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城市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物流、能源和环保等等。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有云、物联网、数据湖、人工智能和视联网,从而打破城市的孤岛建设,实现无处不在的联接和无所不及的智能。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例如物联网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物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物联网是由智能实体持续不断产生数据、物体和物体间互联互通,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传输的网络范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对于各种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公共交通安全、火灾预警、天气预报等等。目前,现有的公共安全防护系统的防护模式单一,不能同时兼顾交通监控、天气监测、火灾监控等功能,并且大多数为有线安防系统,存在线路老化、寿命短、增加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以解决现有公共安全防护系统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主要包括: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库服务器、移动终端设备、网关、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所述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库服务器、移动终端设备、网关、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所述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均通过网关采用WiFi技术与物联网云平台相连接;所述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采集的各数据信息均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对所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依据相应的规则逻辑进行消息转发或转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中进行保存与后续操作;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发送和接收物联网云平台转发的数据信息;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库服务器、移动终端设备、网关、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所述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均通过网关采用WiFi技术与物联网云平台相连接;所述交通监控系统、天气监测系统、火灾监控系统采集的各数据信息均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对所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依据相应的规则逻辑进行消息转发或转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中进行保存与后续操作;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发送和接收物联网云平台转发的数据信息;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的APP和微信小程序的社交属性构建多用户互助的安全反馈机制,当各级子系统将警报数据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后,通过消息转发机制通知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中的APP和微信小程序,等待用户解除警报;当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未处理时,则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将警报数据转发至其他较近的用户,实现更高一级的响应策略,实现多用户互助的安全反馈机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监控系统包括交通指挥中心、显示器、电子地图、语音播报器、中央处理器、监控器、报警器、车载GPS定位模块、第一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电子地图设置在显示器中,显示器、报警器、语音播报器、第一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监控器为若干个,分别设置在道路两侧,通过监控器获取车辆的图像信息,并通过第一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将车辆的图像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车载GPS定位模块为若干个,分别设置在车辆上,通过车载GPS定位模块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将车辆的位置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将其转换成电子地图能显示的数据格式,并传输给显示器中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车辆信息;同时,中央处理器通过车辆的图像信息和位置信息形成电子围栏和疏导策略,中央处理器将所建立的电子围栏和疏导策略进行语音播报;
所述中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第一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上传至交通指挥中心和物联网云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气监测系统包括气象台、风力传感器、光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降雨量监测模块、PM2.5传感器、SO2传感器、NO传感器、CO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微处理器、第二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报警模块;
所述风力传感器、光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量监测模块、PM2.5传感器、SO2传感器、NO传感器、CO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均通过第二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报警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第二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模块与气象台相连接;
所述风力传感器采集的风速数据、光强传感器采集的光照强度数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空气温度数据、湿度传感器采集的空气湿度数据、降雨量监测模块采集的降雨量数据、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梅,陈谦,刘远,周晶,王硕,王宁,于孝铂,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