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68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包括:获取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air quality in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车内驾驶员和乘客而言,车内空气质量是影响驾乘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在车窗开启时,车内空间与车外空间相通,此时车内空气质量等同于车外空气质量。在车窗关闭时,车内形成封闭的空间。这时,车上的空调系统通过外循环和内循环的切换使得车内空气与车外相通或者相隔离。在空调系统切换至外循环时,车内空气与车外空气相通。在空调系统切换至内循环时,车内空气与车外空气相隔离。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切换原则主要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过高引起驾乘人员不适;车内空气质量和车外空气质量;车内湿度和温度是否存在玻璃起雾的风险。目前阶段,对于内循环和外循环切换的时机并不是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切换,主要是依靠车内人员人工控制或者按照设定的周期进行切换。比如:在车内人员感到头晕时,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此时会切换至外循环。如果车外空气较差,导致进入车内的空气有异味,可以切换到内循环。发现车窗有起雾的情况,切换至外循环。又或者,设定每隔20分钟切换一次外循环并保持5-10分钟,然后继续回到内循环继续运行20分钟。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切换,因此都存在引起车内驾乘人员不适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能够根据车内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的实际状况,及时对内外循环进行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包括:获取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和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获取车内的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依据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计算露点差值T;依据空气质量指数Q内、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和露点差值T调节风门,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转换,使得车内空气质量为优或者车内空气质量优于车外空气质量,并且避免玻璃起雾。在一个实施例中,依据空气质量指数Q内、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和露点差值T调节风门,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转换包括:S1、判断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是否满足优的标准,若Q外≤优的标准G,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若Q外>优的标准G,则进入步骤S2;S2、判断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是否满足良的标准,若Q外≤良的标准Y,则进入步骤S3;若Q外>良的标准Y,则进入步骤S6;S3、比较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和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如果Q内>Q外,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Q内≤Q外,则进入步骤S4;S4、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高于区间上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切换至部分内循环,风门的开启大小与Q外相关,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进入步骤S5;S5、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低于区间下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部分内循环,风门的开启大小与Q外以及露点差值T相关,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S6、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不满足良的标准,比较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和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如果Q内>Q外,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Q内≤Q外,则进入步骤S7;S7、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高于区间上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切换至完全内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进入步骤S8;S8、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低于区间下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部分内循环,风门的开启大小与露点差值T相关,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中,优的标准G<Q外≤良的标准Y,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风门的开启大小使得内循环比例为:(Q外/(Y-G))*10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优的标准G<Q外<良的标准Y,区间下限V≤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风门的开启大小使得内循环比例为:(Q外/(Y-G))*(T/(W-V))*10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8中,区间下限V≤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风门的开启大小使得内循环比例为:(T/(W-V))*100%。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由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在靠近驾驶员头部的位置;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由车外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车外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在外循环进风口处;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由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玻璃内侧,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玻璃温度和车内湿度,依据车内温度、玻璃温度和车内湿度计算露点差值T。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监控装置,执行前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该车内空气质量监控装置包括: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车外空气质量传感器、空调控制器、空气质量滤芯、鼓风机和风门电机。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车外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玻璃温度和车内湿度。空调控制器连接到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车外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根据车内温度、玻璃温度和车内湿度计算露点差值T,依据空气质量指数Q内、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和露点差值T产生控制信号。空气质量滤芯安装在进风口处,对进入车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鼓风机紧贴空气质量滤芯设置,鼓风机根据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工作,将经过空气质量滤芯的空气导入车内。风门电机连接到安装在进风口的风门,风门电机根据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风门,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转换。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在靠近驾驶员头部的位置。车外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在外循环进风口处。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玻璃内侧。在一个实施例中,车内空气质量传感器通过LIN总线连接到空调控制器。车外空气质量传感器通过LIN总线连接到空调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LIN总线连接到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到空调控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风门电机根据空调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风门开度,切换至完全内循环、部分内循环或者完全外循环。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空气质量的监控方法和监控装置能够根据车内外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的实际状况,及时对内外循环进行调整。一方面保证车内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也能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或者玻璃起雾的风险。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的执行过程。图2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的控制逻辑曲线,该曲线是车内外空气质量比较的控制曲线。图3揭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的控制逻辑曲线,该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和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
获取车内的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依据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计算露点差值T;
依据空气质量指数Q内、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和露点差值T调节风门,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转换,使得车内空气质量为优或者车内空气质量优于车外空气质量,并且避免玻璃起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空气质量指数Q内、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和露点差值T调节风门,在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转换包括:
S1、判断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是否满足优的标准,若Q外≤优的标准G,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若Q外>优的标准G,则进入步骤S2;
S2、判断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是否满足良的标准,若Q外≤良的标准Y,则进入步骤S3;若Q外>良的标准Y,则进入步骤S6;
S3、比较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和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如果Q内>Q外,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Q内≤Q外,则进入步骤S4;
S4、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高于区间上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切换至部分内循环,风门的开启大小与Q外相关,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进入步骤S5;
S5、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低于区间下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部分内循环,风门的开启大小与Q外以及露点差值T相关,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
S6、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不满足良的标准,比较车内空气质量指数Q内和车外空气质量指数Q外,如果Q内>Q外,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Q内≤Q外,则进入步骤S7;
S7、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高于区间上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切换至完全内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则进入步骤S8;
S8、判断露点差值T是否低于区间下限,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部分内循环,风门的开启大小与露点差值T相关,并再次进入步骤S1;如果露点差值T<区间下限V,则切换至完全外循环,并再次进入步骤S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优的标准G<Q外≤良的标准Y,露点差值T>区间上限W,风门的开启大小使得内循环比例为:(Q外/(Y-G))*10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空气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优的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凌王馨梓彭晓勇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