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797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即使阻碍送风机从空调壳体拆卸的障碍物处于风扇轴线的轴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双方,也能够进行送风机的更换作业。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壳体内通路(123)的空调壳体(12)、以及送风机(20)。该送风机具有送风风扇(201)和鼓风电动机(202),该送风风扇收容在空调壳体内,通过绕风扇轴线(CL1)旋转而使空气流向壳体内通路,该鼓风电动机收容在空调壳体内,使送风风扇旋转。空调壳体具有;壳体主体部(13),该壳体主体部形成有壳体开口孔(13a、13b),该壳体开口孔相对于送风机配置在风扇轴线的径向的外侧,朝向该径向开口;以及开口孔罩(14、26),该开口孔罩固定于该壳体主体部,将壳体开口孔封堵。该开口孔罩构成为能够从壳体主体部拆卸。而且,壳体开口孔形成为在从空调壳体内拆卸送风机的情况下能够供该送风机通过的大小。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单元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10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94960号和在2018年8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154838号,这里通过参照而编入该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空调单元。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车辆用空调单元,以往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空调单元。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壳体内通路;以及送风机,该送风机具有鼓风电动机和为离心多叶片风扇的送风风扇。在该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在作为送风风扇的旋转轴线的风扇轴线的轴向上,在送风风扇的空气吸入侧的相反侧即一侧未配置将送风机从空调壳体拆卸时会成为障碍物的物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2566号公报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空调单元中,在风扇轴线的轴向的一侧未配置将送风机从空调壳体拆卸时会成为障碍物的物体,因此只要送风机能够在该轴向的一侧拆卸,就能够进行送风机的更换。但是,由于各种制约等,还考虑根据车辆用空调单元,在风扇轴线的轴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中的任一侧都设置阻碍送风机从空调壳体拆卸的障碍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将送风机从空调壳体向风扇轴线的轴向拔出。专利技术者们的详细研究的结果为发现了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即使阻碍送风机从空调壳体拆卸的障碍物处于风扇轴线的轴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双方,也能够进行送风机的更换作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车辆用空调单元具备:空调壳体,该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壳体内通路;以及送风机,该送风机具有送风风扇和鼓风电动机,该送风风扇收容在空调壳体内并且通过绕风扇轴线旋转而使空气在壳体内通路流动,该鼓风电动机收容在空调壳体内并且使送风风扇旋转,空调壳体具有:壳体主体部,该壳体主体部形成有壳体开口孔,该壳体开口孔相对于送风机配置在风扇轴线的径向的外侧并且朝向该径向开口;以及开口孔罩,该开口孔罩固定于该壳体主体部并且将壳体开口孔封堵,开口孔罩构成为能够从壳体主体部拆卸,壳体开口孔形成为在从空调壳体内拆卸送风机的情况下能够供该送风机通过的大小。由此,即使不分解空调壳体也能够通过拆卸开口孔罩而将送风机从空调壳体内向风扇轴线的径向拔出。因此,即使阻碍送风机从空调壳体拆卸的障碍物处于风扇轴线的轴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双方,也能够进行送风机的更换作业。此外,对各结构要素等标注的带括弧的参照符号表示该结构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的结构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II箭头方向的图。图3是放大图1的III部分而表示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沿着风扇径向向壳体开口孔侧(具体而言为下侧)投影的送风机、并且用双点划线表示该壳体开口孔和电动机支承部的图。图5是表示图3的V-V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VI-VI剖面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与图6相同的剖面的剖视图,是表示由在送风机的更换作业中拆卸后的送风机、开口孔罩和风扇罩部的可拆卸部构成的单元的图。图8是表示与图6相同的剖面的剖视图,是摘取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口孔罩和风扇罩部的可拆卸部而表示的图。图9是表示与图6相同的剖面的剖视图,是摘取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机而表示的图。图10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空调单元和空调用周边部件的布局、并且表示送风机的取出方向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6的图。图11是表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1的图。图12是表示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1的图。图13是表示在第六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空调单元的概略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1的图。图14是表示图13的XIV-XIV剖面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与图14相同的剖面的剖视图,是表示将第一壳体开口孔开放、将送风机从空调壳体内向第一径向拆卸的状况的图。图16是表示与图14相同的剖面的剖视图,是表示将第二壳体开口孔开放、将送风机从空调壳体内向第二径向拆卸的状况的图。图17是表示图14的XVII-XVII剖面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图14的XVIII-XVIII剖面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图13的XIX-XIX剖面的剖视图。图20是表示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14的XVII-XVII剖面的剖面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17的图。图21是表示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相当于图14的XVIII-XVIII剖面的剖面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18的图。图22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图17的XXII部分的剖视图。图23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图17的XXII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2的图。