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光透镜模组、汽车大灯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到光学领域,尤其涉及到双光透镜模组、汽车大灯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大灯是汽车的眼睛,和夜间开车或者是恶劣天气下的安全行驶密切相关。目前汽车大灯较多使用LED双光透镜,通过一可活动的切换机构使得汽车大灯可以在近光模式和远光模式之间切换。具体地说,通过一个可活动的挡板将LED发光的远光遮挡成为近光,不论是远光或者是近光,光源的工作频率保持恒定。这种类型的汽车大灯存在着较多问题,一方面,在夜间行车时,近光和远光之间的切换是相当频繁的,可活动的挡板是通过机械结构和/或电子结构实现对于光源的活动遮挡的。在高频率的使用下,对于活动挡板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不论是远光模式还是近光模式,光源的工作频率始终不变,保持一个较高的输出,在某种程度中缩短了光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双光透镜模组、汽车大灯以及车辆,其中所述汽车大灯对应于近光模式和远光模式分别采用了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双光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近光聚光器;/n一远光聚光器;/n一光学透镜;以及/n一导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单元具有一曲状端面和一开口,其中所述曲状端面围绕形成所述开口,并且所述导光单元形成一导光通道和具有一出光口,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导光通道,其中光线能够在所述导光通道内沿着倾斜朝上并且朝向所述光学透镜的焦点所在方位传播至通过所述出光口,其中至少一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近光聚光器汇聚后自所述导光单元的上方位置通过所述开口后传播至所述导光单元的下方,然后达到所述光学透镜的下部,其中至少一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远光聚光器汇聚后自所述导光单元的下方位置通过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双光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近光聚光器;
一远光聚光器;
一光学透镜;以及
一导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单元具有一曲状端面和一开口,其中所述曲状端面围绕形成所述开口,并且所述导光单元形成一导光通道和具有一出光口,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导光通道,其中光线能够在所述导光通道内沿着倾斜朝上并且朝向所述光学透镜的焦点所在方位传播至通过所述出光口,其中至少一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近光聚光器汇聚后自所述导光单元的上方位置通过所述开口后传播至所述导光单元的下方,然后达到所述光学透镜的下部,其中至少一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远光聚光器汇聚后自所述导光单元的下方位置通过所述导光通道后传播至所述导光单元的上方,然后达到所述光学透镜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包括一隔板和一导光件,其中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隔板,所述导光通道位于所述导光件,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导光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件是一实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件是一空心结构,所述导光通道贯通所述导光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是透明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是透明塑料制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被设置有一遮光层,其中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导光单元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的所述隔板是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双光透镜模组,其中所述导光单元具有一底面,并且越靠近所述出光口,所述底面到所述光学透镜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越小。
11.一汽车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一双光透镜模组;
至少一近光光源,其中所述近光光源被布置在所述导光单元的上侧,用于在所述双光透镜模组上方发出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付彦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康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