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90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外排水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包括防水管段的制作、防水管段预埋、封模、拆模、安装雨水斗和连接管道等步骤,及其通过该施工步骤完成的施工结构;采用本方案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具有简化工艺、结构,提高施工质量,简化维护工作的优点。

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ide entry rainwater 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屋面外排水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于2009年发布了屋面雨水斗的设置要求和施工工艺,国家标准图集《雨水斗选用及安装》09S302;该图集详细规定了在不同屋面形式及排水方式时,雨水斗的选型和具体做法,但是在实际施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1、雨水斗与压盘之间的连接麻烦,易漏水。2、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过多。3、二次封堵时,防水材料及水泥砂浆不宜填实,尤其是雨水斗与女儿墙之间缝隙封堵施工困难,易漏水。4、一旦漏水,墙面易污染,解决难度大,后期维护管理复杂。工期长、成本高、质量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通过简化雨水斗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增加管道与女儿墙之间的防水措施,简化工序和降低施工难度来缩短工期、提高质量,简化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本方案中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一端带有一段弯管的L型管段,在管段的直管段上设置止水翼环,并对管段的管内外进行防腐处理,形成防腐层;(2)防腐处理后的管段外壁再进行防水处理,涂抹聚氨酯涂料增加防水层,阴干待用;(3)待防水层收汗后,将管段表面均匀的涂抹干净河沙,使河沙嵌入防水层、与防水层紧密结合,形成河沙涂抹层,并在管段两端管口处设置保护结构,防水管段制作完成;(4)在现浇或预制屋面女儿墙钢筋绑扎时,将上述处理好的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止水翼环在女儿墙的中间位置,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的管口;(5)采用实现预制好开口的模板固定管段,注意封堵模板与防水管段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浆(6)拆模时不应破坏管口保护结构,仔细检查防水管段管口周围混凝土是否密实,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补;(7)先拆掉防水管段上的保护结构,再将密封圈套在已防腐处理的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上,将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插入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口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预埋的防水管段,代替传统套管留洞做法,减少漏水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护工作;2、雨水斗采用可拆卸形式,承插接入预埋防水管段,安装简单、便于后期取出清掏;3、预埋防水管段外依次设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河沙抹面,聚氨酯防水层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聚氨酯防水层还可以将河沙更好的固定结合作用,管壁最外层的河沙抹面层是增加管壁表面粗糙度,增强防水管段管壁与结构楼板之间粘结力,减少由于不同材料伸缩系数不同产生的缝隙,防止混凝土墙体初凝阶段由于收缩、与管壁之间出现的裂隙,增加防水管段与结构墙板粘合力,预防结合处开裂,提高了施工质量。进一步,所述步骤(7)中的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所述密封圈套在侧入式雨水斗连接端部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防水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采用氯丁橡胶圈密封增加紧密度,使得雨水斗稳固于管段内,同时橡胶圈为柔性材料,使得雨水斗可轻松脱卸,方便维修。密封圈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密封圈除了密封还能起到稳固承插连接的作用,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这样的设计是增大密封圈与雨水斗的摩擦力,同时减小与防水管段的内壁的摩擦,使得在拔出雨水斗时,密封圈能够随着雨水斗一起出来,避免密封圈留下防水管段内,以免出现密封圈不易拿出甚至掉落到管内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保护结构为用塑料纸包裹或泡沫块填充保护结构。进一步,所述L型管段的材质为铸铁或钢制。进一步,所述防水管段弯管一端与雨水立管之间连接有金属连接管。进一步,所述雨水立管的管口上安装有水斗,所述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伸入到水斗内。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聚氨酯防水层的厚度不小于1mm。