图24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十实施方式中图17的XXII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2的图。图25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图17的XXII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2的图。图26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图17的XXII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2的图。图27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图17的XXII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2的图。图28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十四实施方式中图17的XXII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2的图。图29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图14的XXIX部分的剖视图。图30是示意性地放大图示了在第十六实施方式中图14的XXIX部分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29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在图中,对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单元10具备空调壳体12、蒸发器16、加热器芯18、送风机20、以及多个门21、22、23、24a、24b、25。该车辆用空调单元10例如配置于在车室内的最前部设置的仪表板的内侧。此外,图1和图2的各箭头DR1、DR2、DR3表示搭载有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车辆的朝向。即,图1的箭头DR1表示车辆前后方向DR1,箭头DR2表示车辆上下方向DR2,图2的箭头DR3表示车辆左右方向DR3、即车辆宽度方向DR3。这些方向DR1、DR2、DR3是相互交叉的方向、严格地说为相互正交的方向。空调壳体12是形成车辆用空调单元10的外壳的树脂制的部件。如图1所示,在空调壳体12形成有外部气体导入口121、内部气体导入口122、从空调壳体12内吹出空气的吹出口126、127、128。另外,在空调壳体12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n空调壳体(12),该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壳体内通路(123);以及/n送风机(20),该送风机具有送风风扇(201)和鼓风电动机(202),该送风风扇收容在所述空调壳体内并且通过绕风扇轴线(CL1)旋转而使空气在所述壳体内通路流动,该鼓风电动机收容在所述空调壳体内并且使所述送风风扇旋转,/n所述空调壳体具有:壳体主体部(13),该壳体主体部形成有壳体开口孔(13a、13b),该壳体开口孔相对于所述送风机配置在所述风扇轴线的径向的外侧并且朝向该径向开口;以及开口孔罩(14、26),该开口孔罩固定于该壳体主体部并且将所述壳体开口孔封堵,/n所述开口孔罩构成为能够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n所述壳体开口孔形成为在从所述空调壳体内拆卸所述送风机的情况下能够供该送风机通过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5 JP 2017-194960;20180821 JP 2018-1548381.一种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空调壳体(12),该空调壳体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壳体内通路(123);以及
送风机(20),该送风机具有送风风扇(201)和鼓风电动机(202),该送风风扇收容在所述空调壳体内并且通过绕风扇轴线(CL1)旋转而使空气在所述壳体内通路流动,该鼓风电动机收容在所述空调壳体内并且使所述送风风扇旋转,
所述空调壳体具有:壳体主体部(13),该壳体主体部形成有壳体开口孔(13a、13b),该壳体开口孔相对于所述送风机配置在所述风扇轴线的径向的外侧并且朝向该径向开口;以及开口孔罩(14、26),该开口孔罩固定于该壳体主体部并且将所述壳体开口孔封堵,
所述开口孔罩构成为能够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
所述壳体开口孔形成为在从所述空调壳体内拆卸所述送风机的情况下能够供该送风机通过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孔罩(14)与所述送风机连结,
所述送风机构成为能够与所述开口孔罩一体地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孔罩构成为能够与所述送风机独立地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
在将所述开口孔罩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了的情况下,所述送风机能够从所述空调壳体内拆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扇为离心风扇,
所述空调壳体在所述空调壳体内具有风扇罩部(15),该风扇罩部在相对于所述送风风扇的所述风扇轴线的轴向(DRa)的一侧覆盖该送风风扇,
在所述风扇罩部形成有供所述送风风扇吸入的空气流入的风扇吸气孔(15a),
所述风扇罩部具有可拆卸部(151),该可拆卸部构成为固定于所述开口孔罩,能够与该开口孔罩一同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
该可拆卸部包含所述风扇罩部中的、在所述送风机沿着所述径向向所述壳体开口孔侧投影的情况下与该投影的送风机重叠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风机沿着所述径向向所述壳体开口孔侧投影的情况下,该投影的送风机进入所述壳体开口孔的范围内,由此,所述壳体开口孔的大小成为在从所述空调壳体内拆卸所述送风机的情况下能够供该送风机通过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主体部除了形成有作为第一壳体开口孔(13a)的所述壳体开口孔之外,还形成第二壳体开口孔(13b),该第二壳体开口孔相对于所述送风机配置在所述风扇轴线的径向的外侧并且朝向该径向开口,
所述空调壳体除了具有作为第一开口孔罩(14)的所述开口孔罩之外,还具有第二开口孔罩(26),该第二开口孔罩固定于所述壳体主体部并且将所述第二壳体开口孔封堵,
所述第二壳体开口孔形成为在从所述空调壳体内拆卸所述送风机的情况下能够供该送风机通过的大小,
所述第一开口孔罩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二开口孔罩和所述送风机独立地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
所述第二开口孔罩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开口孔罩和所述送风机独立地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
在将所述第一开口孔罩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了的情况下,所述送风机能够从所述空调壳体内通过所述第一壳体开口孔而向作为所述径向中的一个方向的第一径向(D1r)拆卸,
在将所述第二开口孔罩从所述壳体主体部拆卸了的情况下,所述送风机能够从所述空调壳体内通过所述第二壳体开口孔而向作为所述径向中的一个方向且与所述第一径向不同的第二径向(D2r)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空调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风电动机具有不旋转的非旋转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手辰次小林亮米津安惠川崎步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