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62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包括:下料,将原料切割成特定大小;加热,加热炉将切割完成的原料加热至特定温度;辊锻,加热后的原料运送至辊锻机进行辊锻,辊锻加工中拉杆的中间节段;模锻,辊锻后的原料运送至热模锻压力机进行模锻,模锻加工中拉杆的过渡节段和端部节段;切边,模锻后的原料运送至切边压力机进行切边,切边将端部节段周向相对的两侧切削成平面;整形,将切边完成的原料运送至整形机进行整形,整形对切边完成的原料进行校直并加工切边形成的平面,且使平面与中拉杆的轴线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拉杆锻造生产工艺过程中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Forging process of middle pull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中拉杆是连接铁路货车转向架制动装置用的重要零部件,连接杠杆和制动梁,起到制动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货车的行车安全,目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中拉杆主要有K6转向用的三孔中拉杆和大轴重集成制动装置转向架用的LG1050型中拉杆(两孔)两种。目前采用的生产中拉杆方案是:下料(锯床)→加热(天燃气炉)→锻造(1t自由锻)→校直→抛丸→加工(钻孔、铣豁口)→喷漆→交验。该方式当前采用1t锤自由锻的工艺方案进行中拉杆生产,下料规格尺寸为90×90,一火次锻造,由于中拉杆两端结构较复杂,锻造时需用扣头模、卡模1、卡模2、卡模3等4套模具进行成形,两端的锻造时间占中拉杆整体的75%以上,需要5人进行操作才能完成,每件重量在32kg,而校直需要2人在液压机上进行人工校直操作,因产品较重,所以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其班产能力仅为40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拉杆锻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料,将原料切割成特定大小;/n加热,加热炉将切割完成的原料加热至特定温度;/n辊锻,加热后的原料运送至辊锻机进行辊锻,所述辊锻加工中拉杆的中间节段;/n模锻,所述辊锻后的原料运送至热模锻压力机进行模锻,所述模锻加工所述中拉杆的过渡节段和端部节段;/n切边,所述模锻后的原料运送至切边压力机进行切边,所述切边将所述端部节段周向相对的两侧切削成平面;/n整形,将所述切边完成的原料运送至整形机进行整形,所述整形对所述切边完成的原料进行校直并加工所述切边形成的平面,且使所述平面与所述中拉杆的轴线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料,将原料切割成特定大小;
加热,加热炉将切割完成的原料加热至特定温度;
辊锻,加热后的原料运送至辊锻机进行辊锻,所述辊锻加工中拉杆的中间节段;
模锻,所述辊锻后的原料运送至热模锻压力机进行模锻,所述模锻加工所述中拉杆的过渡节段和端部节段;
切边,所述模锻后的原料运送至切边压力机进行切边,所述切边将所述端部节段周向相对的两侧切削成平面;
整形,将所述切边完成的原料运送至整形机进行整形,所述整形对所述切边完成的原料进行校直并加工所述切边形成的平面,且使所述平面与所述中拉杆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辊锻时,所述辊锻的次数为至少一次,并且当所述辊锻的次数为多次时,所述中拉杆的中间节段的长度随着辊锻次数的增加逐渐增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模锻时,所述热模锻压力机将所述过渡节段的周向加工成多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拉杆锻造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模锻时,所述热模锻压力机将所述端部节段加工成椭圆形柱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英崔世海陈明达刘东明朱岩丁洪亮刘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