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95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包括引油管、柱塞泵、节流塞、溢流转接块、出油管以及压力油源;所述溢流转接块上安装有节流塞;所述溢流转接块通过出油管与柱塞泵连接,所述引油管的一端安装在节流塞上,所述引油管的另一端与压力油源连接。在油源具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柱塞泵前增加节流塞以及溢流转接块,能够获得符合柱塞泵使用需求的滑油,使柱塞泵正常工作并达到目标性能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塞泵使用油桶的现状,提高了环境适应性,使油源选择不受限制,可选用清洁度有保证的油源,提高系统及零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结构紧凑、布置灵活、成本低。

Oil supply system for pressure oil source of plung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柱塞泵属于容积式泵,利用柱塞在缸体内往复动作来使工作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以此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柱塞泵若使用油压油源,压力油源会在柱塞回落过程中(柱塞未封堵进油口的阶段),推开泵出口单向阀,使泵持续出滑油,导致泵出油量不可控,影响系统及零件的功能性、可靠性。因此,柱塞泵通常需配备常压油源(油源压力与大气压相当,不会推开泵口单向阀)。查阅专利文献以及科技期刊,目前没有找到相似结构的柱塞泵供油系统;结合柱塞泵使用情况调研,现阶段用于低流量柱塞泵的供油系统主要为油桶式供油系统:此类柱塞泵会在泵体顶端设计油桶,提前将滑油注入其中。油桶使得泵体型较大,整体高度较高,安装、使用的空间要求较高;为便于观察桶内液位,桶体材料会使用透明材料,例如有机玻璃、树脂材料等,使用环境受限,无法用于冲击、振动较大的恶劣使用环境;需定期在桶内注入滑油,且存在滑油耗尽而泵继续工作的风险,维护性、安全性待优化。针对现有的小流量柱塞泵的供油方案,往往存在泵体型较大,安装、使用的空间要求较高,且桶体材料在高温、冲击、振动等恶劣使用环境下使用存在风险,因此不利于维护,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包括柱塞泵、节流塞2、溢流转接块3以及出油管4;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安装有节流塞2;所述溢流转接块3通过出油管4与柱塞泵连接。优选地,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设置有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以及油路出口34;所述储油空间32分别与油路进口31、油路出口34相连通;所述节流塞2安装在油路进口31上;所述出油管4安装在油路出口34上。优选地,所述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油路出口34为非直线连通。优选地,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还设置有溢流口33;所述溢流口33与储油空间32相连通;当储油空间32中滑油的高度达到溢流口33的位置,储油空间32中的滑油能够通过溢流口33流出。优选地,还包括引油管1以及压力油源;所述引油管1的一端安装在节流塞2上,所述引油管1的另一端与压力油源连接。优选地,所述柱塞泵的流量为1-20ml/min。优选地,所述节流塞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所述节流塞2上设置有节流孔21。优选地,所述节流塞2包括带有不同直径节流孔的节流塞。优选地,所述油路出口3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柱塞泵前增加节流塞2以及溢流转接块3,能够获得符合柱塞泵使用需求的滑油,使柱塞泵正常工作并达到目标性能要求,使油源选择不受限制,可选用清洁度有保证的油源,提高系统及零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结构紧凑、布置灵活、成本低。2、具备柱塞泵自动补油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塞泵使用油桶的现状,无需观察油桶液位、定期添加润滑油等操作,降低了使用风险,降低了维护和巡检的成本,提高了环境适应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供油系统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压力油源、引油管1、节流塞2、溢流转接块3、出油管4以及柱塞泵;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安装有节流塞2;所述溢流转接块3通过出油管4与柱塞泵连接,所述引油管1的一端安装在节流塞2上,所述引油管1的另一端与压力油源连接。在油源具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柱塞泵前增加节流塞2以及溢流转接块3,能够获得符合柱塞泵使用需求的滑油,使柱塞泵正常工作并达到目标性能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塞泵使用油桶的现状,提高了环境适应性,使油源选择不受限制,可选用清洁度有保证的油源,提高系统及零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结构紧凑、布置灵活、成本低。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节流塞2上设置有节流孔21,起到了初步降压限制流量的目的,通过其节流孔21可减小滑油压力。节流塞1的布置位置可灵活调整,通过设置不同数量、不同孔径的节流塞,可满足不同压力油源下的压力、流量调节需求。系统供油流量可通过平台试验验证。具体地,如图3所示,具体应用中,所述节流孔21包括不同直径的节流孔,可以根据压力油源的压力调整节流孔21直径的大小,已达到控制压力的目的。供油系统结构紧凑且布置灵活,可靠性高,使用及维护简便。进一步地,所述节流塞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也可以通过调整安装节流塞2的数量调整油压,节流塞2安装的越多,经过节流塞2后的油压越小,也能够实现控制压力的目的。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设置有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溢流口33以及油路出口34,所述溢流口33与储油空间32相连通;当储油空间32中滑油的高度达到溢流口33的位置,储油空间32中的滑油能够通过溢流口33流出到油箱,有助于储油空间32内部压力的稳定。具体地,在具体地使用时,为保证设备的稳定,可以设计适合于溢流转接块3固定的安装板,如图3所示,将溢流转接块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安装板上,有利于溢流转接块3供油的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进一步地,溢流转接块3具有稳压、保障提供给柱塞泵进口的油压为常压的功能,其中,溢流转接块3上的储油空间32起到稳压的作用;所述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油路出口34为非直线连通。溢流转接块3上的油路进口31、油路出口34错位,避免流体介质对冲而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结构简单,提高了供油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溢流口33在当溢流转接块3内储油空间32的滑油液面高于溢流口33时,滑油回流至油箱,同时使储油空间32压力与大气压相当。具体地,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油路出口3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在具体地使用中,当溢流转接块3上油路出口34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柱塞泵并为多个柱塞泵供油,实用性强。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向柱塞泵提供小流量、常压滑油,在一个优选例中,述柱塞泵的流量为1-20ml/min。具体地,所述引油管1为普通滑油管,将滑油从取油点引入供油系统。由于柱塞泵含柱塞偶件,为避免柱塞卡滞,可使用滤器过滤后的滑油;可在柱塞泵位置附近,选择符合清洁度的取油点。简化了泵的结构,减小了泵的体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泵、节流塞(2)、溢流转接块(3)以及出油管(4);/n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安装有节流塞(2);/n所述溢流转接块(3)通过出油管(4)与柱塞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泵、节流塞(2)、溢流转接块(3)以及出油管(4);
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安装有节流塞(2);
所述溢流转接块(3)通过出油管(4)与柱塞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设置有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以及油路出口(34);
所述储油空间(32)分别与油路进口(31)、油路出口(34)相连通;
所述节流塞(2)安装在油路进口(31)上;
所述出油管(4)安装在油路出口(3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油路出口(34)为非直线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还设置有溢流口(33);
所述溢流口(33)与储油空间(32)相连通;
当储油空间(32)中滑油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婷张学艳赵冠华曹应佳杨景全黄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