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506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夹持装置,属于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安装环,安装环外侧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杆,连接杆末端设有与连接杆铰接的螺杆套,还包括与螺杆套相连的且相互平行设置的复式螺旋杆和导向杆,其中复式螺旋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复式螺旋杆的两端还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复式螺旋杆转动下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手机夹持装置可快速实现对手机的固定和拆取。

Mobile phone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在车辆把手上的手机支架,属于夹持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重要的通讯工具。同时,人们经常参加户外活动,骑车时也往往携带手机以便进行导航,对于手机的保护和不影响手机功能使用的携带就成了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方便,选择将手机安装在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的把手杠上,现有的支架虽然能实现固定,但有时可能出现锁死,导致并不能快速的取下或夹紧手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夹持装置,该手机夹持装置可快速实现对手机的固定和拆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夹持装置,它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外侧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铰接的螺杆套,还包括与所述螺杆套相连的且相互平行设置的复式螺旋杆和导向杆,所述复式螺旋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复式螺旋杆的两端还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复式螺旋杆转动下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与第二螺纹相配合的第四螺纹。进一步地,各夹持部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侧边设有夹持卡爪,所述夹持板的一端末尾弯折形成用于与手机侧边相贴合的弧形底板。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上还设有用于导向杆导向安装的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为两根,且分别位于复式螺旋杆的上方和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末端设有用于约束螺杆套方位的球铰链。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两环体相连接部位设有紧固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紧固部件包括销轴或锁紧螺钉。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手机夹持装置与车辆把手间的稳固性好,同时可以快速便捷的对手机进行固定和拆取,此外,当需要改变手机方位时,转动夹持装置即可实现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后固定,该手机夹持装置具备经济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设计的夹持装置与手机安装定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计的夹持装置与手机安装定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夹持装置的爆炸图;其中,图1至图3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安装环1(其中,第一环体1.1、第二环体1.2、销轴1.3、锁紧螺钉1.4);连接杆2(其中,球铰链2.1);螺杆套3(其中,通孔3.1、安装孔3.2、紧固螺钉3.3);复式螺旋杆4(其中,第一螺纹4.1、第二螺纹4.2、手柄4.3);导向杆5;第一夹持部6(其中,第三螺纹6.1);第二夹持部7(其中,第四螺纹7.1);夹持板8(其中,夹持卡爪8.1、弧形底板8.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主要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机夹持装置,它包括安装环1,所述安装环1上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连接螺杆套3,所述螺杆套3上设有便于复式螺旋杆4穿过的通孔3.1及用于导向杆5导向安装的安装孔3.2,当复式螺旋杆4和导向杆5与螺杆套3定位安装后采用紧固螺钉3.3用于固定;所述复式螺旋杆4与导向杆5相互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优选导向杆5为两根,两根导向杆5分别位于复式螺旋杆4的上方和下方,该两根导向杆5便于手机夹持部的导向、定位及安装;在所述复式螺旋杆4外侧面的两端还设有第一螺纹4.1和第二螺纹4.2,所述第一螺纹4.1和第二螺纹4.2的旋向相反,所述复式螺旋杆4的两端还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6、第二夹持部7,所述第一夹持部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4.1相配合的第三螺纹6.1,所述第二夹持部7上设有与第二螺纹4.2相配合的第四螺纹7.1。本实施例还优选在所述复式螺旋杆4的末端设有手柄4.3,当转动手柄4.3时,所述第一夹持部6和第二夹持部7在复式螺旋杆4转动下,由于结合部的螺纹旋向不一致,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因此可以实现快速的取出或紧固手机。结合图1可知,各夹持部包括夹持板8,所述夹持板8的侧边设有夹持卡爪8.1,所述夹持板8的一端末尾弯折形成用于与手机侧边相贴合的弧形侧板8.2,当两端的夹持卡爪8.1靠近手机并与手机接触后,所述夹持卡爪8.1可夹持手机侧边,而弧形侧板8.2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支撑手机的作用,进而实现对手机的夹持固定。此外,在各夹持板8上还设有便于导向杆5穿过的定位孔。实施例2本实施例优选安装环1包括第一环体1.1、第二环体1.2,所述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还优选为半环形;两环体相连接部位设有紧固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环体1.1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末端设有用于约束螺杆套3方位的球铰链2.1,所述螺杆套3在外界角度需要改变时可受外力作用带动夹持部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后固定,起到了灵活调整手机角度的目的。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一环体1.1、第二环体1.2间一个相连点设有销轴1.3用于导向定位,另一个连接点设置锁紧螺钉1.4用于实现安装环1与车辆把手连接后的固定,当车辆上不需要安装手机夹持装置时,直接将其拆卸即可。因此,本技术设计的手机夹持装置与车辆把手间的稳固性好,同时可以快速便捷的对手机进行固定和拆取,此外,当需要改变手机方位时,转动夹持装置即可实现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后固定,该手机夹持装置具备经济实用价值。以上实施例仅为最佳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外侧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铰接的螺杆套,还包括与所述螺杆套相连的且相互平行设置的复式螺旋杆和导向杆,所述复式螺旋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复式螺旋杆的两端还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复式螺旋杆转动下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外侧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铰接的螺杆套,还包括与所述螺杆套相连的且相互平行设置的复式螺旋杆和导向杆,所述复式螺旋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复式螺旋杆的两端还分别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复式螺旋杆转动下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三螺纹,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有与第二螺纹相配合的第四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夹持部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侧边设有夹持卡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秋冬乐文武王平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