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56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旨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及提升气流之间的温湿度交换性能,包括至少一风机,其提供不相混合的两股气流;一转轮,其上具有密布的微小风道,该微小风道分布于互不相通的排气区与进气区且分别与上述两股气流相对应,上述两股气流可在通过转轮的微小风道时进行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及至少一气流导引整流装置,其设置于上述两股气流的气流通道上并与上述转轮相对,以改变上述两股气流的流向及使经由转轮微小风道的流量分布更加均匀,达到解决室内空气污染并提升气流之间的温湿度交换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通风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品质改善并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常需要安装通风装置如空调等,尤其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以便及时地将室内的污染物及污浊空气(排气)排出室外,并同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进气)补充至室内,达到人类健康标准的需求。然而,将室内外的空气直接进行替换将带来大量的能量损失,如以夏季为例,大量地用室外温度很高的热空气替换室内经过空调处理的冷空气时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另一方面,室内外两股气流的湿度条件有时也相差很大,在两股气流进行替换之前,亦必须考虑对湿度条件进行处理以满足需求,同样以夏季为例,室外空气较室内空气湿度大,因此在与室内空气进行替换时必须降低其湿度条件。为解决室内空气污染并同时考虑节能问题,将同时兼具有温度与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应用于空调系统上日益受到重视,该通风装置除可达成引进室外新鲜空气以稀释室内污染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外,并在上述两股空气的对流之间同时执行显热(温度)及潜热(湿度)的全热交换,是空调系统中有效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维护健康舒适及节能的好方法。目前,利用一旋转的全热交换式转轮作为媒介,可使进气与排气两股气流实现温度与湿度的双重全热交换,如图1所示,该转轮1是以一玻璃纤维或铝质等基材的表层涂上吸湿性强且渗透性高的材质制成,其截面布满蜂巢状微小风道2,该密布微小风道2具有高透气及大吸热表面的特性,该转轮1一般定位在一纵向隔板3上,且一横向隔板4将转轮1分隔为位于上下且互不相通的进气区E-E与排气区F-F,并分别对应进气与排气两股气流,确保两股气流不会发生混合。工作时,该转轮1通过一驱动装置5驱动低速旋转,且每当转动半圈后即使转轮1在进气区E-E与排气区F-F之间作角色互换,藉此,当通过风机导引进气与排气两股气流分别通过该转轮1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时,该两股气流由于温度差的存在而在通过转轮1时作热量传递,而同时该两股气流由于湿度差的存在以及该转轮1具有较强的吸湿性与渗透性,因此也可以达到湿气质传效果,从而在进气与排气两股气流之间作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即将室外新鲜空气在进入室内前的温湿度条件转变至趋近于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条件,从而达到排污及节能的效果。这种既能传递热量,又能传递湿度的能量交换过程则为全热交换。然而,欲发挥全热交换的诸多优点,在上述通风装置的设计上,仍有以下有待克服的缺点及改善的空间(1)进入全热交换转轮的气流流场混乱及流量分布不均匀。众所周知,进气与排气两股气流以逆向流(counter flow)方式均匀流过转轮进行显热与潜热交换时可以达到最大的交换效率,但由于自风机吹入的风向和进入全热交换转轮中微小通道的风向呈一垂直角度,且吹入的主气流的流道末端为一正对的机壳端板,受到直接冲击该端板的二次气流和进入的主气流交互作用以及转向效应,使得其间的流场十分混乱,导致进入转轮的风量分布不均匀,上述不均匀的风量分布及流场的混乱现象很难使排气与进气两股气流以逆向流方式流过转轮,对整体的交换效率十分不利。(2)热交换效率有待提升。由于显热与潜热交换是通过进气与排气时两股气流通过呈蜂窝状结构的转轮达成,其热交换效率完全由转轮决定,但转轮是以吸湿性强且渗透性强之材质为主要诉求,对于传热效果的提升往往无法兼顾,显热交换的效率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其用于改善空气品质并具有流场整流功能,以调整其内的气流流向及流量分布。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其用于改善空气品质并可提升气流之间的显热交换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包括至少一风机,其提供不相混合的两股气流;一转轮,其上具有密布的微小风道,该微小风道分布于互不相通的排气区与进气区且分别与上述两股气流相对应,上述两股气流可在通过转轮的微小风道时进行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及至少一气流导引整流装置,其设置于上述两股气流的气流通道上并与上述转轮相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还包括跨越排气区与进气区的一热导管热交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在两股气流的气流通道上设有至少一气流导引整流装置,以改变上述两股气流的流向及使经由转轮微小风道的流量分布更加均匀;另外,所设置的热导管热交换器可使上述两股气流之间的显热交换效率增加,从而本专利技术从整体上提升气流之间的温湿度交换效率,达到解决室内空气污染并节能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参考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全热交换转轮的构造与功能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2中气流导引整流装置的部分截面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的正视图。图6是图2中气流导引整流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的正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中气流导引整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图9组装后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热导管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与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基本构成为包括一风机室10及一全热交换室20,该二室为在由上盖6与底板7组合形成的机壳内通过隔板8分隔而形成,并共享该上盖6的一室内侧壁面11与一室外侧壁面12。风机室10设置有呈对称放置两个风机13,且分别对应机壳上盖6的壁面11、12上分别设有相对的排气入口14a及进气入口14b,该等风机13由一具有双转轴的马达18驱动。该风机室10与该全热交换室20之间设置隔板8相邻,该等风机13分别通过两根导风管15a、15b连接隔板8而将排气与进气两股气流导引至全热交换室20内进行全热交换。全热交换室20以隔板8与风机室10相邻,主要构成包括直立设于中央的转轮1,其中纵向隔板3与上盖6、隔板8及底板7密接,而横向隔板4与纵向隔板3垂直并设置于转轮1的中段,该横向隔板4与上盖6及隔板8密接而将转轮1分隔为位于上下且互不相通的进气区E-E与排气区F-F(参图1),并分别对应进气与排气两股气流,该纵向隔板3与横向隔板4将全热交换室20再细分成四个小腔室,即左上腔室A、右上腔室B、左下腔室C及右下腔室D,在左上腔室A所对应的室内侧壁面11上设有进气出口21a,而在右下腔室D所对应的室外侧壁面12上设有排气出口21b。本专利技术中,在右上腔室B及左下腔室C的气流通道中正对转轮1分别设置有气流导引整流装置30。请一同参阅图2至图5,该气流导引整流装置30包括一导风管31及设于该导风管31的一端并朝向转轮1的第一整流器33,该导风管31的另一端以一法兰板35或其它形式的管件连接器固定在隔板8上并连通导风管15a、15b;其中,该第一整流器33对应导风管31的出风口上半部设置一半圆形网目331,下半部设置一斜面朝上的风向导引块332来达成。该气流导引整流装置30的功能是将风机13引入全热交换室20的气流透过导风管31的引导而改变方向至正对转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温湿度双重交换的通风装置,包括一转轮和至少一风机,该风机提供不相混合的两股气流,该转轮上具有密布的微小风道,该微小风道分布于互不相通的排气区与进气区且分别与上述两股气流相对应,上述两股气流可在通过转轮的微小风道时进行温度与湿度的交换;其特征在于:该通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气流导引整流装置,其设置于上述两股气流的气流通道上并与上述转轮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泰健詹顺渊梁尚智范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