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39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3:55
马达具有:转子,其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具有线圈线,并且该定子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汇流条,其连接线圈线;汇流条保持架,其位于定子的上侧,对汇流条进行支承;以及筒状的壳体,其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和汇流条保持架,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主体部,其由树脂材料构成;以及金属片,其固定于主体部,设置有朝向下侧的接触面,在壳体的内周部设置有朝向上侧并与接触面接触的支承面。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
本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公知有将支承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架固定在马达的壳体上的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93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通常,为了确保汇流条彼此的绝缘性,汇流条保持架由树脂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另一方面,近年来,以减少部件数量和简化制造工序为目的,采用通过插入工序来确保电连接的构造的情况不断增加。例如,在汇流条设置连接端子并将该连接端子插入于外部设备的插座从而确保连接的情况下,插入时的反作用力会施加在汇流条保持架上。因此,期望提高汇流条保持架的耐载荷性能。本技术的一个方式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之一在于提高汇流条保持架的耐载荷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转子,其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具有线圈线,并且该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汇流条,其连接所述线圈线;汇流条保持架,其位于所述定子的上侧,对所述汇流条进行支承;以及筒状的壳体,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定子和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主体部,其由树脂材料构成;以及金属片,其固定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朝向下侧的接触面,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部设置有朝向上侧并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支承面。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提高了汇流条保持架的耐载荷性能的马达。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中心轴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区域III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主体部对汇流条的支承构造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中的比例尺和数量等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说明各结构。马达1的姿势并不限于以下说明中的姿势。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马达1的中心轴线J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区域III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马达1具有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30、具有多个线圈43的定子40、上侧轴承54、下侧轴承55、轴承保持架50、壳体20、多个汇流条70、支承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架60。【壳体】壳体20呈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40、轴承保持架50以及汇流条保持架60的有底的筒状。壳体20在上侧开口。壳体20的上侧的开口被轴承保持架50覆盖。壳体20具有筒部20a和底部20b。筒部20a是沿着中心轴线J延伸的圆筒。筒部20a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40。底部20b覆盖筒部20a的下侧的开口。在底部20b设置有供转子30的轴31通过的第一保持孔20c。壳体20在第一保持孔20c的内周面对下侧轴承55的外圈进行保持。另外,在第一保持孔20c的内周面的下端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檐部20d。下侧轴承55的外圈与第一檐部20d的上表面接触。筒部20a具有从径向外侧包围定子40、轴承保持架50以及汇流条保持架60的内周部21。壳体20在内周部21对定子40、轴承保持架50以及汇流条保持架60进行保持。如图3所示,内周部21具有台阶部21a、位于台阶部21a的上侧的大直径部21b以及位于台阶部21a的下侧的小直径部21c。台阶部21a具有朝向上侧的支承面22。支承面22沿周向均匀地延伸。支承面22的径向外端与大直径部21b相连。另外,支承面22的径向内端与小直径部21c相连。大直径部21b的内径大于小直径部21c的内径。大直径部21b的内周面与轴承保持架50的外周面50b接触。小直径部21c的内周面与定子40的外周面41a接触。【转子】如图2所示,转子30具有轴31、转子铁芯32以及转子磁铁33。轴31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轴31被下侧轴承55和上侧轴承54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轴31的下侧的端部向底部20b的下侧突出。轴31的下侧的端部例如与齿轮、联轴器等传递部件连接,输出扭矩。转子铁芯32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转子铁芯32沿周向包围轴31。转子铁芯3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下侧轴承55与上侧轴承54之间。转子磁铁33是永磁铁。转子磁铁33固定在转子铁芯32的沿着周向的外侧面。【上侧轴承和下侧轴承】上侧轴承54将轴31的上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上侧轴承54位于定子40的上侧。下侧轴承55将轴31的下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下侧轴承55位于定子40的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轴承54和下侧轴承55是球轴承。但是,上侧轴承54和下侧轴承5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其他种类的轴承。【轴承保持架】轴承保持架50位于定子40的上侧。轴承保持架50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板形状。轴承保持架50的外周面50b固定在壳体20的内周部21。在轴承保持架50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第二保持孔50c和两个端子贯穿插入孔51。在端子贯穿插入孔51中贯穿插入有3个连接端子77(参照图1)。第二保持孔50c位于轴承保持架50的俯视时的中央。轴31穿过第二保持孔50c。轴承保持架50在第二保持孔50c的内周面上对上侧轴承54的外圈进行保持。另外,在第二保持孔50c的内周面的上端设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二檐部50d。上侧轴承54的外圈与第二檐部50d的下表面接触。【定子】定子4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具有定子铁芯41、绝缘件42以及线圈43。线圈43由线圈线43a构成。即,定子40具有线圈线43a。定子40在定子铁芯41的外周面41a上固定在壳体20的内周部21。绝缘件42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绝缘件42覆盖定子铁芯41的至少一部分。线圈43是通过隔着绝缘件42将线圈线43a卷绕在定子40上而构成的。在使马达1驱动时,线圈43对定子铁芯41进行励磁。构成线圈43的线圈线43a被引出至汇流条70的线圈线连接部71。汇流条70具有线圈线连接部71、连接端子77、以及将线圈线连接部71和连接端子77之间连接起来的连结部72。即,马达1具有与外部设备9电连接的连接端子7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77和汇流条70是相互连结的一个部件,但连接端子77和汇流条70也可以是分体的部件。汇流条70是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型的。连结部72的板厚方向与轴向一致。另一方面,线圈线连接部71和连接端子77的板厚方向与轴向垂直。线圈线连接部71和连接端子77相对于连结部72沿轴向弯折而成型。线圈线连接部71与线圈线43a电连接。线圈线连接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n转子,其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n定子,其具有线圈线,并且该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n汇流条,其连接所述线圈线;/n汇流条保持架,其位于所述定子的上侧,对所述汇流条进行支承;以及/n筒状的壳体,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定子和所述汇流条保持架,/n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n主体部,其由树脂材料构成;以及/n金属片,其固定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朝向下侧的接触面,/n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部设置有朝向上侧并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支承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28 JP 2017-036365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
转子,其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定子,其具有线圈线,并且该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
汇流条,其连接所述线圈线;
汇流条保持架,其位于所述定子的上侧,对所述汇流条进行支承;以及
筒状的壳体,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定子和所述汇流条保持架,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
主体部,其由树脂材料构成;以及
金属片,其固定于所述主体部,设置有朝向下侧的接触面,
在所述壳体的内周部设置有朝向上侧并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支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是嵌件成型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具有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沿上下方向延伸,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从下侧支承所述连接端子,
在从上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幸祐瀬口敬史村上俊辅新子刚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