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352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冷凝器,涉及卧式冷凝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卧式冷凝器的安全预警性能差,换热效果差和冷凝物料排放不畅的问题。所述外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膨胀节,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缓冲收集罐的一侧设置有氨液出口管,所述外壳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氨气进口管,所述安全阀的一侧设置有放气口,所述安全阀与放气口之间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管,所述冷却水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水进口管,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所述破旋流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保温夹套位于破旋流机构的外部,所述排液管位于破旋流机构的下方,所述保温夹套与破旋流机构之间设置有放空槽。

A horizontal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卧式冷凝器
,具体为一种卧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卧式冷凝器是制冷装置的主要热交换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过热制冷剂蒸气,通过其向环境介质放出热量而被冷却、冷凝成为饱和液体,甚至过冷液体,卧式冷凝器采用主物料走壳层,冷却介质走管层,因此,卧式冷凝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市面上的卧式冷凝器,安全预警性能差,没有设置膨胀节,影响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能,甚至设备的寿命,并且卧式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冷凝过程中冷凝物料排放不畅,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卧式冷凝器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冷凝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卧式冷凝器的安全预警性能差,换热效果差和冷凝物料排放不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冷凝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膨胀节,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且连接法兰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法兰的一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冷凝器,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壳(2)之间设置有膨胀节(5),所述外壳(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1),且支撑架(1)设置有两个,所述外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3),且连接法兰(3)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法兰(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4),所述外壳(2)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收集罐(11),所述缓冲收集罐(11)的一侧设置有氨液出口管(12),所述外壳(2)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氨气进口管(7),所述氨气进口管(7)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阀(8),所述氨气进口管(7)与安全阀(8)之间设置有进料管(6),所述安全阀(8)的一侧设置有放气口(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冷凝器,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壳(2)之间设置有膨胀节(5),所述外壳(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1),且支撑架(1)设置有两个,所述外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法兰(3),且连接法兰(3)设置有四个,所述连接法兰(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4),所述外壳(2)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收集罐(11),所述缓冲收集罐(11)的一侧设置有氨液出口管(12),所述外壳(2)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氨气进口管(7),所述氨气进口管(7)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阀(8),所述氨气进口管(7)与安全阀(8)之间设置有进料管(6),所述安全阀(8)的一侧设置有放气口(10),所述安全阀(8)与放气口(10)之间设置有压力表(9),所述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管(13),所述冷却水出口管(13)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水进口管(14),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盘管(15),所述缓冲收集罐(11)包括排液管(16)、保温夹套(17)、放空槽(18)和破旋流机构(19),所述破旋流机构(19)设置有两个,所述保温夹套(17)位于破旋流机构(19)的外部,所述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