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206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包括机舱盖和撑杆,撑杆内设有供电仓,供电仓内设供电设备,该撑杆一端安装有球头,另一端安装有盖板,盖板上穿设有导电杆,该导电杆伸入供电仓中与供电设备导电接触,撑杆外壁设有控制供电设备的开关,机舱盖内壁上横向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孔,两个支撑孔之间安装有照明灯组,照明灯组与支撑孔之间导电连通,导电杆伸入支撑孔之后,导电杆与支撑孔接触导电连通,供电设备与照明灯组导电连通。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撑杆上的开关控制供电设备,电路闭合,则照明设备照亮机舱,检测保养人员不需手持照明设备,可以对部件检测更细致,提高检测效率,且供电与照明设备分离,结构简化,更容易更换保养。

Lighting system for engine compartment insp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车检测相关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的机舱是汽车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需要经常对机舱进行检测保养维护,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需要先将机舱的盖子撑开,确保稳定后再对机舱内的部件进行检测,因为机舱盖撑开之后,本身就会对下方的机舱内部有遮光的影响,特别是当天黑或外部光线较弱时通常需要检测者自己手持电源照亮或架设其他的照明设备,造成检测者操作不便,浪费时间,甚或容易检测错误,导致判断失误,找不到问题根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包括机舱盖和两个用于支撑该机舱盖的撑杆,其要点在于:所述撑杆内设有中空的供电仓,所述供电仓内设有供电设备,该撑杆一端安装有球头,另一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穿设有导电杆,该导电杆伸入供电仓中与供电设备导电接触,所述撑杆外壁设有控制供电设备的开关;所述机舱盖内壁上横向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撑杆相适的支撑孔,在两个所述支撑孔之间安装有照明灯组,所述照明灯组与支撑孔之间导电连通,所述导电杆伸入支撑孔之后,导电杆与支撑孔接触导电连通,则供电设备与照明灯组导电连通。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机舱盖内壁上设有照明灯组,支撑机舱盖的撑杆上设有供电设备,当掀起机舱盖用撑杆支撑时,撑杆上的导电杆则与照明设备导电接通,将撑杆上控制供电设备的开关打开,电路闭合,则照明灯组工作,照亮机舱,有利于对机舱内部各细小部件的检查维修。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灯组外罩设有防爆的透镜灯罩,该透镜灯罩可拆卸地固定在机舱盖内壁上。采用以上结构,可对照明灯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油污,同时可预防温度过高等情况下灯组爆炸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杆远离供电设备一端外壁上分布有金属弹簧片,所述支撑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金属弹簧片相适应的导电片,所述导电杆伸入支撑孔之后,金属弹簧片与导电片导电接触。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周向的金属弹簧片与导电杆接触式导电,减少导电杆的承受力,同时可以保证两者能接触充分,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一端安装有圆柱状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的高度低于导电杆,该支撑头的外壁周向设有环状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径比所述支撑孔大。采用以上结构,对导电杆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当导电杆伸入支撑孔导电接触之后,支撑头上的凸块则与机舱盖内壁接触,完全支撑整个机舱盖的重力。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头与撑杆之间螺纹配合。采用以上结构,方便拆卸后打开盖板对供电仓里的供电设备进行更换保养。作为优选:所述开关为按钮式触点开关或旋钮式触点开关。采用以上结构,采用触点式开关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同时通过设置开关,当不需要照明时,则可将照明设备关闭,避免电源浪费。作为优选:所述撑杆上设有供电仓的一段外壁加厚。