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995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隧道中N个待测点对应的M张图像,隧道设置W个监测站,W个监测站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监测站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待测点,每个监测站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且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中至少存在一对电子设备的拍摄方向为相对方向;获取W个监测站中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根据M张图像、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计算隧道的变形量,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监测隧道变形的准确度和效率。

A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tunnel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装置以及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在交通、国防、水利等各个领域出现了大量长大的隧道工程,而隧道变形是指隧道的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在隧道运营的过程中,隧道的变形会造成隧道开裂、结构失效的后果,在隧道的变形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隧道的结构特性,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隧道的损毁。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每隔一段距离在隧道的两侧和拱形部位预埋多个变形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测出拱顶监测点的高程变化量作为隧道拱部沉降量,采用全站仪或收敛计测出两个变形监测点之间距离的变化量作为在所述两个测点连线方向上隧道收敛变形量。采用这种方法,需前期部署大量的监测点,施工量较大,并且隧道内作业环境差,导致测量效率低,测量的误差大,不能精确的测量出隧道的变形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大幅提高监测隧道变形的准确度和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隧道中N个待测点对应的M张图像,所述隧道中设置有W个监测站,所述W个监测站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监测站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待测点,每个监测站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中至少存在一对电子设备的拍摄方向为相对方向,每个待测点对应至少一张图像,每个待测点对应的至少一张图像是由与每个待测点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监测站上的电子设备拍摄得到;/n获取所述W个监测站中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n根据所述M张图像、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隧道中N个待测点对应的M张图像,所述隧道中设置有W个监测站,所述W个监测站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监测站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待测点,每个监测站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且所述至少两个电子设备中至少存在一对电子设备的拍摄方向为相对方向,每个待测点对应至少一张图像,每个待测点对应的至少一张图像是由与每个待测点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监测站上的电子设备拍摄得到;
获取所述W个监测站中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
根据所述M张图像、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变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待测点设置有监测标志,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待测点的图像获取每个待测点的监测标志的竖直位移量;
所述根据所述M张图像、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变形量,包括:
根据所述M个竖直位移量、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初始参数以及每个监测标志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变形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参数包括所述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相对于相邻的多个监测标志中的每一个监测标志的缩放倍率,所述距离参数包括所述每个监测标志与相邻的监测站的水平距离;
所述根据所述M个竖直位移量、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待测点与两个相邻的监测站的距离参数计算所述隧道的变形量,包括:
根据监测标志在图像中的竖直方向上位移量计算公式构建存在的任意一对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方程组,所述第一方程组中的第一方程式包括第一监测标志在图像中的竖直位移量、所述第一监测标志对应的两个相邻监测站中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缩放倍率、所述第一监测标志对应的两个相邻监测站中的水平距离、所述第一监测标志的沉降量、每个监测站的沉降量、所述第一监测标志对应的两个相邻监测站的俯仰角增量,所述第一方程式为所述第一方程组中的任一方程式,所述第一监测标志为与所述第一方程式对应的监测标志;
联立求解所述第一方程组,得到求解结果,所述求解结果包括所述第一方程组中每个监测标志的沉降量;
根据所述第一方程组得到每个监测标志的沉降量,并将每个监测标志的沉降量标记为所述隧道的目标位置的变形量,所述目标位置与每个监测标志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点中包含至少两个目标点,所述目标点的沉降量已知,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目标点的沉降量;
所述联立求解所述方程式,得到求解结果,所述求解结果包括所述第一方程组中每个监测标志的沉降量,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所述目标点的沉降量以及所述方程组计算每个监测标志的沉降量,并将所述每个监测标志的沉降量标记为所述隧道的变形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个监测站中的每个监测站中的所述相对拍摄方向中的任一拍摄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种拍摄距离的电子设备;
所述根据所述M个竖直位移量、每个监测站对应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的初始参数以及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肖琳于起峰张跃强丁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