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变频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变频电机,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冷却箱内底壁的水箱,所述变频电机的两侧均设有与电机外壁相接触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输出端与水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抽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抽出至冷却管内,冷水在冷却管内流动时吸收并带走变频电机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通过冷却机构带动冷水的循环往复实现了对变频电机持续的冷却降温,同时驱动电机驱动风扇对变频电机的表面进行吹风,将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冷却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变频电机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减小了由于负荷过大对变频电机工作带来的影响。
A motor frequency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变频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变频装置。
技术介绍
变频电机是指在标准环境条件下,以100%额定负载在10%~100%额定速度范围内连续运行,温升不会超过该电机标定容许值的电机,变频电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月常见、越来越频繁。但是目前现有的电机变频装置都是通过直接启动投入工作,导致作业负荷较大,从而造成电机升温很快,仅仅通过自然风冷却降温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机变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变频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安装有变频电机,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冷却箱内底壁的水箱,所述变频电机的两侧均设有与电机外壁相接触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输出端与水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位于水箱右侧的内底壁固定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与冷却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左侧壁设有出风口。优选地,所述冷却箱的左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口。优选地,每个所述冷却管均为多段且连续的吸热铜管组成。优选地,所述风箱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圆轴,所述圆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风箱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有关于驱动电机对称的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外壁共同绕设有链条。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杆靠近风箱左侧壁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机变频装置的优点在于:1、通过抽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抽出至冷却管内,冷水在冷却管内流动时吸收并带走变频电机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通过冷却机构带动冷水的循环往复实现了对变频电机持续的冷却降温;2、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风扇对变频电机的表面进行吹风,将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冷却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变频电机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减小了由于负荷过大对变频电机工作带来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抽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抽出至冷却管内,冷水在冷却管内流动时吸收并带走变频电机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通过冷却机构带动冷水的循环往复实现了对变频电机持续的冷却降温,同时驱动电机驱动风扇对变频电机的表面进行吹风,将热量从散热口吹出,与冷却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变频电机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减小了由于负荷过大对变频电机工作带来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变频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变频装置风箱的侧视图。图中:1冷却箱、2变频电机、3冷却管、4风箱、5驱动电机、6圆轴、7转动杆、8链条、9风扇、10抽水泵、11引流管、12水箱、13驱动齿轮、14转动齿轮、15散热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电机变频装置,包括冷却箱1,冷却箱1内安装有变频电机2,冷却箱1内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冷却箱1内底壁的水箱12,变频电机2的两侧均设有与变频电机2外壁相接触的冷却管3,每个冷却管3均为多段且连续的吸热铜管组成,设置多段连续的冷却管3增大了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热量的吸收效果,冷却管3的输出端与水箱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冷却箱1位于水箱12右侧的内底壁固定放置有抽水泵10,抽水泵10的输出端与冷却管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抽水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11,引流管11的另一端与水箱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抽水泵10将水箱12内的冷水抽出至冷却管3内,冷水在冷却管3内流动时吸收并带走变频电机2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12,通过冷却机构带动冷水在冷却管3内的循环往复实现了对变频电机2持续的冷却降温。冷却箱1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风箱4,风箱4的左侧壁设有出风口,风箱4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圆轴6,圆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3,风箱4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有关于驱动电机5对称的转动杆7,两个转动杆7靠近风箱4左侧壁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风扇9,两个转动杆7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4,两个转动齿轮14和驱动齿轮13的外壁共同绕设有链条8,冷却箱1的左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口15,打开变频电机2,变频电机2的输出端带动圆轴6转动,圆轴6带动驱动齿轮13转动,驱动齿轮13带动链条8转动,进而带动转动齿轮14转动,两个转动齿轮14带动转动杆7转动,驱动风扇9转动对变频电机2的表面进行吹风,将热量从散热口15吹出,与冷却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变频电机2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减小了由于负荷过大对变频电机2工作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抽水泵10将水箱12内的冷水抽出至冷却管3内,冷水在冷却管3内流动时吸收并带走变频电机2产生的热量,再流回水箱12,通过冷却机构带动冷水的循环往复实现了对变频电机2持续的冷却降温,同时变频电机2驱动风扇9对变频电机2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吹风,将热风从散热口15吹出,与冷却机构相配合实现对变频电机2多方位的冷却降温,有效减小了由于负荷过大对变频电机2工作带来的影响。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变频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安装有变频电机(2),所述冷却箱(1)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冷却箱(1)内底壁的水箱(12),所述变频电机(2)的两侧均设有与变频电机(2)外壁相接触的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的输出端与水箱(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1)位于水箱(12)右侧的内底壁固定放置有抽水泵(10),所述抽水泵(10)的输出端与冷却管(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11),所述引流管(11)的另一端与水箱(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1)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风箱(4),所述风箱(4)的左侧壁设有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变频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内安装有变频电机(2),所述冷却箱(1)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冷却箱(1)内底壁的水箱(12),所述变频电机(2)的两侧均设有与变频电机(2)外壁相接触的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的输出端与水箱(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1)位于水箱(12)右侧的内底壁固定放置有抽水泵(10),所述抽水泵(10)的输出端与冷却管(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11),所述引流管(11)的另一端与水箱(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1)的右侧壁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安装有风箱(4),所述风箱(4)的左侧壁设有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变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的左侧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李兴兴,贺利平,刘存忠,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玛珂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