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水坑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23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水坑灯,更详细地,涉及通过朝向车辆周围的地面照射光而在上下车时确保视野的车辆用水坑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包括:集光部,将从光源部发出的光集光;徽标膜,按照预定的图案形状形成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成像部,借助从所述集光部通过徽标膜的光而在地面上形成对应于所述图案形状的图像;以及支架,组装有所述集光部和所述成像部,其中,所述成像部包括:透镜组装体,多个透镜被层叠而组装,所述透镜组装体包括: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并且紧固在从所述第一透镜延伸的至少一个紧固部而与所述第一透镜结合。

Vehicle puddle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水坑灯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水坑灯,更详细地,涉及通过向车辆周围的地面照射光而在上下车时确保视野的车辆用水坑灯。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配备有在夜间行驶时为了容易地确认位于车辆周围的对象物的照明功能和为了向其他车辆或者道路使用者告知车辆的行驶状态的信号功能的各种种类的灯具。例如,前照灯和雾灯主要以照明功能为目的,转向信号灯、尾灯、刹车灯、示宽灯(SideMarker)等主要以信号功能为目的,这些灯具的设置标准及规格已通过相关法规规定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近来,正在将水坑灯安装在车辆的侧视镜,从而通过朝向车辆周围的地面或者车体照射光以在周围的黑暗环境中确保驾驶员或者乘客上下车时的视野。由于这种水坑灯设置在如车辆的侧视镜等狭小的空间,因此构成水坑灯的构成要素的尺寸也有必要变小,从而在组装水坑灯时需要大量时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容易地组装水坑灯,从而减少组装时间的方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862220号(2008.10.09公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车辆用水坑灯:通过在组装水坑灯之前以彼此不分离的方式结合构成水坑灯的部分构成要素,从而既可以节省组装水坑灯所需的时间,还可以简化整体的组装工艺。本技术的课题并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下文中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包括:集光部,将从光源部发出的光集光;徽标膜,按照预定的图案形状形成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成像部,借助从所述集光部通过徽标膜的光而在地面上形成对应于所述图案形状的图像;以及支架,组装有所述集光部和所述成像部,其中,所述成像部包括:透镜组装体,多个透镜被层叠而组装,所述透镜组装体包括: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并且紧固在从所述第一透镜延伸的至少一个紧固部而与所述第一透镜结合。所述多个透镜,在所述成像部被组装到所述支架之前,可以以彼此不分离的方式结合。所述至少一个紧固部可以沿着从所述第一透镜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结合时所述至少一个紧固部的端部可以布置为与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相邻。在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至少一个紧固部中的某一者可以形成有紧固凸起,在另一者可以形成有被插入所述紧固凸起的紧固槽。所述第一透镜可以是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沿着光通过所述成像部传播的方向而与所述徽标膜距离最远的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可以是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与所述徽标膜距离最近的透镜,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可以布置有至少一个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透镜,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结合时位置可以被固定。在所述多个透镜中,彼此相邻的透镜中的某一者可以形成有用于对准位置的对准肋部,在另一者可以形成有被插入所述对准肋部的对准槽。所述对准肋部和所述对准槽可以根据多个透镜中的彼此相邻的透镜而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还包括:镜筒,收纳所述透镜组装体,所述透镜组装体和所述镜筒在所述成像部被组装到所述支架之前以彼此不分离的方式结合。在所述镜筒和所述至少一个紧固部中的某一者可以形成有插入凸起,在另一者形成有被插入所述插入凸起的插入槽。所述集光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集光透镜;以及分隔件,使所述至少一个集光透镜与所述光源部布置为相隔预定间距,所述至少一个集光透镜和所述分隔件,可以在所述集光部组装到所述支架之前以彼此不分离的方式结合。在所述至少一个集光透镜和所述分隔件中的某一者可以形成有结合槽,在另一者可以形成有被插入所述结合槽的结合凸起。所述至少一个集光透镜可以包括:多个集光透镜,沿着从所述光源部发出光的方向而排列;所述多个集光透镜位于通过孔的两侧,所述通过孔形成在所述分隔件以使光通过。所述光源部可以包括:光源;以及基板,设置有所述光源,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基板中的某一者可以形成有用于对准所述光源部的组装位置的引导肋部,在另一者形成有被插入所述引导肋部的引导槽,所述引导肋部和所述引导槽形可以成为,在组装所述光源部时,以连接所述基板的彼此相对的两侧端的中心的中心线为基准而沿一侧相隔。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包括于详细说明和附图。根据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车辆用水坑灯,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其以上的如下效果。通过在组装水坑灯之前以彼此不分离的方式结合水坑灯的部分构成要素,具有简化整体的组装工艺而减少组装时间的效果。本技术的效果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侧视镜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侧面图。图6至图8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集光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集光部的剖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徽标膜和固定徽标膜的O形环的分解立体图。图12和图1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成像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成像部的剖面图。图15是示出用于对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光源部的组装位置的引导肋部和引导槽的平面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集光部的立体图。图18和图1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集光部的分解立体图。图20和图2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水坑灯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0:光源部110:光源120:基板121:连接器122:引导槽200:集光部210、231、232:集光透镜211、231a、232a:结合槽220、240:分隔件221、242、243:结合凸起部222、241:中孔300:徽标膜310:O形环311:中孔312:插入槽400:成像部410:透镜组装体411:第一透镜411a:紧固部411b:紧固槽411c:对准肋部411b:插入凸起部412:第二透镜412a:紧固凸起部412b:对准肋部413:第三透镜413a、413b:对准槽414:第四透镜414a:对准肋部414b:对准槽420:镜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光部,将从光源部发出的光集光;/n徽标膜,按照预定的图案形状形成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n成像部,借助从所述集光部通过徽标膜的光而在地面上形成对应于所述图案形状的图像;以及/n支架,组装有所述集光部和所述成像部,/n其中,所述成像部包括:/n透镜组装体,多个透镜被层叠而组装,/n所述透镜组装体包括:/n第一透镜;以及/n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并且紧固在从所述第一透镜延伸的至少一个紧固部而与所述第一透镜结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7 KR 10-2018-01482011.一种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光部,将从光源部发出的光集光;
徽标膜,按照预定的图案形状形成有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
成像部,借助从所述集光部通过徽标膜的光而在地面上形成对应于所述图案形状的图像;以及
支架,组装有所述集光部和所述成像部,
其中,所述成像部包括:
透镜组装体,多个透镜被层叠而组装,
所述透镜组装体包括:
第一透镜;以及
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上,并且紧固在从所述第一透镜延伸的至少一个紧固部而与所述第一透镜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透镜,在所述成像部被组装到所述支架之前,以彼此不分离的方式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紧固部沿着从所述第一透镜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结合时所述至少一个紧固部的端部布置为与所述第二透镜的边缘相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至少一个紧固部中的某一者形成有紧固凸起,在另一者形成有被插入所述紧固凸起的紧固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是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沿着光通过所述成像部传播的方向而与所述徽标膜距离最远的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是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与所述徽标膜距离最近的透镜,
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透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透镜,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结合时位置被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坑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透镜中,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焕金元彬
申请(专利权)人:SL镜子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