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人员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215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3:53
本申请适用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人员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图像,识别车辆图像中车辆区域和人员区域,人员区域包括人脸区域和/或人体区域;若人员区域处于车辆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区域与所述车辆区域的区域面积的比例系数;若所述比例系数大于比例阈值,则判定人员区域对应的人员为车内人员。本申请根据人员区域与车辆区域的关系确定车辆内部的人员、车辆外部的人员,将人员识别与车辆识别结合,实现图像中人员类别划分,避免了人为标记车内人员,效率较高,根据人员区域与车辆区域的大小关系将异常的人员区域排除,降低了误判率,有利于开展大量监控视频图片的人车对应识别工作。

Identification method, device, terminal equipment and medium of personnel in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人员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属于人脸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车内人员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现代交管系统中,通过交管系统的监控设备采集运行中车辆的图像,并对车辆图像使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从而实现交通管控、违法违章识别等功能,然而,对图像进行人脸识别,仅能够分析出人脸信息,由于采集的图像中可能包含较多人脸信息,人脸识别与车辆识别相互独立,在两种识别都完成后由人为核对将人脸识别的结果划分为行人、驾驶员等,自动化程度较低,效率较低,不利于大量监控视频图片的核对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人员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可以解决现有的人脸识别方法与车辆识别方法相互独立导致对人员类别划分效率较低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人员识别方法,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图像;识别所述车辆图像中车辆区域和人员区域,所述人员区域包括人脸区域和/或人体区域;若所述人员区域处于所述车辆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包括:/n获取车辆图像;/n识别所述车辆图像中车辆区域和人员区域,所述人员区域包括人脸区域和/或人体区域;/n若所述人员区域处于所述车辆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区域与所述车辆区域的区域面积的比例系数;/n若所述比例系数大于比例阈值,则判定所述人员区域对应的人员为车内人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图像;
识别所述车辆图像中车辆区域和人员区域,所述人员区域包括人脸区域和/或人体区域;
若所述人员区域处于所述车辆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区域与所述车辆区域的区域面积的比例系数;
若所述比例系数大于比例阈值,则判定所述人员区域对应的人员为车内人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区域为车体区域,所述若所述人员区域处于所述车辆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区域与所述车辆区域的区域面积的比例系数包括:
若所述人员区域处于所述车体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区域与所述车体区域的区域面积的比例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区域为挡风玻璃区域,所述若所述人员区域处于所述车辆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区域与所述车辆区域的区域面积的比例系数包括:
若所述人员区域处于所述挡风玻璃区域内,则获取所述人员区域与所述挡风玻璃区域的区域面积的比例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方法还包括:
若处于所述车辆区域内的人员区域的数量为1,则判定该人员区域对应的人员为前排乘员。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内人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人员识别方法还包括:
若处于所述车辆区域内的人员区域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则获取每个人员区域的区域面积,确定区域面积最大的第一人员区域和区域面积第二大的第二人员区域;
判断所述第一人员区域与所述第二人员区域的区域面积比值是否超出预设比值;
若所述区域面积比值超出预设比值,则判定所述第一人员区域对应的人员为前排乘员;
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