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701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包括呈交叉排列的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轨道断开处设有转轨换向装置;所述转轨换向装置包括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驱动装置,转向装置;所述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转动连接;驱动装置中的凸轮转动推动支杆前后平移;支杆带动换向轨道Ⅰ、连接杆前后移动,所述换向轨道Ⅱ可以销轴为圆心旋转。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强,工作状况稳定,同时可以根据温室群自行布置轨道,可以满足温室群间的复杂轨道布置,使轨道车跨棚运输快捷、简便。

A kind of track transfer device for greenhouse rail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转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技术背景在日光温室运输中,通常采用人力搬运或轨道车运输,且轨道车多为单棚运输,随着物联网、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轨道车的多棚作业、跨棚运输、自动定位识别等功能正在不断开发,但由于温室出入口空间狭窄,温室群之间轨道布置复杂,难以实现轨道车自动转轨换向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温室轨道转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强,工作状况稳定,同时可以根据温室群自行布置轨道,可以满足温室群间的复杂轨道布置,使轨道车跨棚运输快捷、简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使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包括设置于温室内或温室间的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所述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呈交叉排列,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的交叉处设有轨道断开处,所述轨道断开处设有转轨换向装置;所述转轨换向装置包括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驱动装置,转向装置;所述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设有垂直销轴,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内侧均设有单耳板,所述连接杆两端的垂直销轴插入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内侧的单耳板,即连接杆与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外壳,电机,支杆,所述电机设有同步带轮Ⅰ,所述安装外壳内固定有凸轮轴,所述凸轮轴套装有凸轮,所述凸轮可绕凸轮轴转动,所述凸轮设有同步带轮Ⅱ,所述同步带轮Ⅰ和同步带轮Ⅱ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支杆穿装安装外壳,安装外壳外的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换向轨道Ⅰ外侧,安装外壳内的支杆一端设有双耳板,所述双耳板高度大于支杆直径,安装外壳内的支杆上、安装外壳内和耳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双耳板内轴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外壁与凸轮外壁接触连接,即凸轮转动推动滑轮前后平移;所述转向装置设于换向轨道Ⅱ的一端,所述转向装置设有卡槽和连接板,所述卡槽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换向轨道Ⅱ插入卡槽,所述条形孔内并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设于卡槽一侧的底部,连接板通过销轴与地面或地面基座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杆长度为0.3-0.5m,所述连接杆长度为0.1-0.2m。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轨道Ⅱ以销轴为圆心旋转15°-20°。进一步的,所述两个转轨换向装置共设置一个换向轨道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装置有助于实现日光温室作业的跨棚运输及温室运输的自动化;(2)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强,工作状况稳定,同时可以根据温室群自行布置轨道,可以满足温室群间的复杂轨道布置;(3)本装置通过改变轨道路径,使轨道车车轮转向,改变轨道车前行路线,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温室轨道车,仅需切换本装置的工作状态,就可使轨道车按指定路线行走,不需要在每辆轨道车上都安装控制系统,使轨道车跨棚运输快捷、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换向装置单侧转轨布置示意图;图2为换向装置双侧转轨布置示意图;图3为换向装置双侧转轨布置放大图;图4为换向装置支杆向前移结构示意图;图5为换向装置支杆向后移结构示意图;图6为换向装置支杆向后移工作状态俯视图;图7为换向装置支杆向前移工作状态俯视图;图8为换向轨道Ⅱ与地面连接图。