采用以上结构,增加供电仓部分的强度,有利于保护内部的供电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在汽车机舱盖的内壁上设有照明灯组,在机舱盖撑杆内部设有供电设备,当撑杆支撑机舱盖时,供电设备与照明灯组导电接通,通过撑杆上的开关控制供电设备,使电路闭合,则照明设备工作,照亮机舱,使检测保养人员不用自己手持照明设备,可以更专心细致对部件进行检测,提高检测质量,且供电设备与照明灯组分离设置,结构简化,更容易更换保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撑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所示的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汽车机舱盖1内壁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孔10,支撑孔10内壁设有导电片,机舱盖1内壁在两个支撑孔10之间设有照明灯组11,照明灯组11和两个支撑孔10之间皆导电接通,在照明灯组11外部罩设有一个防爆的透镜灯罩12,透镜灯罩12通过螺栓与机舱盖1内壁可拆卸连接,汽车的撑杆2伸入支撑孔10内部。参考图2所述的撑杆示意图,撑杆2的一端设有球头2a,用于与机舱底部的球座固定,另一端设有盖板2b,撑杆2内部设有中空的供电仓21,该部分撑杆2外壁加厚,在供电仓21内部设有供电设备211,在撑杆2外壁上设有控制供电设备211的开关22,盖板2b上穿设有一个导电杆212,该导电杆212的一端伸入供电仓21中与供电设备211导电接通,另一端外壁上分布有与导电片相适应的金属弹簧片212a,撑杆2支撑机舱盖1时,导电杆212伸入支撑孔10中,金属弹簧片212a与导电片导电接触。撑杆2的盖板2b一端外部通过螺纹套接有支撑头3,支撑头3的的高度比导电杆212低,其外壁周向设有环状的凸块31,撑杆2支撑机舱盖1时,导电杆212伸入支撑孔10中后,凸块31紧贴机舱盖1的内壁,起到支撑机舱盖重力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机舱盖1掀起之后,撑杆2一端与机舱底部的球座通过球绞固定,另一端的导电杆212上抬伸入机舱盖1上的支撑孔10中,导电杆212上的金属弹簧片212a与支撑孔10中内壁的导电片101导电接触,支撑头3上凸块31紧贴机舱盖1的内壁,承受机舱盖1的重量,供电仓1内的供电设备211由充电锂电池串联而成,开关22为按钮式触点开关,按下开关22,则供电设备211和照明灯组11之间的电路闭合,照明灯组211工作,照亮机舱内部,为检测人员提供亮光,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撑杆2的开关22不能同时打开,即只能有一个撑杆2单独为照明灯组11供电,可以更好更清楚的检测机舱内的部件,检测完成之后,再按下开关2,则开关复位,电路断开,将撑杆2取出,机舱盖1下放正常盖住机舱。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包括机舱盖(1)和两个用于支撑该机舱盖(1)的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内设有中空的供电仓(21),所述供电仓(21)内设有供电设备(211),该撑杆(2)一端安装有球头(2a),另一端安装有盖板(2b),所述盖板(2b)上穿设有导电杆(212),该导电杆(212)伸入供电仓(21)中与供电设备(211)导电接触,所述撑杆(2)外壁设有控制供电设备的开关(22);/n所述机舱盖(1)内壁上横向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撑杆(2)相适的支撑孔(10),在两个所述支撑孔(10)之间安装有照明灯组(11),所述照明灯组(11)与支撑孔(10)之间导电连通,所述导电杆(212)伸入支撑孔(10)之后,导电杆(212)与支撑孔(10)接触导电连通,则供电设备(211)与照明灯组(11)导电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包括机舱盖(1)和两个用于支撑该机舱盖(1)的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内设有中空的供电仓(21),所述供电仓(21)内设有供电设备(211),该撑杆(2)一端安装有球头(2a),另一端安装有盖板(2b),所述盖板(2b)上穿设有导电杆(212),该导电杆(212)伸入供电仓(21)中与供电设备(211)导电接触,所述撑杆(2)外壁设有控制供电设备的开关(22);
所述机舱盖(1)内壁上横向对称设有两个与所述撑杆(2)相适的支撑孔(10),在两个所述支撑孔(10)之间安装有照明灯组(11),所述照明灯组(11)与支撑孔(10)之间导电连通,所述导电杆(212)伸入支撑孔(10)之后,导电杆(212)与支撑孔(10)接触导电连通,则供电设备(211)与照明灯组(11)导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舱检测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组(11)外罩设有防爆的透镜灯罩(12),该透镜灯罩(12)可拆卸地固定在机舱盖(1)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西南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