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比表面积缺陷型氮化碳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缺陷型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球磨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缺陷型氮化碳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及光催化
技术介绍
面对当前亟待解决的能源危机、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光催化技术可通过裂解水制氢、还原二氧化碳等过程将低密度的太阳能转化为高密度的化学能,而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氮化碳(CN)作为一种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无毒、高化学稳定性和低成本等优点,其在光催化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CN具有比表面积小、结晶性差、光谱吸收范围窄、导电性差和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低等自身缺陷,其光催化活性较低,还无法满足工业化应用需求。目前增强CN光催化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形貌调控(模板法、剥离等)、构筑异质结和杂原子修饰等。但这些方法主要为化学法,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添加额外的有毒或昂贵化学试剂,一般难以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而符合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要求的物理法,如在纳米化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球磨法,有较少报道用于CN结构改性,但仍存技术或工艺缺陷。例如:中国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比表面积缺陷型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n(1)将氮化碳前驱体于200~500℃下焙烧,得氮化碳中间体;将得到的氮化碳中间体进行球磨,得到球磨后的氮化碳中间体;/n(2)将步骤(1)得到的球磨后的氮化碳中间体在520~650℃下焙烧,即得高比表面积缺陷型氮化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比表面积缺陷型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将氮化碳前驱体于200~500℃下焙烧,得氮化碳中间体;将得到的氮化碳中间体进行球磨,得到球磨后的氮化碳中间体;
(2)将步骤(1)得到的球磨后的氮化碳中间体在520~650℃下焙烧,即得高比表面积缺陷型氮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氮化碳前驱体为三聚氰胺、氰胺、双氰胺、硫氰酸氨、尿素和硫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的氮化碳前驱体为三聚氰胺、氰胺或双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焙烧温度为300~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氮化碳前驱体为三聚氰胺时焙烧温度为400℃,所述的氮化碳前驱体为氰胺或双氰胺时焙烧温度为3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全花,巴贵明,李海平,侯万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