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
,具体涉及一种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模型预测是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蓄积更新的重要方法。与蓄积关联的因子有立木类型、树种、胸径、树高、单位面积株数等因子,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中,如何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年度监测样地数据,如何构建合适的模型体系,建立既与省级固定样地相协同,有良好精度保障,又能适用于省、市、县三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主题。当前林木年度生长量模型研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1)年度监测,各类监测指标的变化量较小,无法精准预测各类指标年度变化状况;(2)胸径、树高、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蓄积指标相关性强,目前没有构建一套相容的模型组,统一预测各类生长指标;(3)建模样本为全省系统布设的度监测固定样地,在样本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没有好的方法构建省、市、县三个不同尺度相容,具有良好精度保障的模型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特征在于,以全省为总体,首先建立蓄积、胸径、树高的省级生长模型,再利用测算的各县转换系数,将省级生长均值模型转换到各县级生长本土模型;然后对各建模样地的蓄积生长进行分析校正;最后,采用多个模型式进行分别拟合,选取相关系数好,拟合精度高,预测均方误差小的模型式作为结果式。/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特征在于,以全省为总体,首先建立蓄积、胸径、树高的省级生长模型,再利用测算的各县转换系数,将省级生长均值模型转换到各县级生长本土模型;然后对各建模样地的蓄积生长进行分析校正;最后,采用多个模型式进行分别拟合,选取相关系数好,拟合精度高,预测均方误差小的模型式作为结果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样木基础数据预处理:对照往期年度检尺类型,梳理建模所需的年度样木检尺类型,剔除异常数据,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散点图进行异常值分析,采用标准差法分析异常数据。
(2)样地建模数据汇总:以小班为基本林分单元,乔木林为建模单元,以样地为基础建模数据,构建模型样本,计算各样地的往期年度的年林木蓄积,计算生长率;
(3)模型研建:选用拟合模型式,分别8个建模单元,利用非线性和线性回归模型建模方法,构建林木年生长模型;
(4)模型检验:利用建模性能指标,对模型建模结果进行数学评价,评估模型可靠性和预估精度;
(5)模型应用评价: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区,采用最新二类数据,利用研建的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生长量与生长率,并与抽样结果比较,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林木年生长模型包括林分蓄积模型、林分胸径模型、林分树高模型、林分株树更新模型、林分疏密度更新模型、散生四旁树或树带胸径模型、散生四旁树或树带树高模型、散生四旁树或树带蓄积更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分蓄积模型包括松类/杉类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和硬阔/软阔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其中,松类/杉类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如下:
其中,PV为模型预测年生长率,D前为小班前期平均胸径,a、b、c为松类/杉类林分蓄积更新模型参数;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预估松类/杉类本期蓄积量:
V后=V前×(1+PV×rV)
式中,V后为本期小班更新后单位亩蓄积,V前为小班前期单位亩蓄积,PV为模型预测年生长率,rV为各县蓄积年生长率转换系数;
硬阔/软阔蓄积年生长率模型如下:
PV=f+g×D前(-h)
其中,PV为模型预测年生长率,D前为小班前期平均胸径,f、g、h为硬阔/软阔林分蓄积更新模型;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预估硬阔/软阔本期蓄积量:
V后=V前×(1+PV×rV)
式中,V后为本期小班更新后单位亩蓄积,V前为小班前期单位亩蓄积,PV为模型预测年生长率,rV为各县蓄积年生长率转换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尺度相容的林木年生长模型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分胸径模型如下:
其中,为模型预估的后期平均胸径,D前为小班前期平均胸径,i、j为林分胸径更新模型参数;
小班模型更新应用,按以下方式预估本期胸径:
式中,D后为小班更新后的平均胸径,为模型预估后期胸径,D前为小班前期平均胸径,rD为各县胸径年生长率转换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陶吉兴,季碧勇,代劲松,张国江,王剑武,谢秉楼,张瑜飞,张成军,宋盛,何伟平,朱振贤,何欢,邬枭楠,骆义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