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43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组件,包括一近光光源以及一透镜,所述透镜具有沿该透镜的光轴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该透镜的光轴与入射面的交点作为原点,以光轴为x轴以及与该光轴垂直的面形成一xyz三维坐标系;所述近光光源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且位于xz面旁侧,所述透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均为凸曲面,且该透镜的出射面以xy面中心对称设置,在xz面上非对称设置,并且位于xz面近光光源侧的出射面的曲率比位于xz面另一侧的出射面的曲率大,以解决现有的近光光源利用反光杯形成的明暗截止线的条形光斑不够清晰的问题。

A light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组件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以带有截止线的符合近光法规的照明组件。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电动车的近光灯的配光应该使近光具有足够的照明并不眩目。例如。例如对于摩托车近光灯,其光型分布要求需要基于以下几点来确定:(1)要有足够的路面照度和照射宽度,路面照明的均匀度,保证足够的可见距离;提供路面足够的亮度,光的投射宽度足够大;为驾驶员提供安全性;(2)对迎面而来的车辆驾驶员的眩光限制;(3)灯具光束的照射位置和光强性能;(4)为驾驶员的舒适度提供一定的发散光及前沿光。因此,为了满足车灯的要求,近光光源必须能够打出明暗截止线。现有的近光光源利用反光杯以及透镜的组合配光使近光LED能够打出明暗截止线,但是其透镜一般为圆形、椭圆或方形平凸透镜,以起到聚光的效果,然后再通过反光杯的反射设计来形成明暗截止线,但是由于反射杯对光线的聚集程度不够好,使得形成的明暗截止线的条形光斑不够清晰,也就是说明暗截止线的效果不够明显。另外,这种由反光杯来形成明暗截止线的近光灯设计,会使得近光灯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其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照明组件,以解决现有的近光光源利用反光杯形成的明暗截止线的条形光斑不够清晰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照明组件,包括一近光光源以及一透镜,所述透镜具有沿该透镜的光轴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定义该透镜的光轴与入射面的交点为O,该透镜的焦平面位于靠近入射面一侧,以交点O作为原点,以光轴为x轴以及与该光轴垂直的面形成一xyz三维坐标系;所述近光光源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且位于xz面旁侧,所述透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均为凸曲面,且该透镜的出射面以xy面中心对称设置,在xz面上非对称设置,并且位于xz面近光光源侧的出射面的曲率比位于xz面另一侧的出射面的曲率大。进一步的,所述出射面的凸曲面由xy多项式曲面方程z=p10*x+p01*y+p20*x2+p11*x*y+p02*y2+p30*x3+p21*x2*y+p12*x*y2+p03*y3+p40*x4+p31*x3*y+p22*x2*y2+p13*x*y3+p04*y4+p50*x5+p41*x4*y+p32*x3*y2+p23*x2*y3+p14*x*y4+p05*y5来表示;其中,p的取值范围如下:p10=[-1.2610E-05,8.9060E-06],p01=[-9.9460E-02,-9.9430E-02],p20=[-2.2100E-02,-2.2100E-02],p11=[-8.7510E-07,8.8720E-07],p02=[-2.6660E-02,-2.6660E-02],p30=[-4.7400E-08,7.8660E-08],p21=[-6.2860E-05,-6.2650E-05],p12=[-1.2290E-07,1.4450E-07],p03=[-2.2780E-04,-2.2750E-04],p40=[-2.9680E-06,-2.9660E-06],p31=[-3.7020E-09,3.3220E-10],p22=[-1.4240E-05,-1.4240E-05],p13=[-1.5910E-09,4.7350E-09],p04=[-1.3760E-05,-1.3760E-05],p50=[-1.1680E-10,5.5280E-11],p41=[-8.6860E-09,-8.321e-09],p32=[-3.2340E-10,2.7550E-10],p23=[-2.1700E-07,-2.1630E-07],p14=[-3.7880E-10,3.3680E-10],p05=[-3.7530E-10,1.6230E-10]。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入射面是在xy面中心对称设置,在xz面上非对称设置的凸曲面,并且位于xz面近光光源侧的入射面的曲率比位于xz面另一侧的出射面的曲率大。