图1-图8中各结构的具体名称为:平行轨道Ⅰ1-1,平行轨道Ⅱ1-2,轨道断开处1-3,转轨换向装置2,换向轨道Ⅰ2-1,换向轨道Ⅱ2-2,驱动装置2-3,连接杆2-4,安装外壳2-5,电机2-6,同步带2-7,凸轮2-8,滑轮2-9,复位弹簧2-10,支杆2-11,垂直销轴2-12,单耳板2-13,同步带轮Ⅰ2-14,凸轮轴2-15,同步带轮Ⅱ2-16,双耳板2-17,带单边轮3,转向装置4-1,螺栓4-2,销轴4-3,条形孔4-4,卡槽4-5,连接板4-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温室轨道转轨装置,包括设置于温室内或温室间的平行轨道Ⅰ1-1和平行轨道Ⅱ1-2,所述平行轨道Ⅰ1-1和平行轨道Ⅱ1-2呈交叉排列,所述平行轨道Ⅰ1-1和平行轨道Ⅱ1-2的交叉处设有轨道断开处1-3,所述轨道断开处设有转轨换向装置2;所述转轨装置包括换向轨道Ⅰ2-1和换向轨道Ⅱ2-2,驱动装置2-3,转向装置4-1;所述换向轨道Ⅰ2-1和换向轨道Ⅱ2-2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两端设有垂直销轴2-12,换向轨道Ⅰ2-1和换向轨道Ⅱ2-2内侧均设有单耳板2-13,所述连接杆2-4两端的垂直销轴2-12插入换向轨道Ⅰ2-1和换向轨道Ⅱ2-2内侧的单耳板2-13,即连接杆2-4与换向轨道Ⅰ2-1和换向轨道Ⅱ2-2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3包括安装外壳2-5,电机2-6,支杆2-11,所述电机2-6设有同步带轮Ⅰ2-14,所述安装外壳2-5内固定有凸轮轴2-15,所述凸轮轴2-15套装有凸轮2-8,所述凸轮2-8可绕凸轮轴2-15转动,所述凸轮2-8设有同步带轮Ⅱ2-16,所述同步带轮Ⅰ2-14和同步带轮Ⅱ2-16通过同步带2-7连接;所述支杆2-11穿装安装外壳2-5,安装外壳2-5外的支杆2-11一端固定连接换向轨道Ⅰ2-1外侧,安装外壳2-5内的支杆2-11一端设有双耳板2-17,所述双耳板2-17高度大于支杆2-11直径,安装外壳2-5内的支杆2-11上、安装外壳2-5内和耳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10;所述双耳板2-17内轴连接有滑轮2-9,所述滑轮2-9外壁与凸轮2-8外壁接触连接,即凸轮2-8转动推动滑轮2-9前后平移;所述转向装置4-1设于换向轨道Ⅱ2-2的一端,所述转向装置4-1设有卡槽4-5和连接板4-6,所述卡槽上设有条形孔4-4,所述换向轨道Ⅱ2-2插入卡槽4-5,所述条形孔4-4内设有连接螺栓4-2,所述连接板4-6设于卡槽4-5一侧的底部,连接板4-6通过销轴4-3与地面或地面基座活动连接。所述支杆2-11长度为0.3-0.5m,所述连接杆2-4长度为0.1-0.2m。所述换向轨道Ⅱ可以销轴4-3为圆心旋转15°-20°。两个转向装置4-1可使用同一个换向轨道Ⅱ2-2,所述两个转向装置4-1的销轴4-3置于换向轨道Ⅱ2-2两侧。专利技术原理:电机2-6通过同步带2-7带动绕凸轮2-8转动,所述凸轮2-8外壁与滑轮2-9外壁与接触连接,凸轮2-8转动推动滑轮2-9前后平移;从而带动支杆2-11前后平移,支杆带动换向轨道Ⅰ2-1、连接杆2-4前后移动,由于换向轨道Ⅱ2-2一端通过销轴4-3连接基座,换向轨道Ⅱ2-2会绕销轴4-3产生转动位移。图1为转轨换向装置2单侧转轨布置示意图,结合转轨换向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包括设置于温室内或温室间的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所述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呈交叉排列,其特征是:所述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的交叉处设有轨道断开处,所述轨道断开处设有转轨换向装置;所述转轨换向装置包括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驱动装置,转向装置;/n所述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外壳,电机,支杆,所述安装外壳内设有可水平转动的凸轮,所述电机带动凸轮转动;所述支杆穿装安装外壳,安装外壳外的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换向轨道Ⅰ外侧,安装外壳内的支杆一端设有水平转动的滑轮,支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轮外壁与凸轮外壁接触连接,即凸轮转动推动滑轮和支杆前后平移;所述转向装置设于换向轨道Ⅱ的一端,所述转向装置设有卡槽和连接板,所述卡槽上设有条形孔,所述换向轨道Ⅱ插入卡槽,所述条形孔内并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设于卡槽一侧的底部,连接板通过销轴与地面或地面基座活动连接,所述换向轨道Ⅱ以销轴为圆心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轨道车轨道转轨装置,包括设置于温室内或温室间的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所述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呈交叉排列,其特征是:所述平行轨道Ⅰ和平行轨道Ⅱ的交叉处设有轨道断开处,所述轨道断开处设有转轨换向装置;所述转轨换向装置包括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驱动装置,转向装置;
所述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换向轨道Ⅰ和换向轨道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外壳,电机,支杆,所述安装外壳内设有可水平转动的凸轮,所述电机带动凸轮转动;所述支杆穿装安装外壳,安装外壳外的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换向轨道Ⅰ外侧,安装外壳内的支杆一端设有水平转动的滑轮,支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轮外壁与凸轮外壁接触连接,即凸轮转动推动滑轮和支杆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安刘宇张磊李忠秋齐明芳李天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