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简单设定初始电流并对初始电流可调的调光电路
本技术涉及LED电源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简单设定初始电流并对初始电流可调的调光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采用传统的方式做恒流输出的LED电源调光时,如果需要对电源的初始电流进行设置,并对设置后的电流调光,需要通过MCU来实现。如图6所示,电源的默认最大输出为Imax,MCU通过软件来设定一个初始的输出电流Io’,MCU通过软件来设定一个初始的输出电流Io’,Io’=Imax*Z(Z为MCU设定的初始值,取值范围0%-100%),在通过AD采样,对外部输入的调光信号进行处理,输出一个线性可调的PWM信号来实现初始电流调光,调光后电流Io=Io’*K(K为MCU输出的PWM占空比,取值范围0%-100%),即最终输出电流Io=Imax*Z*K。传统方法使用MCU来转换,MCU需要AD转换电路以及软件设计,并且每次设定初始电流需要改变部分程序,操作费时,成本较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简单设定初始电流并对初始电流可调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可调电阻R13、可调电阻R1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放大器X1、放大器X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供电电源V1、供电电源V2、三角波信号Tri、输入信号X1-inn、电压信号V0、电压信号Vi及电压信号Vi2;/n其中,所述电压信号V0依次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所述放大器X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简单设定初始电流并对初始电流可调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可调电阻R13、可调电阻R1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放大器X1、放大器X2、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供电电源V1、供电电源V2、三角波信号Tri、输入信号X1-inn、电压信号V0、电压信号Vi及电压信号Vi2;
其中,所述电压信号V0依次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所述放大器X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放大器X2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供电电源V1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放大器X1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及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且所述供电电源V1的负极接地;
所述放大器X2的第三端依次与所述可调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供电电源V2的负极、所述可调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放大器X1的第三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及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放大器X2的第四端与所述三角波信号Tri连接;
所述放大器X2的第五端依次与所述电压信号Vi2、所述电阻R9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及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电压信号Vi、所述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瓦特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