进一步的,所述入射面的凸曲面由xy多项式曲面方程z=p10*x+p01*y+p20*x2+p11*x*y+p02*y2+p30*x3+p21*x2*y+p12*x*y2+p03*y3+p40*x4+p31*x3*y+p22*x2*y2+p13*x*y3+p04*y4+p50*x5+p41*x4*y+p32*x3*y2+p23*x2*y3+p14*x*y4+p05*y5来表示;其中,p的取值范围如下:p10=[-7.2970E-08,5.6390E-08],p01=[2.0000E-02,2.0000E-02],p20=[1.4290E-03,1.4290E-03],p11=[-5.7670E-09,6.0800E-09],p02=[1.8910E-03,1.8910E-03],p30=[-2.1160E-10,7.1010E-10],p21=[-7.1960E-10,8.4460E-10],p12=[-1.2410E-09,7.4200E-10],p03=[-9.2390E-10,9.4390E-10],p40=[2.9130E-09,2.9300E-09],p31=[-1.7700E-11,1.4920E-11],p22=[5.7950E-09,5.8440E-09],p13=[-2.6280E-11,2.7290E-11],p04=[2.9060E-09,2.9510E-09],p50=[-1.0300E-12,5.0450E-13],p41=[-1.6610E-12,1.5620E-12],p32=[-4.7710E-12,5.9910E-13],p23=[-4.1050E-12,2.7200E-12],p14=[-1.2760E-12,5.3160E-12],p05=[-2.4090E-12,2.5920E-12]。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入射面与焦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α,其中α=0~7°。进一步的,所述该透镜的最大厚度位于该透镜的光轴上,且厚度为10~50mm。进一步的,所述该透镜的最大厚度为20mm。进一步的,所述近光光源与透镜的入射面之间的最近距离为5~28mm。进一步的,所述近光光源与透镜的入射面之间的最近距离为20mm。本技术提供的照明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照明组件通过合理的灯珠排布以及经过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实现可直接实现上半部分成明暗截止线,下半部分为半圆形的光斑,该光斑是符合近光法规的光斑,而且该照明组件结构简单,体积也较小,有利于其应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近光光源和透镜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组件,包括一近光光源以及一透镜,所述透镜具有沿该透镜的光轴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其特征在于:定义该透镜的光轴与入射面的交点为O,该透镜的焦平面位于靠近入射面一侧,以交点O作为原点,以光轴为x轴以及与该光轴垂直的面形成一xyz三维坐标系;所述近光光源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且位于xz面旁侧,所述透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均为凸曲面,且该透镜的出射面以xy面中心对称设置,在xz面上非对称设置,并且位于xz面近光光源侧的出射面的曲率比位于xz面另一侧的出射面的曲率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组件,包括一近光光源以及一透镜,所述透镜具有沿该透镜的光轴设置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其特征在于:定义该透镜的光轴与入射面的交点为O,该透镜的焦平面位于靠近入射面一侧,以交点O作为原点,以光轴为x轴以及与该光轴垂直的面形成一xyz三维坐标系;所述近光光源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且位于xz面旁侧,所述透镜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均为凸曲面,且该透镜的出射面以xy面中心对称设置,在xz面上非对称设置,并且位于xz面近光光源侧的出射面的曲率比位于xz面另一侧的出射面的曲率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面的凸曲面由xy多项式曲面方程
z=p10*x+p01*y+p20*x2+p11*x*y+p02*y2+p30*x3+p21*x2*y+p12*x*y2+p03*y3+p40*x4+p31*x3*y+p22*x2*y2+p13*x*y3+p04*y4+p50*x5+p41*x4*y+p32*x3*y2+p23*x2*y3+p14*x*y4+p05*y5来表示;其中,p的取值范围如下:
p10=[-1.2610E-05,8.9060E-06],
p01=[-9.9460E-02,-9.9430E-02],
p20=[-2.2100E-02,-2.2100E-02],
p11=[-8.7510E-07,8.8720E-07],
p02=[-2.6660E-02,-2.6660E-02],
p30=[-4.7400E-08,7.8660E-08],
p21=[-6.2860E-05,-6.2650E-05],
p12=[-1.2290E-07,1.4450E-07],
p03=[-2.2780E-04,-2.2750E-04],
p40=[-2.9680E-06,-2.9660E-06],
p31=[-3.7020E-09,3.3220E-10],
p22=[-1.4240E-05,-1.4240E-05],
p13=[-1.5910E-09,4.7350E-09],
p04=[-1.3760E-05,-1.3760E-05],
p50=[-1.1680E-10,5.5280E-11],
p41=[-8.6860E-09,-8.321e-09],
p32=[-3.2340E-10,2.7550E-10],
p23=[-2.1700E-07,-2.1630E-07],
p14=[-3.7880E-10,3.3680E-10],
p05=[-3.7530E-10,1.6230E-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入射面是在xy面中心对称设置,在xz面上非对称设置的凸曲面,并且位于xz面近光光源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志鹏王敏华陈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律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