侧的端部位于比第一凹部24c靠下侧的位置,并位于比轴21的上侧的端部靠上侧的位置。槽部24g的下侧的端部位于周壁部24a的下侧的端部。槽部24g向下侧开口。槽部24g例如连接周壁部24a的内部与周壁部24a的外部。支承壁部24b位于传感器磁铁25的上侧。支承壁部24b例如从周壁部24a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扩展。支承壁部24b的板面是朝向轴向的板状。支承壁部24b例如具有沿轴向贯通支承壁部24b的第二贯通孔24f。即,磁铁保持架24具有第二贯通孔24f。第二贯通孔24f例如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通过设置第二贯通孔24f,支承壁部24b成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第二贯通孔24f的内径小于传感器磁铁的25的外径。另外,第二贯通孔24f的内径优选为较大。第二贯通孔24f的内径越大,支承壁部24b的突出量越小。由此,即使缩小支承壁部24b的轴向的尺寸,也容易抑制支承壁部24b相对于径向倾斜而突出等不良情况。因此,容易精度良好地制作支承壁部24b。传感器磁铁25位于轴21的上侧。传感器磁铁25例如在周壁部24a的内部配置为向上侧离开轴21。传感器磁铁25与轴21的轴向之间设置有间隙G1。传感器磁铁25例如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板状。传感器磁铁25的外径小于轴21的上端部的外径。在沿轴向观察时,传感器磁铁25与第二贯通孔24f重叠。传感器磁铁25具有第一边界部25c和第二边界部25d,该第一边界部25c是外周面25e与上侧的端面25a的边界,该第二边界部25d是外周面25e与下侧的端面25b的边界。第一边界部25c和第二边界部25d是设置于传感器磁铁25的整周范围内的圆环状。第一边界部25c和第二边界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其具备:/n轴,其沿中心轴线延伸;/n传感器磁铁,其位于所述轴的轴向一侧;/n磁铁保持架,其固定于所述轴,具有周壁部和支承壁部,该周壁部向轴向另一侧开口并在内部收纳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传感器磁铁,该支承壁部位于所述传感器磁铁的轴向一侧;以及/n填充部件,其填充于所述周壁部的内部,/n在轴向上,所述传感器磁铁夹在所述支承壁部与所述填充部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4 JP 2018-2137971.一种转子,其具备:
轴,其沿中心轴线延伸;
传感器磁铁,其位于所述轴的轴向一侧;
磁铁保持架,其固定于所述轴,具有周壁部和支承壁部,该周壁部向轴向另一侧开口并在内部收纳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和所述传感器磁铁,该支承壁部位于所述传感器磁铁的轴向一侧;以及
填充部件,其填充于所述周壁部的内部,
在轴向上,所述传感器磁铁夹在所述支承壁部与所述填充部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磁铁保持架具有连接所述周壁部的内部与所述磁铁保持架的外部的第一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传感器磁铁是具有第一边界部和第二边界部的圆板,该第一边界部是外周面与轴向一侧的端面的边界,该第二边界部是外周面与轴向另一侧的端面的边界,
所述第一边界部和所述第二边界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彼此周向位置和形状不同并且与所述填充部件接触的异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第一边界部和所述第二边界部带有圆角,
所述异形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修二新子刚央上谷卓宽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