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和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36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和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全固体锂二次电池依次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金属锂吸收层、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相接。金属锂吸收层含有金属锂反应性物质。金属锂反应性物质与金属锂反应以生成在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条件下稳定的电子导电体。

The method to judge the deterioration of all soli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all soli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和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
本公开涉及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和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锂二次电池具有与其他二次电池相比能量密度高、可在高电压下工作这样的特征。因此,作为容易实现小型轻质化的二次电池,已在移动电话等信息设备中使用,近年来,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二次电池等大型动力用二次电池的需求也高涨。在锂二次电池中,已知根据电池的构成和使用方式等,通过充放电的反复等,有时金属锂的枝晶生长,从负极活性物质层到达正极活性物质层,发生内部短路。作为用于抑制这样的内部短路的技术,例如能够列举出国际公开第2015/182615、日本特开2009-301959、日本特开2009-211910。国际公开第2015/182615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由碱金属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由与碱金属的枝晶反应的四氟乙烯(TFE)聚合物或共聚物构成、以10%以上且80%以下的比例进行了亲水化处理的分隔体;和位于分隔体与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不与碱金属的枝晶反应的层。r>另外,日本特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正极活性物质层,/n金属锂吸收层,其含有与金属锂反应以生成在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条件下稳定的电子传导体的金属锂反应性物质,/n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n与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相接的负极活性物质层;/n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金属锂吸收层、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按上述顺序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5 JP 2018-2150451.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极活性物质层,
金属锂吸收层,其含有与金属锂反应以生成在全固体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条件下稳定的电子传导体的金属锂反应性物质,
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
与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相接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金属锂吸收层、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按上述顺序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金属锂吸收层之间还具有第二固体电解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锂反应性物质具有锂离子传导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固体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锂反应性物质为包含Li、P、S和M的固体电解质,M为Ge、Si、Sn或它们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固体锂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真祈野濑雅文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