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预热装置及工程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93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油预热装置及工程机械,包括:发动机组,发动机组用于输出高温尾气;换热器,换热器与发动机组连通;冷却介质循环组件,冷却介质循环组件通过热交换器与换热器连通;及液压油循环组件,液压油循环组件与热交换器连通。发动机组会首先启动并持续输出高温度的尾气,高温尾气首先进入换热器与冷却介质循环组件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冷却介质吸热升温后流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会将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的热量对液压油循环组件中流动的液压油进行加热升温,使液压油的温度可以迅速升温预热,保证液压系统能够较为迅速的进入正常工况,避免液压系统中各元器件受到低温损害,保障工程机械设备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可靠工作。

Hydraulic oil preheating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油预热装置及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油预热装置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液压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设备中,用于液压系统中以提供动力。液压油最适宜的工作温度一般在30℃~80℃之间,但当液压油温度过低时,其粘度会大幅升高,流动能力变差,会直接导致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且易造成液压马达、阀管道等部件损坏。特别是为处于极寒工况条件下的工程机械设备,正式作业之前都需要先对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进行预热,待油温升高到适宜温度后方可开机工作。然而,目前常用的液压油预热方式是使用发动机的冷却液进行预热,其主要存在如下缺陷:依靠发动机的冷却液预热,由于冷却液本身温度不高,造成液压油预热效率低,耗时长,发动机暖机时间会很长,极大影响设备使用效能和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压油预热装置及工程机械,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液压油预热效率低,耗时长,影响工程机械设备可靠使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压油预热装置,其包括:发动机组,所述发动机组用于输出高温尾气;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发动机组连通;冷却介质循环组件,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组件通过热交换器与所述换热器连通;及液压油循环组件,所述液压油循环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上述方案的液压油预热装置应用装备于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中,特别是为处于极寒气候条件下为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进行预热保障。具体而言,进入开机作业之前,发动机组会首先启动并持续输出高温度的尾气,高温尾气首先进入换热器与冷却介质循环组件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冷却介质吸热升温后流入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会将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的热量对液压油循环组件中流动的液压油进行加热升温,使液压油的温度可以迅速升温预热,保证液压系统能够较为迅速的进入正常工况,避免液压系统中各元器件受到低温损害,保障工程机械设备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可靠工作。该装置能够充分利用发动机产生尾气的高温废热,大大提高液压油预热效率,降低预热耗时和暖机时间,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工作效能和使用体验。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组件包括水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换热器的冷侧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侧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热侧出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冷侧入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油循环组件包括液压油箱、油泵、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油泵的入油口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冷侧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冷侧出口通过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油预热装置还包括油温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油温传感器连通于所述第四管路中,所述油温传感器、所述油泵和所述水泵分别通过线束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管路中还连通有前置过滤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组包括发动机、前段排气管和后段排气管,所述前段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前段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热侧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所述后段排气管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组还包括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连通于所述前段排气管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于所述前段排气管中并位于所述消音器与所述换热器的热侧入口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组还包括侧排气管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于所述侧排气管中,所述侧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前段排气管连通,所述侧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后段排气管连通。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油预热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压油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发动机组;11、发动机;12、前段排气管;13、后段排气管;14、消音器;15、第一电磁阀;16、侧排气管;17、第二电磁阀;20、换热器;30、冷却介质循环组件;31、水泵;32、第一管路;33、第二管路;34、第三管路;40、热交换器;50、液压油循环组件;51、液压油箱;52、油泵;53、第四管路;54、第五管路;55、第六管路;60、油温传感器;7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可以是但不限于建筑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等。以建筑机械为挖掘机作例,挖掘机上装备有液压系统,用于为挖斗臂的伸缩提供动力,以辅助挖斗作业。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为液压油,由于液压油存在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特点,当挖掘机处于冬季寒冷、甚至是在极寒气候条件区域内工作时,为了避免低温对液压油的流动性造成影响,就需要为液压系统配装液压油预热装置。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液压油预热装置,其包括:发动机组10、换热器20、冷却介质循环组件30及液压油循环组件50。其中,发动机组10为工程机械的动力源,所述发动机组10启动后能够输出高温尾气。通常来讲,一般发动机11的尾气温度可以最高达到600℃~700℃,因而具备充足的温度富余去加热液压油和冷却介质。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发动机组10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组件30通过热交换器40与所述换热器20连通;所述液压油循环组件50与所述热交换器40连通。其中,换热器20和热交换器4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类型的热量交换设备,具体而言,换热器20可以是但不限于针型管换热器20;热交换器40可以是但不限于管壳式热交换器40。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液压油预热装置应用装备于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中,特别是为处于极寒气候条件下为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进行预热保障。具体而言,进入开机作业之前,发动机组10会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动机组,所述发动机组用于输出高温尾气;/n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发动机组连通;/n冷却介质循环组件,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组件通过热交换器与所述换热器连通;及/n液压油循环组件,所述液压油循环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组,所述发动机组用于输出高温尾气;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发动机组连通;
冷却介质循环组件,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组件通过热交换器与所述换热器连通;及
液压油循环组件,所述液压油循环组件与所述热交换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组件包括水泵、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换热器的冷侧出口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热侧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热侧出口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冷侧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循环组件包括液压油箱、油泵、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油泵的入油口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冷侧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冷侧出口通过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回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油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预热装置还包括油温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油温传感器连通于所述第四管路中,所述油温传感器、所述油泵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道明陈育尹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华德盛热管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