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及具有该调节电路的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03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包括供电电路、色温调节电路和光通量调节电路,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和色温调节电路均与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色温调节电路中包括第二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光电路和PWM变换电路,所述PWM变换电路与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调光电路内设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设于PWM变换电路中,用于通过调光电路的电压改变从而改变PWM变换电路中的PWM占空比,实现对LED调光;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中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用于切换LED的光通量。还公开了一种筒灯。优点在于:方便操作,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且将筒灯中的开关器件外置,方便调整。

Led flux and color temperature regulating circuit and downlight with the regulat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及具有该调节电路的筒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及具有该调节电路的筒灯。
技术介绍
在LED照明领域,LED灯具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场所需要选择不同色温的LED灯具,对LED照明灯具调光通量调色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光通量是人眼所能感受到的辐射功率,光源在指定方向上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即为发光强度,通俗地认为是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强弱程度;所谓调色温,通俗地认为是调整光源的颜色,色温是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不同,光的颜色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LED照明灯具进行调节,使LED输出不同光通量和色温。有申请号为CN201621347014.1(授权公告号为CN20632360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同时改变光通量和光色温的LED驱动电路,包括光通量调节电路、色温调节电路、输出LED负载;输出LED负载包括至少两组出光色温不相同的LED光源,色温调节电路中包括比较器和开关器件,比较器的一输出端设置参考电压,另一个输入端的电压随着光通量调节电路输出的电流增加而增大;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开关器件的栅极连接,开关控制控制其中一组LED光源的导通与关端,进而改变出光色温。该电路中也能同时改变光通量和光色温,但该电路中只能通过光通量调节电路的电流逐渐增大,从而控制输入给LED光源的电流增加,改变LED光源的色温,因此该电路操作不方便,且不能单独改变LED光源的色温和光通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筒灯已成为主力照明产品,但目前市场上的筒灯设计时只有一种光通量且色温档位较少,单调不灵活,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且能使LED呈现不同的色温和光通量从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上述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的筒灯。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包括供电电路、色温调节电路和光通量调节电路,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和色温调节电路均与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色温调节电路中包括第二开关器件,用于通过第二开关器件切换LED的色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光电路和PWM变换电路,所述PWM变换电路与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调光电路内设有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设于PWM变换电路中,用于通过调光电路的电压改变从而改变PWM变换电路中的PWM占空比,实现对LED调光;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中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用于通过第一开关器件切换LED的光通量。作为改进,所述调光电路中还包括用于产生0~10V电压的调光器、第四变压器、PWM产生芯片、第六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调光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四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1端和次级绕组第2端,所述第四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3端连接PWM产生芯片的第5引脚,且PWM产生芯片的第5引脚连接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4端并接地,所述PWM产生芯片的第4引脚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的正极,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的负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PWM变换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连接控制芯片的第1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PWM变换电路还包括第十四电容、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和第四十一电阻,所述控制芯片的第8引脚分别连接第十四电容和第三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和第四十一电阻依次相串联,且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所述第四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和第四十一电阻相连接的节点连接线之间。在本方案中,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中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和第七电阻相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第1引脚上,其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相连接且连接端还连接第四电源,所述第八电阻与第九电阻相并联,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活动端空载,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固定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色温调节电路中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活动端连接第十电阻的一端,且所述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依次相并联,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三活动端连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并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四活动端连接在第三二极管与第一电源相连接的节点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活动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还连接有第二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第三活动端与第四二极管相连接的节点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活动端与第十电阻相连接的节点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固定端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在本方案中,所述供电电路中包括EMI抑制电路、主变压器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EMI抑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相连接,所述EMI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主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PWM变换电路相连接,且所述PWM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所述色温调节电路连接在主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上。作为改进,所述EMI抑制电路中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压敏电阻、保险丝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1端和次级绕组的第2端分别与市电的零线和火线相连接,且初级绕组第1端和火线之间还连接有保险丝,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3端和次级绕组第4端分别连接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1端和次级绕组的第2端,且所述压敏电阻和第一电容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3端和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1端相连接的节点连接线之间以及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4端和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第2端相连接的节点连接线之间,且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3端和次级绕组的第4端为EMI抑制电路的输出端。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筒灯,包括灯罩、LED灯、线路板和电源罩,所述电源罩设于灯罩的顶部,所述LED灯设于灯罩内,所述线路板设于电源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为具有上述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的线路板,所述LED灯与线路板上的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均设于电源罩外且均通过导线与电源罩内的线路板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电源罩的侧壁开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线的外周套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插配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包括供电电路、色温调节电路(2)和光通量调节电路(3),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3)和色温调节电路(2)均与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色温调节电路(2)中包括第二开关器件(S2),用于通过第二开关器件(S2)切换LED的色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光电路(4)和PWM变换电路(5),所述PWM变换电路(5)与供电电路(1)相连接,所述调光电路(4)内设有光电耦合器(PC1)的发光源(PC1A),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的受光器(PC1B)设于PWM变换电路(5)中,用于通过调光电路(4)的电压改变从而改变PWM变换电路(5)中的PWM占空比,实现对LED调光;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3)中包括第一开关器件(S1),用于通过第一开关器件(S1)切换LED的光通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包括供电电路、色温调节电路(2)和光通量调节电路(3),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3)和色温调节电路(2)均与供电电路相连接,所述色温调节电路(2)中包括第二开关器件(S2),用于通过第二开关器件(S2)切换LED的色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光电路(4)和PWM变换电路(5),所述PWM变换电路(5)与供电电路(1)相连接,所述调光电路(4)内设有光电耦合器(PC1)的发光源(PC1A),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的受光器(PC1B)设于PWM变换电路(5)中,用于通过调光电路(4)的电压改变从而改变PWM变换电路(5)中的PWM占空比,实现对LED调光;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3)中包括第一开关器件(S1),用于通过第一开关器件(S1)切换LED的光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电路(4)中还包括用于产生0~10V电压的调光器、第四变压器(T4)、PWM产生芯片(U2)、第六电阻(R6)和第二电容(C2),所述调光器的两端(DIM+、DIM-)分别连接第四变压器(T4)的初级绕组第1端和次级绕组第2端,所述第四变压器(T4)的初级绕组的第3端连接PWM产生芯片(U2)的第5引脚,且PWM产生芯片(U2)的第5引脚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变压器(T4)的次级绕组第4端并接地,所述PWM产生芯片(U2)的第4引脚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光电耦合器(PC1)的发光源(PC1A)的正极,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的发光源(PC1A)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变换电路(5)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3)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1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PC1)的受光器(PC1B)与控制芯片(U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变换电路(5)还包括第十四电容(C14)、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和第四十一电阻(R41),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8引脚分别连接第十四电容(C14)和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二电阻(R32)、光电耦合器(PC1)的受光器(PC1B)和第四十一电阻(R41)依次相串联,且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VCCP),所述第四十一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在光电耦合器(PC1)的受光器(PC1B)和第四十一电阻(R41)相连接的节点连接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量调节电路(3)中还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六电容(C6),所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阻(R7)相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第1引脚上,其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相连接且连接端还连接第四电源(VA),所述第八电阻(R8)与第九电阻(R9)相并联,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器件(S1)的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S1)的第二活动端空载,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固定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通量和色温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调节电路(2)中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章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