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根据图1、3所示,本方案提供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一端带有一段弯管的L型管段,管段的材质为铸铁或钢制,在管段的直管段上焊接与管段同样材质的止水翼环2,并对管段的管内外进行防腐处理,形成防腐层,防腐处理采用国家标准;(2)防腐处理后的管段外壁再进行防水处理,涂抹聚氨酯涂料增加防水层,聚氨酯防水层的厚度不小于1mm,阴干待用;(3)待防水层收汗后,将管段表面均匀的涂抹干净河沙,使河沙嵌入聚氨酯防水层、与聚氨酯防水层紧密结合,形成河沙涂抹层,并在管段两端管口处设置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可为用塑料纸包裹或泡沫块填充保护结构;防水管段1制作完成。(4)在现浇或预制屋面女儿墙钢筋绑扎时,将上述处理好的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止水翼环2在女儿墙3设计墙体的中间位置,防水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4的管口;(5)采用实现预制好开口的模板固定管段,注意封堵模板与防水管段之间的缝隙,大的缝隙用木板封堵,小的缝隙用防水胶,防止漏浆;(6)拆模时不应破坏管口保护结构,仔细检查防水管段管口周围混凝土是否密实,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补,在防水管段弯管一端与雨水立管之间连接金属连接管51,金属连接管可选用不锈钢材质(7)先拆掉防水管段上的保护结构,再将密封圈6套在已防腐处理的侧入式雨水斗7的连接端部上,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密封圈套在侧入式雨水斗连接端部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将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插入管段的直管段口内。本方案提供一种通过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实现的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结构,包括L型的防水管段1,所述防水管段直管段预埋在女儿墙3内的,在防水管段的直管段上焊接与管段同样材质的止水翼环2,止水翼环在女儿墙墙体的中间位置,防水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4的管口,防水管段弯管一端与雨水立管之间连接有金属连接管51;防水管段直管段一端的管口设有侧入式雨水斗7;侧入式雨水斗通过承插式与防水管段连接,侧入式雨水斗与防水管段连接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所述密封圈套在侧入式雨水斗连接端部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防水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防水管段的外管壁和止水翼环上均依次包覆有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防水管段的内管壁设有防腐层。实施例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一端带有一段弯管的L型管段,在管段的直管段上设置止水翼环,并对管段的管内外进行防腐处理,形成防腐层;/n(2)防腐处理后的管段外壁再进行防水处理,涂抹聚氨酯涂料增加防水层,阴干待用;/n(3)待防水层收汗后,将管段表面均匀的涂抹干净河沙,使河沙嵌入防水层、与防水层紧密结合,形成河沙涂抹层,并在管段两端管口处设置保护结构,防水管段制作完成;/n(4)在现浇或预制屋面女儿墙钢筋绑扎时,将上述处理好的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止水翼环在女儿墙的中间位置,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的管口;/n(5)采用实现预制好开口的模板固定防水管段,注意封堵模板与防水管段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浆/n(6)拆模时不应破坏防水管段管口保护结构,仔细检查防水管段管口周围混凝土是否密实,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补;/n(7)先拆掉防水管段上的保护结构,再将密封圈套在已防腐处理的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上,将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插入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一端带有一段弯管的L型管段,在管段的直管段上设置止水翼环,并对管段的管内外进行防腐处理,形成防腐层;
(2)防腐处理后的管段外壁再进行防水处理,涂抹聚氨酯涂料增加防水层,阴干待用;
(3)待防水层收汗后,将管段表面均匀的涂抹干净河沙,使河沙嵌入防水层、与防水层紧密结合,形成河沙涂抹层,并在管段两端管口处设置保护结构,防水管段制作完成;
(4)在现浇或预制屋面女儿墙钢筋绑扎时,将上述处理好的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止水翼环在女儿墙的中间位置,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的管口;
(5)采用实现预制好开口的模板固定防水管段,注意封堵模板与防水管段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浆
(6)拆模时不应破坏防水管段管口保护结构,仔细检查防水管段管口周围混凝土是否密实,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补;
(7)先拆掉防水管段上的保护结构,再将密封圈套在已防腐处理的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上,将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插入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所述密封圈套在侧入式雨水斗连接端部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防水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保护结构为用塑料纸包裹或泡沫块填充保护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詹莉娜许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