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455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A相混合物:将活性成分2~3%,载体35~40%与去离子水57~63%搅拌混匀得到A相混合物,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质量比为1~2:1~2的多菌灵和烯效唑;步骤2、制备B相混合物:将无机填料与有机填料搅拌混匀得到B相混合物;步骤3、将所述A相与B相混合物按照质量比为1:18~22搅拌均匀,造粒后得到该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质量比为1~2:1~2的多菌灵和烯效唑作为活性成分对根肿病病害的抑制率高,且可以缓释颗粒剂在土壤环境中缓慢释放药剂,作用时间持续,可有效降低药物的使用量,提高药剂使用效率。

A sustained-release granu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ruciferae root swell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十字华科根系病害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由于该病传染力强,传播途径多,危害损失大,防治困难,被称之为十字花科作物的“癌症”,属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分布广,在我国的华南、东南、西南地区都有发生。十字花科根肿病专门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白菜、青菜、芥菜、萝卜、甘蓝、苤蓝、花椰菜、小白菜等多种栽培和野生种蔬菜的根部,造成主根或侧根出现大小不等、形似手指状、短棒状或球状的瘤,严重时须根上的瘤多达数十个,串生在一起。感病后可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该病危害大,防治困难,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根肿病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引起主根或侧根形成数目和大小不等、形似指状、短棒状或球形的肿瘤。发病初期病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发黄,晴天高温时表现下垂、萎蔫(似缺水),开始时晚间尚可恢复,最后发展成永久性萎蔫。病根初期表面光滑,后期龟裂、粗糙,极易遭受其他病菌的侵染而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制备A相混合物:将活性成分2~3%,载体35~40%与去离子水57~63%搅拌混匀得到A相混合物,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质量比为1~2:1~2的多菌灵和烯效唑;/n步骤2、制备B相混合物:将无机填料与有机填料搅拌混匀得到B相混合物;/n步骤3、将所述A相与B相混合物按照质量比为1:18~22搅拌均匀,造粒后得到该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A相混合物:将活性成分2~3%,载体35~40%与去离子水57~63%搅拌混匀得到A相混合物,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活性成分包括质量比为1~2:1~2的多菌灵和烯效唑;
步骤2、制备B相混合物:将无机填料与有机填料搅拌混匀得到B相混合物;
步骤3、将所述A相与B相混合物按照质量比为1:18~22搅拌均匀,造粒后得到该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载体包括有机载体1~3%、无机载体34~36%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载体包括有机载体2.5%、无机载体35%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红周广生任奕林汪波蒯婕马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