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50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包括放大器X1、放大器X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输入电源V1、基准电源V2、供电电源V3及调光信号Vdim。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双路运算放大器实现的输入电压调节输出电流并可以对输出关断的电路,不需要独立的调光线,成本低,调节精度高,调节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
本技术涉及LED电源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
技术介绍
LED电源是电源中的一种,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是电源供应器,是通过变压器和整流器,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装置,这个装置就叫做整流电源,也叫驱动电源。目前LED电源最常用的调光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如图7所示,调光线与外部控制信号相连,通过MCU处理外接的调光信号,在输出给控制IC来调光。第二种、如图8所示,通过PLC即电力载波的方式来控制输出电流,控制端通过电力线传输信号,PLC模块接受处理调光信号在传输信号给控制IC来实现调光。这两种调光方式存在如下弊端:采用第一种方式的调光端需要与输出端隔离,成本相对较高,开发周期长;采用第二种方式不需要调光线,但电路复杂,开发周期长,成本非常高。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包括放大器X1、放大器X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输入电源V1、基准电源V2、供电电源V3及调光信号Vdim;其中,所述输入电源V1的正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V1的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所述基准电源V2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放大器X1的正向输入端X1-inp、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X1的负向输入端X1-inn、所述电阻R1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X1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正电源端与所述供电电源V3的正极及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V3的负极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输出端X1-out依次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依次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及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及所述基准电源V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所述调光信号Vdim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放大器X2的负向输入端X2-inn连接,所述放大器X2的正向输入端X2-inp依次与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2的正电源端与所述供电电源V3的正极连接,所述放大器X2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2的输出端X2-out依次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及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放大器X1与所述放大器X2的型号均为LM358。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及所述二极管D4的型号均为D1N414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双路运算放大器实现的输入电压调节输出电流并可以对输出关断的电路,不需要独立的调光线,成本低,调节精度高,调节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的控制原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的放大器X1的仿真波形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的放大器X2的仿真波形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的关断后的仿真波形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的放大器X1与放大器X2同时工作时的仿真波形图;图7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调光方式的电路图;图8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调光方式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包括放大器X1、放大器X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输入电源V1、基准电源V2、供电电源V3及调光信号Vdim;其中,所述输入电源V1的正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V1的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所述基准电源V2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放大器X1的正向输入端X1-inp、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X1的负向输入端X1-inn、所述电阻R1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X1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正电源端与所述供电电源V3的正极及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V3的负极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输出端X1-out依次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依次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及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及所述基准电源V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所述调光信号Vdim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大器X1、放大器X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输入电源V1、基准电源V2、供电电源V3及调光信号Vdim;/n其中,所述输入电源V1的正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V1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所述基准电源V2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放大器X1的正向输入端X1-inp、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X1的负向输入端X1-inn、所述电阻R1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n所述放大器X1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正电源端与所述供电电源V3的正极及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V3的负极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输出端X1-out依次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依次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及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及所述基准电源V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所述调光信号Vdim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n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放大器X2的负向输入端X2-inn连接,所述放大器X2的正向输入端X2-inp依次与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2的正电源端与所述供电电源V3的正极连接,所述放大器X2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2的输出端X2-out依次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及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大器X1、放大器X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输入电源V1、基准电源V2、供电电源V3及调光信号Vdim;
其中,所述输入电源V1的正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源V1的负极依次与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及所述基准电源V2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放大器X1的正向输入端X1-inp、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放大器X1的负向输入端X1-inn、所述电阻R1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
所述放大器X1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正电源端与所述供电电源V3的正极及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V3的负极接地,所述放大器X1的输出端X1-out依次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云波李学军李志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瓦特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